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好书读评教育的成长需要一群人摆脱偏见


  近日,我读了汪丁丁老师的《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一书,百感交集。这种复杂的情感一多半来自于作者在书中对当下教育出现的危险问题而产生的丝丝隐忧,书中真切实在的内容和论述让我获益匪浅。
  汪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成长而是一群人的成长。"这句字面上矛盾的话一开始就让我产生困惑: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虽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但还能受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阻碍不成?认识教育的问题,估计要从理解这句话开始。
  汪同样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现代中国人深陷其中且不能自拔的教育困境:"当整个社会嵌入一种以人和人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的时候,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每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这样看来,一个人的成长的确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生物个体首先注意的是与他息息相关的那些问题,并由此学会适应环境,所以在处理生命自身的维持问题和生命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的时候,教育潜在的危险就暴露出来了:学生压力过重、择校费水涨船高、高校学费高居不下……这些问题的背后,不乏家庭条件差异、学生的消极情绪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地位偏低等因素。这些问题会进而导致学生自卑感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变差、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差,在"马太效应"和"丛林法则"的作用下,问题会越积越多,风险也更加难以预估。
  问题的根源在哪?汪尖锐地指出,根源在于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过度竞争和极度鼓励,"只要社会存在过度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的标准,遵循经济效率标准的群体就比那些基于非效率群体更有力量,在这种或早或晚都会有更有效率的人征服其余群体的紧迫下,教育无可避免地产生同样的过度竞争和极度鼓励"。
  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家长嘴里喊为孩子减负却硬生生把自己的孩子塞进补课班,心里想着"学的越早越好"、"学的越多越好",丝毫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错,资源稀缺必然会存在竞争。社会上干脆出现了一种声音:"这种迫不得已的炼狱型模式,虽然无情残忍,却也是最公平的存在模式了。"一个人的成长,真实而完全地依赖于一大群人的共同成长,如果不存在一群人的成长,那么一个人必须经历扭曲才能成长,而谁也不愿意去做这第一个冒险的人。
  这是不是一个死结?汪做了一个设想:只有社会创造力被基于每个人的外在特征而不是内在禀赋的市场竞争最终扼杀之前,由市场竞争所产生的物质生活的丰裕程度足以让每个孩子有机会以美学态度审视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内在禀赋的资源配置方式,在那一时期,人类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境。但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力很可能在达到那一时期之前就被每个人的外在特征确立起的市场彻底扼杀了。所以汪认为:可能的出路就在于市场能够从"大规模制造和标准化竞争"演变为"量身定制和个性化竞争"。
  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一年前,我在蒲公英评论交流平台发表了一篇题为《亲子一起做个南瓜灯怎么就不行》的评论文章,当时我认为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作业,无论是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还是对亲子关系的建立都有益处。但经过整整一年的观察和体会,我目睹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重,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晚上回家需要完成一本又一本的家庭作业。有人调侃:"这不是亲子一起做作业,而是布置给家长的作业。"我开始深以为然。
  "教育的成长便是要去实现教育的真实合理,归还学生真正的自我。同样,对教育问题思考上,急不得也等不起。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仍然需要一群人摆脱偏见,这不是一个人经历扭曲所带来的成长,而是由明智的人带动一群人的成长进而带来每个人的成长。"作者这句话也给我很大启发。
  我理解的明智之举,不是家长一股脑地背离教育,彻底否定当下的教育,不是学校放任自流,任由事态发展。明智之人应当具备这样的认识:通过必要的"减负"来给孩子减去那些为了拼凑市场竞争力而试图竭力开发的与天赋毫不相干的培养种类,即"减负"意味着学生能在某些擅长的爱好上更加用功,更加投入。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获得智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知识,因为知识的本质是向内征服,而智慧可以让生命获得内在的升华。作家龙应台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如果说用功读书是知识的求取,那么拥有主动的选择便是一种人生智慧。对智慧和知识追求要像龙应台一样寻求平衡点,毕竟知识和智慧,两者不可偏废。
  从效能的实现来看,主动用功在知识的获取上显然优于被动"压榨",这也是"大规模制造和标准化竞争"与"量身定制和个性化竞争"最大的区别。需要注意的是,完成对个体的关怀这一转变仍要结合现实情况,不能在现实环境中无脑挣扎,也不能脱离现实去追求心灵的解放。不同处境的人应该在权衡利弊后做出不同的倾斜标准,在弹性限度内让生命获得内在升华,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显然,这需要一群人摆脱一刀切教育模式下的认知偏见来逐渐实现。
网站目录投稿: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