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专家指导犯小错的爸妈让孩子更觉亲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观念让每一个当爸妈的都紧张,他们觉得做父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尽可能的好、尽可能的完美,所以每时每刻都想着维持高大全的形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殊不知,这种完美的父母其实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有时候,适当地"示弱",承认自己的小错误和缺点,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亲切,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勇于尝试和探索。
  案例
  1
  "妈妈和你一样,也会做错题"   欣欣刚上小学一年级,从无拘无束的幼儿园走进纪律严明的小学,欣欣有点不太适应,经常丢三落四,上课时总是坐不住,做作业也会出错。学校的老师认为她有多动症,还经常会在校讯通上点名批评那些做错题目的孩子,欣欣的爸爸觉得很没面子,欣欣的妈妈告诉她,"妈妈小时候跟你一样,也会做错题的,有一次考试得了70分,姥爷把妈妈揍了一顿,连饭都没得吃。""真的吗?真的吗?姥姥说你小时候回回都考一百分呢!""嗯,那是长大以后的事情,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也经常做错题。"   ◎专家分析会犯小错的爸妈让孩子更觉亲切   一个门门功课都考100分的小孩人人都想要,但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别人家的小孩"。中国的家长[微博]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他们每晚要花很长时间来监督孩子做作业,拼音写得不规范,数学题目算得太慢,都会把孩子大骂一通,"你怎么这么笨,比猪还蠢!爸妈小时候比你聪明多了!回回都考一百分的。"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卑、恐惧,哪里还有心情去把作业好好完成。   爸妈如果在孩子面前"回回都考100分",那就会显得高不可攀了,但当家长勇敢地承认自己也会犯一些小错误和小毛病时,孩子就会明白这是其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没有什么丢人的,也就觉得安心了,且孩子会非常地认同你,他们认为"表现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自己也去这样做,就同样可以做到。   案例   2
  小杰总是很难整理好书包,妈妈让他"别着急"   小杰的老师要求他们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把第二天上课要用到的书本和文具都整理好装进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很重要",但小杰似乎总是很难完成。小杰的妈妈心里明白,自己也是那种特别不会收拾房间的人,衣服、书本、杂志永远都不会放得整整齐齐,想到这些,小杰妈妈总会和小杰一起来整理书包,并安慰他,"别着急,慢慢来,妈妈到现在整理东西也做得不够好。"   ◎专家分析当孩子遇到困难,除了安慰,家长也别代办,而是给空间孩子自己探索   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佩里曾提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叠放型的,一种是平放型的,叠放型的人擅长收纳和整理,平放型的人要把所有的东西摊开来才知它们的准确位置。平放型的人做事情的速度不会慢,只是看起来没那么整洁。要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确实是件难事,孩子没有经验,有的孩子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书本和文具都装进去,拉上拉链万事大吉。这也没啥不对。作为家长,别急着自己或让保姆为孩子代办清理书包,而是告诉孩子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会清理书包",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去摸索去学会,这个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指引,比如收拾书包是个大项目,要让孩子学会把它切成小项目,每个科目放一个单独的文件袋,循序渐进,用一个月或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帮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案例   3
  高管妈妈培养了一个事事第一但没有朋友的孩子   思思的妈妈是500强企业的高管,她在公司里面雷厉风行,在家里面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思思的智商很高,和小朋友一起比赛做游戏,每次都是第一,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耍。思思有一个比他小8岁的妹妹,在思思写作业弹钢琴时总是喜欢来缠着他玩,思思对他的态度很凶,"走开,不要吵我!"妹妹吃东西弄脏了衣服,他会嘲笑她,"看你这么脏,妈妈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若对自己求完美,但别如此要求孩子   家长对孩子事事要求完美,孩子可能会很聪明,他们争强好胜,普遍有种"输不起"的心态,这样的孩子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情,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较差,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们一起玩,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个事事要求完美的爸或妈,案例中这个小孩对妹妹的态度其实是妈妈对他态度的投射。   不完美父母的七大好处   1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放松许多。   2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3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敢于尝试和探索。   4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不怕失败。   5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6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寻求独立。   7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不会有过强的中心感。
网站目录投稿:强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