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句谎言开始,对用户和投资者投其所好,滚雪球般地扩大为轰轰烈烈的商业骗局并最终幻灭。近日美国上映的一部新片《亿万少年俱乐部》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始于谎言的集体骗局 周旋于华尔街富二代之间的小跟班Dean空有人脉却苦无技术,只能替有钱人家的孩子们做点跑腿、倒卖的小买卖,看似风光,却赚不到大钱。这时候Dean在聚会上偶遇郁郁不得志的老同学Joe,他看中了这位穷二代学霸的经济嗅觉,于是挪用富二代朋友的资金,放手让Joe去炒黄金,希望借别人的钱大赚一笔。 不出意料地,这笔买卖赔了。一万美金的本金净亏5000美金。两人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就此跟金主坦白,很可能因为诚信和能力问题遭遇双重质疑,从此被排除在富二代圈子之外,再也别想做发财梦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Joe发挥了"天才"般的创意:账目上亏5000美金就是"-5000",只要竖着加一笔,减号变加号,不就变成盈利5000美金了么? 仿佛抓到救命稻草的Joe当即宣称自己在黄金市场上大有斩获,并"机智"地将仅剩的5000美金当做盈利,开了一张支票还给金主。Joe的行为不仅是欺诈,也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对方继续逐利的心理。 幸运(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幸)的是,这群富二代相信了他的谎言,将他奉为会下金蛋的赚钱天才。不但不收回本金,连盈利的那5000美金也作为追加投资一并奉上。他更顺势忽悠这帮富二代成立BBC投资公司,走私买矿,忙得不亦乐乎。 Joe和Dean两人拆东墙补西墙,拿纸面上的稳定回报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金主。Joe一时之间成了富二代圈子里炙手可热的投资新秀,不少富二代想要加入BBC的赚钱大业分一杯羹。 行骗三要素 影片最后的结局当然相当地正能量:Joe被老骗子Ron忽悠,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锒铛入狱。然而影片给人的启示却不止如此。Joe的骗局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用逐层递进的3种手法,成功地打开人们的心防,将骗局越铺越大: 1.明确可期的投资回报。这一点是所有骗局的基础,没有可以明确预期的回报,是不会有人敢把资金交给别人操作的。但这个投资回报率也十分微妙,太低则不能打动人心,太高则令人生疑,反而会把金主吓跑。Joe一开始宣称自己仅用三周时间就赚了5000美金,盈利率高达50%。这样既显得自己金融投机的手段高超,又因为资金总量有限,这点收益不至于让人难以置信,这才打动了金主。 2.投其所好地满足客户心理需求。所有的骗局,除了经济回报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害者的心理需求,才能让入局的"肥羊"义无反顾地掏出自己的积蓄冒险。加入传销的想一夜暴富,购买保健品的老人缺乏他人的关怀。而在Joe最初的骗局中,那群富二代对于赚钱本身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他们引以为耻的是坐拥父辈给予的巨额财富,却苦无证明自身能力的手段。 Joe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弱点,利用自己"理财高手"的身份,邀请这些富二代投资创建公司,并担任公司的高管,证明他们确有能力"干一番大事业"。至此,这群富二代顺利入局。 3.利用已入局的受害者增加可信度。影片中,当新入行的小骗子Joe初次见到老骗子"前辈"Ron时,Ron的一句话揭穿了骗术的本质:"感觉上的真实比现实中的真实更可信。"你是不是货真价实没关系,能让人觉得你是真货就行。 在富二代的圈子里,Joe和Dean根本是无名小辈。如果他们上门游说,对方多半持怀疑态度,只要有人核查Joe的交易账目,这个骗局就会当场露馅。 所以两人扬长避短,利用已经入局的富二代们代为游说。你不相信我没关系,华尔街赫赫有名的富家子弟都是我们公司的高管,难道这些华尔街大佬们的子孙你也信不过? 一旦有新人入局,就再度利用新"肥羊"身份忽悠更多的人。就是在这样滚雪球似的过程中,Joe和Dean成功地拿别人的钱,利用别人的人脉,吹起了"共同富裕"的金融泡沫。 无论传销还是网贷平台,在宣传自己的所谓"创新商业模式"时,特别擅长利用骗局要素的第三点。相信不少人也听过类似的说法:"我有个亲戚/同学/朋友/邻居就是做这个,赚了不少钱"。朋友说的你不信,你爹妈这么说,你也不信么?你爹妈说了还不信,那平时千方百计只求一见的X总、X局也现身说法,有多少人还能那么坚定地拒绝? 全球韭菜一家亲 有人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骗局太容易看破,自己的投资决定会经过理智的判断和专业的分析,所以绝不会上当。那么我们换个例子,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的缔造者之一,美国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他开设的投资公司在几十年间持续为客户提供稳定的回报,而且从不失信。他的客户包括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以及汇丰控股、法国巴黎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这样的人难道也不可信么?不,这个人不是我们奉为股神的巴菲特。他是国际诈骗史上最大的旁氏骗局的主角麦道夫,他给受害者带来的最终损失高达500亿美元。 麦道夫的骗局虽然规模更大,但同样满足骗局三要素:他在美国多个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高尔夫球会所、鸡尾酒会等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塑造自己高端、安全的形象;利用这些投资者将其家人、朋友和生意伙伴发展成下线;同时他还谨慎地将年回报率压低到10%,保持在一个既有利可图,又不惹人生疑的水平。 麦道夫的原话是:"只要你信任我,你就会每月得到至少百分之一的稳定回报。"在一开始的数十年间,他也确实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然而背后的事实是,麦道夫用新吸纳的投资款来支付更早的投资者的本金或者利息。《亿万少年》一片中,设定为前华尔街投资家的老骗子Ron就曾对这种骗局犀利地吐槽:"你以为我们当年在华尔街都是诚实合法地赚钱的么?" 麦道夫的身份当然非Joe、Dean之流的小混混可比,他利用自家投资公司系统性造假的手段也更加纯熟、隐蔽。正因为如此,许多以投资理财为业的专业人士也看走了眼,沦为被收割的"韭菜"。即使自认为智商堪比华尔街精英,遇上这种骗局也不一定就能全身而退。 韭菜会被榨干,但套路不会消亡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金融投资与我无关,万万不会踏入这种坑内。没关系,只要你想提高生活质量,条条套路通罗马,总有一条拉下马。 今年在小米有品的众筹平台上,曾经出现了一款叫做橘乐的榨汁机,英文名Juisir。产品主打的卖点是"免清洗,机器冷挤压"。只要你把装有材料的果袋塞入机器,就能在不破坏维生素活性酶的前提下得到纯净的果汁。这款机器据说拿到了芝加哥优良设计奖,榨汁机获得CE认证,果袋通过FDA、BPA FREE认证,整个项目更是获得过CCTV的认可和报道。这么好的免洗冷压榨汁机,只要1999元就能拥有,带给你健康、方便的生活方式,真是相当地划算。 可惜…… 这个众筹项目背后的母公司被人给告了,提起诉讼的是美国Juicero公司,罪名是"侵犯专利、侵犯商业外观、侵犯商标"。 原来Juicero才是这款产品和创意的真正主人。人家刚上市的时候卖699美元。公司已经完成了四轮总计1.2亿美元的风险融资,Alphabet旗下的投资公司Google Ventures和著名的硅谷风投凯鹏华盈(KPCB)都成为了它的投资方。连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富比尔盖茨和球星科比都是它家的支持者。 然而,Juicero很快就倒闭了…… 据说,倒闭的原因是彭博(Bloomberg)报道,那款貌似精致的果袋里放的是切碎的果蔬碎块,而且用人手就能挤出汁来,根本用不着机器压榨。也就是说,用户花几百美元买了几袋袋装果汁!消息传出之后,该公司的产品半价出售也依然无人问津。难怪最后要倒闭。 慢着,Juicero是个骗局的话,那么橘乐…… 据说橘乐的众筹项目在小米众筹上消失前,已经筹得了80多万,有404名网友用真金白银给予了支持。 原来,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同样的模式,只要换个地点,换个名字,还能再收割一波韭菜。骗局3要素看来是不缺人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