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山山脉的西南段,有一座突起的勾注山。 勾注山的山隘突起出,伫立着一座被称之为"塞北雄关"的关城,这座关城就是如今我们经常提及到的雁门关。 雁门关的地理位置 虽然雁门关的具体位置曾经几近迁徙,好多关城的位置已经不可考究,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无论这座关城的地理位置如何的变迁,它始终无法摆脱对于勾注山的依赖。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勾注山的地形: 看过了勾注山的地形,我们便大体知道为何雁门关为何和勾注山唇齿相依。没有勾注山的存在,雁门关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地形图上的勾注山恰好位于大同盆地、忻州盆地的中间位置,它是重要的交通联结通道。 横向的大同盆地和纵向的忻州盆地形成了一个"T型",在这两大盆地的联结处,恰好就是雁门关这座关城的所在地。 这样重要的位置,也就意味着这块联结处一定会存在有一座重要的军事关城。 我们如今所见到的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代县北翼20公里处,整个雁门关关城伫立于山崖高处,人们在登上这座关城的时候需要逆坡而上,正视这座关城的时候需要抬头仰视这座关城,方能窥得它的整体面貌。 关城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增加这座关城的防御指数,北部边陲势力即便能够顺利突入到雁门关的山下,可想要轻而易举的攻下这座关城,依旧要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这是一种军事智慧,也是一种艺术的结晶。 雁门关两翼的两大盆地 中国古代军事历史上,各处的盆地作用很明显,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的战略盆地,其实它们更多的作用是做战略缓冲区,而并非真正的战略防守要地。 当然,这种说法也并非十分绝对。 那刺耳极其闭塞的盆地依旧能够成为真正的战略防守要地,这些地方中也仅仅有四川盆地能够成为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战略防守要地。 正因如此,占据四川盆地的人大多数都能够形成固守一隅的军事政权。 而我国的其他的盆地,大多数扮演的角色都为战略缓冲地区,无法形成战略防守地区。 说白了,即便在这些盆地上构筑防御据点,他们的作用也并非真正的防守外来势力入侵,而是可以构筑一个前沿缓冲地带,不仅减缓敌军的行军速度,也尽最大的可能消耗敌人的战斗力。 雁门关的北翼为大同盆地,大同盆地为一条东西走向的横向盆地。这里不仅仅是雁门关的前沿军事地带,更是东面一带北京城的前沿缓冲区域。 因为,那些从塞北而来的骑兵不仅能够从这里南下,不仅能够让疲惫不堪的大军得到有效的休整,还可以选择直接东行突入居庸关一带,以此威逼燕山山脉下的北京城。 大军行进在大同盆地,毫无疑问更具有天然的优势。 而雁门关南翼的忻州盆地则不一样,忻州盆地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纵向盆地,大军行走忻州盆地仍旧要面临很大的困难。 这块盆地的两翼分别为吕梁山、太行山,这里不仅影响着塞北骑兵的行军,还捍卫着一个重要的军事重地太原城。 "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塞北战争中,大多数的边塞骑兵都会选择在大同盆地一带疯狂侵略,吸引雁门关关城内的守军出关进攻。 如此,这些塞北骑兵在大同盆地作战就更具天然优势。 雁门关的军事作用 自古以来,汉朝匈奴、唐朝突厥、宋朝辽国、明朝瓦剌,这些北部草原势力往往都会南下侵犯中原边境,为此,历代王朝都会在边境地区增设重兵、打造关城,以此来巩固边疆防御。 而从塞北而来的骑兵,他们在南下的途中,雁门关关城则是他们南下入侵的毕竟之路。 雁门关原为双关防御体系:西面西陉关、东面东陉关。 "东陉关甚险固,与西陉关并为勾注之险。" 这两大关城誓死捍卫着北部边塞南下的通道。 明朝以前,西陉关是主要的防守关城,东陉关仅仅是作为协防关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他大力在边塞地区构筑防线,如今的雁门关雏形也开始渐渐展现出来。 洪武七年,朱元璋打破原有格局,在东陉关的旧址上重新打造了一座新的关城,这座新的关城就是我们如今所见到的雁门关。 此后的时间里,新的雁门关彻底取代了西陉关的地位,成为了主要的防守关城,而西陉关则成为了协防关城。 从边塞而来的军事力量想要南下,这里是唯一的通道。而且,塞北势力南下入侵最为重要的依赖便是骑兵部队,可山脉又是他们最大的克星,不仅仅是关城,就算是山脉也能够对塞北骑兵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勾注山那个横向跨度700多公里,为何非要从西陉关、雁门关通行? 高山山脉在形成的时候,有些相连的山脉之间会有谷道联通,可是很多时候并非全部有谷道联通,反而需要人工进行开凿通道。 勾注山一带更是如此,除了两座关城外,这里没有更多的通道能够顺利进入忻州盆地。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里的地形图: 山高险峻,想要顺利的翻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这座塞北雄关承载了太多战火的洗礼,于古代王朝而言,它是北部边塞上的一个重要雄关。 对现代人而言,它是重要的记忆,也是古人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 如今,漫长的历史长河纵然已经掩埋了曾经属于这座关城的一切。 可至少,我们想起这座关城的时候,仍旧能够想到的是它是塞北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