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颠覆者比比皆是,也惹来后续继承者亦步亦趋。 淘宝免费了,Ebay输的一塌糊涂 360免费了,周鸿祎才具备了3Q大战的资格 谷歌免费了,成为最牛的广告大户 征途免费了,史玉柱成为史上穿运动服到纽交所敲上市锣的第一人,身价突破500亿 其实,最经典的是Facebook免费,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足以说明未来的商业霸主不是苹果,而是facebook。 內容是说: 盖茨夫人接受采访时说到:我们家从来不用苹果的产品,甚至连苹果都不吃。正在和上帝一起吃饭的乔布斯得知后,不屑一顾的说到: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家连窗户都没有… 这时,扎克伯格听到了,说:那你们敢不要脸吗? 当免费成为需要,收费就显得异常尴尬。特別是在数字时代,最具效益的价格就是没有价格。 对于那些尚未有免费模式的市场领域,免费不仅破坏市场格局,更是呼风唤雨的市场利器。 举一个例子: 一件衣服,1000塊,货到付款,可能10人购买; 先交500塊,穿后满意再付钱,可能100人购买; 先交100塊,穿后满意再付钱,可能200人购买; 如果让你免费先穿着,5天内决定购买与否,结果可能1000人购买。 如果让你免费先穿着,5天内决定购买与否,一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还可以退货,结果可能10000人购买。 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因为最后一种将顾客的风险降到最低。 没有选择障碍,就只剩下一个答案:选择。 当然,有些人会质疑免费策略,认为中国消费者素质不高,这种方式肯定赔死。 针对这样的质疑,只想表述两点: 1、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为了免费可能的一点损失而踌躇或畏手畏脚,将来一定死在别人免费的屠刀之下。 2、占便宜的肯定有,但不是主流。 绝多数人购物是为了得到你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不让自己吃亏,相对于免费给你带来的利益,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要记住,免费只是手段,没有后招的免费是没有生命力。 换言之,免费扩大用户基数,增值服务、交叉补贴、向上销售等收费是支持免费策略的关键。 企业一定要明确,光知道免费没有用,知道何时免费,什么该免费什么不该免费才是其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