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蒲公英评论网刊发了一篇题为《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不妨试试首席班主任制度》的文章。单从题目看这篇评论很有吸引力,但通读全文后发现作者显然不熟悉当下教育真正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看似可行实则务虚的路径。 在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班主任是"全职保姆",初中是"夹缝活",高中是"住校大使"。面对优质学校的强势出击,有些学校沦为"学渣集中营",且班额很大。就寝、早锻炼、课间操、晚自习等是所有班主任"严防死守"的时间。 作者提出,"将同年级三个班看作一个整体,由学校在三位班主任中指定经验相对丰富的班主任担任首席班主任统筹安排,将简单重复性工作集中轮流做,技术性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分类负责,复杂问题集体研讨共同做,三位班主任分工负责,整体协作,捆绑考核"。这种观点听起来很美,但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操作起来恐非易事。 笔者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班主任老师因故请假委托同班老师代理一天履行其职责,那天早晨学生在楼道上从上往下后退扫地,刚好有一捡破烂的老太太上楼梯,于是他就无意碰倒了老太太,没成想老太太因此而股骨头粉粹性骨折。事后责任划分时,班主任说"我已经委托了人",代理的老师更加委屈:"我临时给你顶岗你还要我负责?" "统筹安排""轮流做""发挥优势""整体协作"这些词听起来很美,但责任界限在哪儿?同年级间既竞争又合作,如何保障每一个合作者心里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再有,首席班主任该如何选拔,靠荣誉证书还是综合积分?须知有思想、有方法的教师很多是局外人,擅长溜须拍马者更有可能免除这份苦差事。 二十年前,"当老师就要当班主任"是教师的心声和追求,可如今班主任岗位因为事冗时仄及待遇差成了"烫手山芋",挑选班主任成了学校开学准备工作的一件难事,老师们大都唯恐避之不及。其实,班主任不受老师们待见,原因并不复杂,从教育内部看班主任岗位有三高:高付出,高风险,高难度。从教育外部看,尽管国家的GDP居世界第二,但教育投入还不够,教师的幸福感比不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干的比驴还多,吃的比猪还差。"这段子谑而带虐,但基本反映了班主任教师"工作量大、报酬低、待遇差、管理学生难"的现状。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让班主任有尊严,我想最大的"利好"就是提高待遇、降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