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各地也出台了地方版"睡眠令",学校也纷纷出招:有的推迟到校时间,有的试点"午休课",有的在作业上做文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睡眠时长越来越短,已成为影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难题。确保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需要家校社协同,综合施治,优化睡眠要素管理,确保中小学生"睡得足""睡得好"。 一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睡眠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中小学生保障睡眠时间和质量的基础。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电子产品依赖,减少不当饮食、玩耍、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同时,家长要强化作息自律,言传身教,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夜间不玩电子产品等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在学生、家长、教师中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二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非牺牲教育质量,机械地做减法,而是要破除中高考"唯升学"的做法,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评价指挥棒,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细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育人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减负提质"。 三是保证睡眠条件,让学生睡有"安榻"。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宿舍建设,改善宿舍条件,保证床位供给,杜绝"大通铺",防止"脏""乱""挤"。同时,加强宿舍管理,引导学生按时作息、文明就寝,减少相互干扰。仅提供午餐午休的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午休场所,杜绝学生趴在课桌上将就着午休等现象发生。 此外,学校、家长还应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他们充分释放压力,做到"无心事"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