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欢送夏季的同时,不知不觉就迎来了秋季。由于夏季的炎热,有人会好奇,立秋后还热吗?小编告诉你,热是肯定的。经过了漫长的夏季,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都受到了季节的影响。那么立秋养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你知道的立秋习俗又有哪些呢? 进入立秋节气以后,天气依旧炎热,在这夏秋交际的时节,养生学问更大,立秋吃什么可养生?有什么养生的原则呢? 7个立秋养生妙招 一、养肺先要宁心神 养肺第一点需要保持心情的愉快,不可感怀悲伤。就算遇到了困难,我们也要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 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二、起居有度适秋凉 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秋收"。进入深秋以后,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我们睡觉的时候要保护好胸背,人的五脏穴位都在背部,如果不慎被冷风入侵,会患中风。而且我们要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增减衣服,否则会影响身体对于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三、秋补宜滋阴润燥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开始"食肉进补"。对此,在饮食调养方面,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 可食用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药膳,因为它们性偏凉,应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和药膳。 秋季的气温到了后期没有夏季的高,那么这正是我们展开各种体育锻炼的好机会。但是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的负荷,尽量避免激烈运动。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的项目。 四、饮食应少辛增酸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总之,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目前南方不少地区仍然是湿热天气,导致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如果吃些性温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对健脾胃、补中气均有极好的功效。 五、饮食平衡防秋燥 传统养生文化认为:以形补形,以物补物。就是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秋季就应吃肺补肺,但肺的功能太强,就很容易伤肝。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当令季节,如果再过补,身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为缓解"秋燥",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更有人主张入秋应当食用糯米阿胶粥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胶、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 六、静坐吐纳利身心 在此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秋季吐纳健身法 首先,清晨洗漱后,在室内闭目静坐,牙齿闭合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充满后,将津液分三次咽下。 然后稍停片刻,慢慢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头顶住上腭,用鼻子吸气。 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口四"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做36次。坚持做此养生功,有保肺健身的功效。 还可将两手搓热,敷在眼部3秒,反复做8次。坚持此功,不仅可以明目,且对肝、肺、心都有益处。 七、秋季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与于运动养生的核心是相同的。但经络养生的目的在于保持经络的通畅,纠正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具体做法:将脚浸入温水中9分钟;之后,按太渊穴、膻中穴各36次;最后,作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 那么立秋又有哪些习俗呢 农历七月间的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时节。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从唐宋时起,就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 "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立秋以后,由于热带海洋气团退居到海上,日照市的上空逐渐受变性的西伯利亚气团控制,出现全年最宜人的秋高气爽天气。 但是由于基本受单一的气团控制,早晚风向变化较大,往往是夜间吹西北风,白天吹南风。因此会造或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现象,有时早上穿长袖都觉得寒意非常浓,但是到了中午,穿短袖都感觉热。 虽然进入秋季以后,天气是一个转凉的趋势,但是时有"秋老虎"发威,并且持续时间不短。往年日照"秋老虎"一般都会持续到10月份。 当发生"秋老虎"天气时,天空状况和能见度一般都非常好,风力不大,中午前后的温度一度超过30℃,但是闷热程度远远不如同温度的夏季,这主要是与秋季湿度相对较小,同时气压升高有关。 不过由于天气和能见度较好,紫外线强度较夏季明显加大,光照性皮炎、光照性眼炎的发病几率明显加大。同时由于早晚温差逐渐加大,感冒发生的几率也明显加大。 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凉,那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由于我国各地的纬度、海拔不一样,所以不太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我们要想真正感觉到秋天带来的凉意,摆脱暑热,大概还需要一个多月左右。 气候学上以5日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 结语:现在我们已经告别了漫长的夏季,迎来了凉爽的秋季,那么我们的养生方式也得要有所改变。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可能忽视了体育方面的锻炼,那么现在已经秋季啦!让我们一起离开电脑,去户外强身健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