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半岛战争是怎样的威灵顿公爵是如何战胜法国的


  说起半岛战争,这是发生在欧洲历史上第六次反法同盟期间的一次战争,是拿破仑战争中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这个所谓的半岛指的就是伊比利亚半岛。这场战役被称之为铁锤与铁砧战役,这铁锤指的就是英葡联军,参战人数在4-8万人,主要指挥官是威林顿公爵;而铁砧指的就是西班牙军队以及游击队,以及部分葡萄牙民兵,痛击法国军队。
  威灵顿公爵在1813年准备开始最后的,同时也是决定性的大反攻。1813年上半页占领了马德里,随后在6月21日爆发了这场战争中最有名,同时能左右战局的维多利亚战役。在这场战役当中,英军首次在兵力上占据着优势,而法国这次也是败的很彻底。法国军队以及指挥官约瑟夫波拿巴被彻底的赶出了西班牙。而威灵顿的部队就像是一把利刃一样插进了法国南部。苏尔特深知已经无力回天,当他得知皇帝退位的消息之后就放弃了抵抗,威灵顿占领图卢兹,半岛战争结束。
  威灵顿在整场半岛战争中能取得如此战绩不仅仅只是靠着他卓越的战术指挥,同时也是在战略上的成功。当年法国军队采用的是征粮制度,所以在补给上不会有什么负担,尤其是在意大利战役当中,完全是随心所欲,想打哪就打哪,机动性灵魂,行动雷厉风行。再加上强大的火炮和强大突击能力的步兵,另外人数总数众多,看上去似乎坚不可摧。
  而英国军队的补给则是靠着海上运输或是在粮食富饶地区进行购买,用的是骡子在陆地上进行运输,一个旅的后面的骡子几乎是一个骑兵团,士兵也是常揣不少。很吃补给的骑兵以及炮兵,英国这情况是供不起很多的。英军部队的人数常年实在3-5万人,再加上威灵顿公爵手下的西、葡联机总计大概在10万多人。
  威灵顿公爵为了能够对付散兵+火炮+纵队,于是对不对就做出了调整,发明了散兵+后坡+细红线的组合。对付法国征粮制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以及持久战,尽量逼迫法国军队在贫粮地区进行作战,因为只有这样法国军队的征粮速度就会很慢,那么战略机动性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样还会经常粮食补给不充分,士兵士气和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且法国军队征粮制有个很大的弊端,若是在贫粮地区征粮,那么就会出现自爱平民手中抢粮的行为,如此以来平民就吃不好,很荣誉引起民愤。直到这些平民忍无可忍之后,他们就会提起手中的长枪加入到游击队当中。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对于法军的恶循环,对于英军来说则是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因为有人参加了游击队,那么种粮的人就会越来越少,那么抢粮就会更加严重,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游击队。而这场战争的胜利正式因为游击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除了无止尽的消耗大量法军兵员,同时也能让法军无法快速的进行集结。
  威灵顿公爵在战术方面主要就是利用了法军较分散的时候攻其一部,行动迅速隐蔽,并使用各种欺敌术。就比如说维多利亚战役,威林顿骑士仅仅只带了3万部队,但是却大张旗鼓的进军。而另外6万人主力则是交给了格拉汉姆从人员稀少的野路子悄悄行军。最终当9万大军突然一下子出现在了法军面前的时候,法军指挥官就傻眼了。从战略上来分析,威灵顿公爵与拿破仑很相似,完全摆脱了前人攻占+击退的战略,而是将目标放的更远更大,以打击对方整个战争体系为目的,这在当时的战略上是一个很大胆的飞跃。
  法国的失败,主要就是在征粮方面引起的。法国军队的征粮队通常是以团级为单位派出的,而且同时也有很多零星部队人员在自行搜索。不好征粮的地方则是很大的情况下就是各自搜索。就比如说艾劳战役之后,大约有六万人各地区分散进行搜粮,很多情况下都是不给钱直接要的,要不到就抢。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会给的,要么就是有人支持法军或是害怕。在意大利这样粮食富庶的位置,想搞到粮食问题不大,而且拿破仑又是速战速决,对地方骚扰并不算太严重。然而在西班牙和俄国就不一样了,很贫瘠。
  普奥联军方面,前期与英国差不多,不过效果却比英国差多了。英国是先海运,然后牛车拉网前线,再用骡子网前端进行运输,效率非常高。而普奥则全部只能是陆运,行军前准备需要花时间,真行军阶段也只能是法军速度一半左右,在战略上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拿破仑在耶拿之后打不出快速机动的战争也和后勤有着关系,部队大了,作战地区的粮食也相对较少,所以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回到后方实行传统的运粮制度。而普奥则是在可行的情况下部分采取了征粮制,机动性的差距就小多了。
网站目录投稿:海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