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那么一个和尚,他的天赋很高,很早就潜心内典,得其阃奥,发挥激昂,广博敷畅,波澜老成,大振宗风。然而别人立志成为高僧的时,他却对这一切看不上,并且大言不惭的说,我要帮人造反。 为了这份宏图伟业,他顶着和尚的头衔,入了王府辅佐了一个藩王。 经过他的谋划,那个原本平静的江山,立即风云变幻。 当这一切尘埃落定的时,他却摒弃的这一切,重新做回了和尚。 他的俗家名字叫姚广孝。 佛家法名道衍。 后人喜欢叫他"黑衣宰相。"只因他谋划了一场不该谋划的大事,并且成功了,如果没有他,朱棣的"靖难之役"也许会半途而废,正是他不断给朱棣加油打气、出谋划策,才使"靖难"最终成功. 古往今来,和尚不少,能像他一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好像没几个,能留下姓名除了他之外,多以佛法沾边。 唯独他是参与了谋逆。 许多人对他的人生充满了好奇,这个僧人六十岁才开始他的事业。他的事业便是帮助燕王朱棣登上帝位。 人生为了什么? 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的江山还没有打下来,天下到处都在打仗,缺胳膊少腿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样的局面什么人都缺吃的,唯独医生不会,姚家就是这样的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当地名医,出诊费不少。 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姚广孝十四年,父亲脱下了穿在身上的白大褂,将一本医书递给了他,让他继承这份事业。 他口气十分坚定地说:"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争得一官半职,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 此后,他出家为僧,法名道衍。 他虽然做了和尚,但却对阴阳术数、兵书战策十分感兴趣,拜道士席应真为师,认真研习,数年后学术大有所成,唯独名声不显。 这一年,他游历嵩山,一个叫袁珙的相士对他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姚广孝听了大为高兴。 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朱元璋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第一次求职失败,并没有让他沮丧。 本着忘我之心不可亡,他耐心等了七年,才等待了他想要等候的那个人。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他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参加了这场佛教的文化盛宴。 这里本是礼佛念经的地方,却成了他挑选老板的地方。 那是他第一次见朱棣,双眉浓长,鼻子挺直,双眸深邃明亮,一把长须差不多过了胸脯,这样的容貌很合乎他心目中理想的老板模样。 他大着胆子走了过去。 "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朱棣没有觉得他大胆,反而有几分欣赏,随口问了句:"为何?" "贫僧有大礼相送。" "何礼?" "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白帽子给大王!" 说完这句他便不再多言,这是一句充满暗示的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相信那个人最明白的。 果然,朱棣很快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感激的冲他投来了欣赏的眼光。 那个人请他入房间详谈。 他知道机会来了,多年的所学,只为这一刻。 他仿佛寻到了知音一般,开始滔滔不绝,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理。 许久才见那个人战了起来,威风凛凛的模样宛如天神。 "大师跟孤王走吧,你要的一切,孤王一定满足你。" 他去了北平,名义上是庆寿寺住持,但实际上是朱棣的军师。 从此,他不谈佛法,专谈谋术。 这才是他最出众的才华。 医术、诗词、书法、佛法那不过是诸多漂亮的外衣而已,并不能实现他胸中的抱负。 一个胸怀抱负的人,知道学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法宝。 他的法宝无疑很快就得到了施展。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继位,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也为了自己这个老板的位置坐得安稳,年轻的建文帝在谋士的建议下,开始对自己的叔叔竖起了屠刀。 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 他开始劝说朱棣起兵,因为他知道自古大战最行之有效的法宝就是先发制人。 "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 他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他的劝说不过是一个样子,正真让朱棣奇兵是对方的藏在骨子里的不甘。 燕王开始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他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但他们还是慢了一步,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亏得朱棣的人缘好,有人偷偷给送了信。 "大王,不反是死,反也是死,人生何不轰轰烈烈干一场,就算死也无憾了。" 朱棣动了,他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挥兵南下。 作为这件事的主要谋划人,他留守大本营,其间,南军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他不顾六十好几的年纪,亲自指挥将士守卫城池,击退南军的进攻,又在夜间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大破南军。 看着燃烧的战火,他说不出的激动。 许多的时候,竟顾不得旁人的劝说,亲自挥舞着长毛大刀登上北京城头上大喝一声想着敌人展开厮杀。 那凶猛的劲儿,让人怀疑他的年纪。 他的目光开始注视着南京,哪里才是他谋划的终点,唯有哪里才让他内心感到欢悦。 他重新展开了游说。 "大王,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 朱棣没有怀疑,几十万大军挥兵南下,一路狂奔南京。 公元1402年,朱棣渡江进入京师。 那座稳如磐石的南京城就这般被他颠覆。 望着那座辉煌而坚固的城池,他重重的吐了口气,这辈子无憾了。 很快,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他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为僧录司左善世。 两年后,他官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朱棣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用来表示自己对他的感谢。 为了表示这份感谢,朱棣命他蓄发还俗,被他拒绝。又赐他府邸、宫女,他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做回他的和尚。 看到了这儿,我们一定会很奇怪,他已是朝廷的宰相,该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为何还要做回和尚,难道是个花和尚。 当然不是,如果说这世上的梦想千千万万,那么他的理想就是造反。 理想既实现,什么形式又何必在意,和尚也好,宰相也罢,到头来不过是一种名头而已,何必那么在意。 但这一切不被世人所接受,世人都称他为阴谋家,野心家,一个残害天下黎明百姓的罪人。 他曾到苏湖赈灾时,曾到长洲见姐姐,姐姐却闭门不见,便又拜访故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只是让人传话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他再去见姐姐,却又遭到责骂。 这一切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忍不住问自己,我真的错了么。 不,我没错,这天下难道就不该是能者居之么。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那个帝王做到了。 燕王不是一个好人,可他是一个好皇帝。 这样的人不该他辅佐么? 这个答案没人能给他回答,巨大的落差让他的晚年多了几分凄凉。 但他后悔么? 多少个漆黑的夜晚,他独自眯着双眼思索着这个问题。 都不得最满意的答案。 直到他离别之际,才豁然开朗,人生不就是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么,然而飘然而去吗。 我不正是这样做的么? 写完这篇后,有人问我,这一场厮杀看似是朱棣、姚广孝取得了胜利,实则是输了。 从得到的看,经过四年的厮杀,朱棣得到了什么,皇位,应该来说是的。 可再细想一下,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得到了是几十年不眠不休的辛辛苦苦的为祖宗的江山操劳。 从他以八百将士起兵,他的整个人就逃不脱谋逆二字,他的一生就注定不能松懈,否则历史将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这一点他与李世民很像,两人的皇位都是通过杀戮得到的。 都想给世人展示,当初你们的选择是错的,我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为了个虚名,他们不得不没日没夜的干活。 通过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外交上展示自己的雄才伟略。 所以二十年里,政治上,朱棣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加强文官治理国家。 军事上,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设奴儿干都司,置哈密卫,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将庞大的大明江山打造宛如铁通。 对外,他派郑和七下西洋,从而造就了万国来朝的繁华景象。 文化上,他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 这一切一切的壮举离不开他的努力,可以说他这个皇帝远不如当初北京城里的那个藩王来得逍遥快活。 但历史没有后悔的药,有些路一旦走了就是走了。 当一番厮杀下来,姚广孝得到了什么? 除了背负着罪恶感孤独痛苦的活着。 似乎什么都没有。 也许你会为问,这么做值得么? 与情感而言,这一切似乎都不值得,但我们理智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切是值得的。 就整个明朝而言,若没有这两个人的参与,这段历史必然会无趣得多,甚至冷清的许多。 明朝也未必能走向更为辉煌的一面。 我们常说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参与历史的形成,对历史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朱棣、姚广孝无疑i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一个有着流氓秉性多的皇帝,一个是腹黑的阴谋家。 他们都不是好人,但他们却是一个杰出的伟大过客,在短短的几十年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