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老板走过来,急匆匆丢给你一句:帮我整理一下那个客户的资料,下午给我。 你抬头,应道「好好好」。老板扬长而去。你转念一想: 等等,哪个客户?什么资料?整理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啊…… 你望向老板,想问,却发现早已不见踪影。 怎么办?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做。(新媒体传播模式) 在我这几年带项目和做咨询的经历中,这种情况极其常见。 许多项目,就是因为沟通不充分,信息传递失效,导致做了许多无用功,在这些细节上,白白虚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人力。 不过,说实话,这还真不能完全怪老板。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大脑天生的一个弱点。 1:
知识的诅咒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诅咒」。 它指的是:当我们熟知一个信息之后,就很难跳出这个信息的框架去思考问题了。 如同前面的例子,当老板一心想着某个客户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大家的想法, 跟他是一致的;他只要说「那个客户」,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谁。 简而言之,在老板的心中,「那个客户」,跟客户的名字(假设是刘先生),建立了一个「联结」。 当他说「那个客户」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实际是「刘先生」。 很多从 4A 公司出来的人,说话总会带着中英混杂的「4A 腔」。这是因为他们故意的吗?其实不是。是因为真的说太多了,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联结」。 这就是我们大脑记忆事物的方式。 一个神经元,代表一个概念。当两个概念成对出现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个联结。出现的次数越多,越频繁,联结就越紧密。 久而久之,这个联结就会被内化,我们就会将它们视为同一个事物。 如何削弱这种联结呢?答案是,在它们之间,插入一个第三者。 当其中某一个概念,跟第三者建立起联结,原本的联结,就会慢慢被削弱,乃至消除。 这很现实,也很残酷。 2:
大脑的理解,不一定是真的 我曾经提到:不要沉溺于娱乐,它会摧毁你的深度思考能力,让你再也坐不住,无法专注地去读书、学习、思考。 有朋友表示不理解,其实很简单。 当我们玩游戏、看综艺、看肥皂剧时,我们处于低投入、高回报的状态,我们习惯了它们对大脑的刺激,沉浸在它们为我们制造的愉悦感里面。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把这些娱乐,跟愉悦感建立起联结。 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无意识地打开游戏、综艺、剧集?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愉悦感,渴望新鲜的刺激。 那么,它就会按照已有的「联结」,驱使我们去行动。 所以,如何让自己能够静下心去学习? 不是靠意志力,那是没用的,你必须在学习中寻找到愉悦感。 一方面,减少愉悦感与娱乐的联结,另一方面,增强愉悦感与学习的联结。 以我自己为例,每当通过读书,学到新的知识点,弄懂一个概念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远胜过任何娱乐。 那么,我需要强迫自己去读书吗?不需要,因为读书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吊桥效应」,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两个人约会时,如果经历一些惊心动魄的事情 —— 比如一起走过一座吊桥,这时,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来调整整个人的状态,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危险。你会感到心跳加速,整个人被完全唤醒。 但是,你的大脑,就会把这种状态,归因于「你和 TA 在一起」。并把这种感觉,跟身边的这个人建立「联结」。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很多时候,这种「联结」,只是大脑的一种理解,它不一定是真的。 它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成本,帮我们更好地思考,但很多时候,它也可能被人利用,成为我们思维的牢笼。 3:
其实你一直在被洗脑 稍微了解商业的朋友,都会知道,品牌的目的,是占领用户心智。 如何占领用户心智? 很简单,把品牌跟某些场景、感受捆绑起来,不断地向你重复,强化,直到让你产生固化的「联结」。 去屑用什么?海飞丝。美白牙齿?黑人。过节送爸妈?脑白金。等等。 一旦你建立了这种联结,你就会在场景触发的时候,下意识地联想到对应的品牌。 你甚至不会怀疑这种联结的真实性,你会把它当做一个既定事实。 但它们到底是不是事实呢?不知道。 最经典的例子:钻戒。 为什么钻戒能够跟爱情捆绑?同样几万块,一起去欧洲玩一圈,跟买一颗钻戒相比,前者就不能证明爱情吗? 这些联结,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砸钱,请明星,买媒体,打广告,重复 slogan,反反复复向你灌输。 也就是说,一个品牌,只要肯花钱,买渠道,做宣传,不断地向你灌输一个联结,只要时间足够长、强度足够大,这个联结就会被「楔」进你的脑海中,成为潜移默化的事实。 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联结是不是合理?是不是事实?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重点在于什么呢?在于受众触及,并建立了这个联结。 一旦你默认这个联结,其实就是被洗脑了。 4:
你的独立思考 只是重复别人的语言 所以,为什么商业社会,要不断地去推出和炒作一些概念? 答案很简单: 通过推出一些全新的概念,强行跟一些正面的观念建立联结,并通过大范围的宣传,不断地将它「打入」受众的脑海中。 这样,就能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 比如「共享经济」。从 Uber 开始,到滴滴,再到摩拜、Ofo,都在宣称自己是「共享经济」。到后来,还出了各种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诸如此类。(新媒体传播模式) 但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只有 Uber 和 Airbnb。它们开启了这套模式:让用户把自己的闲置资源借出来,通过平台,连接其他需要的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它的本质是 C2C。 而滴滴,摩拜,Ofo,充电宝,全部是 B2C —— 这跟「租赁」有什么区别? 公共租赁单车,政府十年前就做了。摩拜和它们的区别,无非两个:第一是车子好了一些,第二是可以随处停放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 为什么它们都要用「共享经济」包装自己? 因为共享经济是一个热词。它跟什么东西绑定呢?全球化,前沿,科技,趋势,流行,资源流动…… 它会自然而然地,让我们联想到这些东西。 而如果换成「租赁」,是不是格局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比起改变「租赁」在人们心中的联结,更简单的做法,显然是推出一个新的概念,建立联结,不断去包装和强化它。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IP」。 这个概念,是三四年前炒起来的。很多人也许说不出它的全称,但一定知道它的意思 但这个概念是一个新事物吗? 所谓的「IP 衍生开发」,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就这样做了。一个漫画火了,出动画版,出剧场版,出同人,出玩具模型,出线下活动……一整条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赚得盆满钵满。它无非就是「内容资产」或者「品牌资产」。 为什么大家要炒这个概念? 因为,商业需要适时地推出一些概念,去引领潮流,去刺激受众,去重新包装,去提高含金量,去获取资本的青睐,去吸引普罗大众的注意力。 这些不断被推出来的概念,刺激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他们的设定。 你以为你在独立思考,其实,你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语言。 5:
如何避免被洗脑?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落入思维牢笼呢? 唯一的方法,是拒绝下意识、直觉性的反应。 退一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审视,再做决策。 不动脑子、相信既定「联结」,是最省力的做法,是大脑最喜欢的做法,也是整个商业社会和娱乐形态,最希望的做法。 不要让他们如愿。 有时候,不妨舍近求远,选择困难一点的路径。 丰田有一个经典的「5 Why」分析法,其实,就是对问题进行反复多次的发问,来打破固有的预设,找到背后真正的根源。 很多人不喜欢这样做。他们往往只问一次、两次,然后就止步不前了。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是不言自明的,是「常识」,无需操心的。 但是,我会建议你,多走两步。 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前提正确吗?如果假设不正确,会怎么样? 重点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发问和怀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自己的「联结」重新进行审视,你会发现深藏在自己心底的偏见,你会发现,许多表面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其实都有着复杂的原因。 你会慢慢发现,你走得比别人更远,看到的事物也更深入。 这就是深度思考。 真理永远不在某一个地点,真理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