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标、解析教材,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实施铺路 ——2019年洛阳市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培训总结 8月22—23日,伊川30人参加了洛阳市教研室在洛阳北二分美茵校区召开的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会议由市教研室教研员赵跃青老师主持,市教研室刘宝萍副主任从统编教材的培训意义、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使命任务同与会教师进行了分享,并希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引导好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同时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学有所得,服务教学。两天培训,四位专家分别对三至六年级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首先由来自老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王辉老师对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王老师先从课标讲起,该课程的课标仍然使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然后王老师又阐述了教材实施的建议和教学中本教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把握低中高年级关于"学校规则"主题教育的侧重点;2、让学生体会自身、班级、学校之间的联系;3、教学要摆脱说教;4、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教学重点;5、部分教学内容要适时和班主任沟通;6、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7、不要上成"批评会"。 瀍河区教研室教研员张利红老师从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基本要求、教材总体特点及教材重难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教材中的每个单元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进行了具体解析。 市教研室教研员赵跃青老师总结了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九大编写特点:1、满溢生活气息的价值引领;2、力图追求文明素养的提升;3、教材是儿童成长的"同路人";4、以儿童生活为线索架构教材;5、以生活事件作为教材的原材料;6、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课文;7、寻情据理又有实践品性;8、追求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性;9、法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赵老师还结合当前社会中的具体事例,细致入微地解析,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市教研室教研员刘军芳老师对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具体解读。刘老师以理解专册设置的意图、明确专册的主要内容、推进专册实施的建议三方面为主要内容,通过小学与中学教材的对比,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教学建议环节,刘老师给出了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三观并存的建议。学生观重点突出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多样。教师观中强调了教师的三个角色扮演即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学目标的制定可因地制宜,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材料的主要源泉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因而取舍材料均要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生活化,绝不再是以本为本。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治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另外,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标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要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这次培训非常成功,感谢市教研室刘军芳、赵跃青两位教研员为参训教师准备了教材,这是教师们第一次接触到三——六年级新教材,四位专家的解析为广大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新学期的教学提供了借鉴、也提供了依据。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实施中,我们将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联系我们伊川教育教学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基底,使我县道德与法治教学再上新的台阶。 2019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