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还在上课、考试的汪洋大海里扑腾的时候,她已经打定主意将来要创办自己的公司;当别人刚刚开始工作、还没找准人生方向的时候,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面包求职的创始人魏冰清就是这般的勇敢和自信。 她的平台一端连接着像她一样具备求职、工作经验的导师,另一端则是渴望得到求职帮助的在校生,导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培训,进而让求职者插上"隐形翅膀",如愿找到归宿。 "学渣"升级Offer女王 90后女孩魏冰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跟其他女孩一样,在穿着上颇为讲究,不仅追求时尚,还讲究性感,就连做事风格也十分前卫。刚上大一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找机会实习,她想通过早早努力,积累相应的经验,等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才能毫不费力。为此,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她就自称"学渣"。 然而,尽管她热情高昂,投出去的简历多如牛毛,但大多石沉大海,也只有偶尔的岗位回应她。一次,一家公司打电话通知她去面试。结果,在面试现场,面对主考官的发问,平时聪明伶俐的她竟一时语无伦次,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脸红耳赤的她带着泪水,逃跑似的离开了面试现场。 一番静心思考后,魏冰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企业通常放出的职位很多,但不知如何选择;其次,完全不懂面试流程,更不知要做何准备。她明白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足功课,强化课外培训。 拿定主意的她,决定因地制宜,首先在校内社团取经。此后的日子,魏冰清经常与社团内的学姐学长"混"在一起。他们经常分享求职、面试的经验,还会讲解一些行业知识,这让她受益匪浅。这些社团内的学姐学长要么在高盛、摩根这些公司实习工作,要么在NGO(非政府组织)做得风生水起。所以,跟他们在一起,绝对有自己能学得到的东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学得认真,领悟也得法,魏冰清很快掌握了要领,她在毕业前夕就已经在高盛、麦肯锡等公司实习了近十次。2013年7月毕业时,她以丰富的求职、工作经验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红杉资本做分析师。为此,她得到了周围所有人的啧啧赞美与羡慕,还收获了"Offer女王"称号。那阵子,她简直风光极了。 其实,去红杉就业并非魏冰清本意。她在与学长学姐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已经瞅到了商机:想起自己尴尬的求职遭遇,她相信众多校园求职者也面临相同境遇与需求,那自己为何不顺应需求,专门来做这种培训呢?但那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模式和合适的合伙人,于是她只好以退为进,决定先参加工作积累点经验。 当她进入了令许多人羡慕的风投公司红杉资本时,许多人好奇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说:"红杉其实是不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而是我给他们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想在这里工作,麻烦你们给我安排一个面试。结果我就这样得到了机会。当然,我能得到这个机会,不是空穴来风,我自己能够给红杉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 狠狠地踹开希望之门,机会总比自己想象的更多——这是魏冰清用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启示。而且,魏冰清并非保守之人,当有学弟学妹向她求教时,她总是乐帮其忙,就像当年的学姐一样,把经验分享给更多学弟学妹。 厚积薄发,让求职者插上隐形翅膀 在红杉工作的时间里,魏冰清还一直关注着大学生求职面试业态。因为她心里有件事一直没有放下,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我就特别想去投行或者咨询公司工作,可是遇到很多困难,这两个行业里的大公司基本上只要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这四所学校的毕业生,我觉得自己希望比较小,可是我一方面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方面靠着师兄师姐们的帮助,后来还是得到了不少机会。" 魏冰清的心里话道出了自己的遗憾,她也再次想到了自己过去遇到的尴尬与需求,别的求职者肯定也存在着同样的经历。为了不再有这个遗憾,就得在入职前强化培训弥补不足。自己曾经想做却没来得及做成的事,现在是做的时候了。 巧得很,魏冰清所在的单位有许多人在强化英语培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魏冰清稍稍观察后,一眼就相中了51talk公司的"一对一"学习模式。"原来学姐学长教我的东西,不就是一对一的培训嘛。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模式吗?这种模式就像我不懂交通行业,然而听专家讲一个小时,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一样,并且效率很高。"魏冰清当即作出决定,把"一对一"方式和专家辅导模式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做求职培训。 2014年1月,魏冰清从红杉资本离职,做起了求职教育培训。而且,一个叫李丹琪的师妹也看好这种"一对一"模式,并且她手里有不少社团资源,更是长期活跃于各高校社团推广业务。俩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开办培训机构。 魏冰清之所以坚持做求职培训,她还有一重考虑:"我要破解学生们求职过程中的许多误解。比如说,同学们可能会介意自己的专业,而事实上在很多行业里,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有些大公司的门槛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每次发现学生们存在着这样的迷思,我就感到非常痛心,这其实让许多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机会。"此外,毕业生求职者中普遍存在着望而生畏的心态,对行业、对公司、对自己都不够了解,魏冰清也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有潜力的毕业生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魏冰清团队给自己的培训机构起名为"爱思益",意即"idea"的意思。当然,创业之初并不是那么顺利,她把工作一年的收入全部投了进去,可是一开始连个像样的办公室也没有,更没有人认识他们,每个月来咨询的学生少之又少,还好当时的课程都是线上进行教学。紧接着,就去社团内做分享,感兴趣的学生可一对一单聊,收取一点费用,最终让求职者插上隐形翅膀。 后来,团队增加至三五人后,魏冰清并未改变策略,继续每天都在跑学校,做分享会,然后一对一培训。 当这种不温不火的经营期持续了三四个月后,情况好转多了,来参加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每月约有10万元收入。面对此情况,魏冰清反思,这样做完全是小作坊的操作方式。现在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是时候把它当做一个创业项目来做了。 经朋友引荐,魏冰清接触到了洪泰基金。洪泰觉得她的背景正适合做这件事,同时看好她此前的求职经验积累,就答应提供6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支持,魏冰清决定放开手脚来做。2015年9月20日,魏冰清团队的"面包求职"PC端、微信平台正式上线,课程以"一对一"培训为主。经过大量调研,魏冰清他们把培训价格定在学生们都能承受的标准。 "一对一"让你斩获心仪Offer 一段时间运营后,魏冰清静下心思考前一阶段培训情况的不足之处。一是基本都是团队亲自去做培训,圈子里的导师资源没有利用起来,"其实社团里、我身边有求职经验的朋友很多,他们完全能来做导师。"二是没有很好地留存用户,"去一个学校做分享,完了就完了。通常双方是一次性的关系。" 鉴于此,魏冰清完善了"一对一"式面包求职的平台模式:一端连接像她一样具备求职、工作经验的导师,另一端则是渴望得到求职帮助的在校生,导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信息共享、求职培训。此外,利用线上社群留住学生用户。 此举一改,成效显著,短短几个月,通过线上线下、微信、微博等平台,成功覆盖10万大学生。同时,魏冰清重组团队,挖来了一些来自互联网教育公司的中层来设计课程。 为加快导师招募,魏冰清设立了一套推荐奖励机制。导师可推荐导师,被学生翻牌子讲课后,可获得一些提成。学生登录提出需求,比如了解面试技巧还是行业知识,平台人工为其推荐导师,学生觉得不合适可以更换。下单后,双方确定时间、地点,通过面对面、电话或视频等方式完成交流。除培训学习之外,有的导师所在的公司内部招聘,也会提供名额。有需要的学生可获得内推、面试机会。 魏冰清的目标不仅仅是锦上添花,帮助各大名校的优秀学子拿到顶尖投行咨询的Offer,更是雪中送炭,帮助求职零基础的学员进入心仪的公司。一些认为自己成绩不好、学校不好、没有求职经验、没有人脉,一定找不到工作了的学生,在培训后,更是如愿实现了目标。 媛同学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大四之前寻找实习主要依靠海投。结果,她未通过任何企业的面试,焦虑的她来到了魏冰清的求职培训平台。导师了解情况后,帮助她重新撰写了简历,指导了面试技巧,并根据她的个人情况规划了职业发展道路。课程结束后,媛同学由导师直接推荐,获得了进入银监会、慕尼黑再保险等机构实习的机会。 郑烨同学的学校不仅没名气,就连专业也不吃香,仅是某专科学校转联合大学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而且大学期间缺乏相关职业实践经历。但魏冰清却给了他相当多的信心,在全面地了解了郑烨同学的情况后,针对她的个人优势为其设计了一套细致的求职方案,剖析了其行业兴趣,共同确定了商业银行为职业发展方向,并从导师库中选择匹配导师对其进行重点培训。郑烨同学通过自身的努力,毕业后成功就职于中国光大银行,一时间惹得周围同学羡慕不已。 不仅国内学生求教于魏冰清的面包求职,国外大学生也向魏冰清发出了求助之手。一个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陈潇潇,大学期间曾在美国某小微企业和信息安全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实习,但始终苦于无法跻身顶尖IT公司实习。为了找到心仪工作,就向魏冰清求教。魏冰清安排爱导师针对陈潇潇同学的当前困境,为他精心制订了顶尖IT公司的申请计划,完善了个人简历,并通过面试技巧课程和模拟面试演练课程帮助他迅速提高了面试实战能力。经过辅导,陈潇潇同学如愿进入亚马逊公司西雅图总部实习。 有人说:"跟着对的老板,你才能正确规划你的人生路线。"不错,求职也是同样道理。魏冰清说:"不要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而是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找价值观相同的工作。"目前,上万大学生通过魏冰清的帮助找到心仪工作,很多人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后,不再是找工作,而是让工作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