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拜年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起床,全家老少穿新衣戴新帽,放爆竹三声开门,燃香烛于庭,祭祀祖先。完毕后进行团拜。先给家中的长辈拜年,再相互道贺。群居的大院落,不论谁家,见面时道一声"拜年了"或"恭贺新年"就行了。小孩当天串门拜年,长辈还要打发一些零钱,或散发一些糖果和爆米花、花生、核桃等食品。节间说称心如意的道贺语,不形怒于卑幼下人,以视礼貌文明。吃团年饭之前,不讨火、不吸水、不许扫地倒水、不用刀剪、不看称、升斗等用具。
  大年初一互相道贺的习俗源于一则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名叫"年"的怪兽,狼头、扁尾、四脚。每逢除夕就出来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凶残异常,人皆惧之。开始,人们把猪、牛、羊、狗的头放在门外,让"年"饱餐一顿离开,以保人畜平安。后来发现"年"惧红色,怕响声,所以除夕时人们就在门上贴红纸,在院子里燃火堆,并把有节疤的竹子放在火里烧,以致"哔啪"之声不绝。"年"看到红光,听到震天爆竹声,就吓得不敢出来掠食庄稼和人畜了。第二天早晨,大家碰见了互相道喜,庆祝没有受到"年"的伤害,后来就衍变为拜年了。
  拜年礼俗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开财门后,接着是贺年、拜年活动。拜年是我国诸多礼仪习俗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活动,那时人类把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家庭不幸,归咎于天、地和鬼神的驱使和支配。因此出现了祭拜活动,以讨好神灵,祈求它消灾祛祸,降福人间。祭拜的方法,除了用最好的食物供奉它,同时还有一些行为动作,比如静立、合掌、作揖、下跪、两手着地、磕头等。这一系列肢体动作古人称之为跪拜礼,用最虔诚的方法获得神灵的满意和同情。按《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在周代,已有九种拜礼,一曰稽首(头触地片刻),二曰顿首(头至地则举),三曰空首(头不触地),四曰振动(这种礼不跪地,身体向前弯曲,双手合击拱手叫拱手礼,双手自然垂直叫鞠躬礼),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从礼仪的产生发展到礼仪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礼仪的世俗化。春节期间的拜年也由中国古代社会的风尚发展到当今,使拜年习俗成为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拜年的内容和方式十分丰富,从熬过"年关"、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相互祝贺,没有被"年"吃掉,所有这些被笼统地称为拜年。《梵天庐丛录》讲:"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
  南朝时期,已有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始有了娱乐活动。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拜年时要重"礼貌",做到彬彬有礼,衣装整洁。从小到大向长辈行拜礼。
  《东京梦华录》说:宋东京开封府元旦"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据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古代这种拜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心实意的拜,就是在路上碰到长辈、亲友,要在路中下跪磕头拜年。第二种是虚套的礼仪形式,见面后行点头礼,或相互抱拳合一,行拱手礼作揖礼,口称拜年,恭喜发财等语相互祝贺。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种帖子相互投贺,由此发展而来的明信片,被称之为贺年卡。古代人非常重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会往往会在相互登门拜年、相互打恭作揖的拜年声中得到化解,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益阳的拜年(贺年)习俗始于何时,并无准确记载。根据清同治十二年所修《益阳县志》的记载,拜年习俗清代就已相当盛行:"元旦,设香烛楮钱果礼,四鼓起整以衣冠,拜天地家神宗祖,然后长幼男女以次拜贺,择方与时之吉开门,出行亲友往来拜谒,谓之贺年。"据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刊行的《益阳县志》记载:"岁首谓之元旦……集全家于一堂,以卑幼拜尊长谓之拜年,直至十五,新友往来贺年,到家即饷以橘、饼、茶,并设糖果九碟或七碟款待之。上乡(安化桃江)则有以红糖、甜酒煮鸡蛋者,下乡(赫山、资阳)则有以荔枝、桂圆、红枣煮鸡蛋者……"流行到近代,拜年时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之习俗。初一崽是指以独立门户的儿子大年初一带领家小到父母家拜年团聚。初二郎是指以出嫁的女儿与郎婿带领全家到岳父母家拜年团聚的习俗。在过去从大年初一至初七初八的时间段里,同辈的邻里和熟人第一次见面都要相互拜年。过去有俗语说拜年拜到初七八,洗完坛子浪完塔,到十五还可以拜一个晚年。拜年还需要有一定的礼品,过去由于物质单调主要礼品只有封子、匣子、肉酒之类。封子是最起码的礼品,用一张粗糙的包装纸,包装最普通的食物,一般是糯米做成的雪枣、兰花根、红糖、红枣等。包好后上面还贴一张红签,用席草绳子绑好,表示这是拜年的礼物。匣子认为是较为客气、高档的礼品。匣子是用较硬质的纸做成的方正盒子,内装酥糖、交切、寸金等。酒过去主要以自备空瓶打酒为多,这样可以降低礼品成本,瓶装酒较为少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此俗逐渐淡化,见面一般只问春节好,节日快乐等,并招手示意。
  拜年帖和贺年片
  封建时代,士大夫不肯亲自登门拜年,便用一纸帖送到被拜访者的家里,表示拜年。拜年帖,源于汉代的"名刺",唐、宋时叫"门状"。当时,"送门状"之风极其盛行,"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文徵明在《拜年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各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间嫌简不嫌虚。"据《蒿庵闲话》载:名剌之用单片者,其例始于明代。古时江南一带则有"春节日,平明互相致贺,城区则向门缝投刺"的风俗。贺年片,古时叫。贺年贴",有的还叫"片子"。在明朝天顺年间,已很盛行。
  明代的贺年片,大多是用梅花笺纸裁切成的,宽约二寸、长三寸,上端写着受片人的地址、姓名,下面署上祝者的地址、姓名,中间大多写"新年愉快"、"恭贺新禧"、"万事如意"等祝辞。后来,几经变迁。出现了漂亮、鲜艳的"拜盒"、"拜贴"等。再后又发展成单片、合页、连页、书笺等各种式样。图案有山水花木、戏曲杂技、鸟兽鱼虫、名胜古迹、美术工艺等,题材新颖,造型别致,印刷精美,既绚丽多姿,又美观大方。 ,清代,贺年片称"红单"。红单上写上姓名送与亲朋,以表示贺年。不亲自去而派人送去的,称作"飞帖"。有钱人家把拜年帖放在小匣子里送去,所以又叫"拜匣"。
  贺年片,颐名思义,是在新年给人祝贺用的。因此,用什么内容给人祝贺,非常重要。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的一位同志,在新春佳节之际,将正在翻译中的{共产党宣言》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写在贺年片的背面送给同志们。抗日战争年代,许多画家曾创作出不少具有革命内容的贺年片。李桦作的木刻贺年片,用富于鼓动性的词与画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贺年片上的诗句是:到处嗅着火药的气息,到处看到血腥的掠夺!送过危险的一九三六,迎接战斗的一九三七。朋友!准备好没有?记着谁是你的仇人1 1967年新年前夕,宋庆龄同志像往年一样寄赠刘少奇同志一张"恭贺新年"的贺年片。不过,此贺年片除上下款是宋庆龄同志亲笔所书之外,不著一字,这对已身处厄境的少奇同志及其亲属确实是莫大的鼓舞。打倒"四人帮"后,有人送过这样的贺年片,上面-F下整整地写着四句话:增一丝白发,添一分精神;著一篇文稿,留一片丹心。上述这样的贺年片,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是给人很大鼓舞力量的贺年片。收到这样的贺年片,会使人精神一振。同时,也愿意永远保存,因为它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送贺年片的习俗,到底是哪国发明的?据法国报纸考证,可能起源于中国。然而,如今却在美国以及西方等国家最流行。
  许多人在给父母、朋友、亲人、同学、友人的来信中和贺年片上,喜欢引用一些古典名句,来抒发怀念、友谊、志向和感慨之情。下面分类辑录几条,供参考:
  怀 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唐·杜甫《大麦行》 .此时望吾不相闻,愿祝月华流照君。
  ——唐·张君虚{春江花月夜》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唐·李治《相思怨》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唐·杜俨《客中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励 志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近代·张维屏《新雷》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杂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屈原《离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感 慨人生若波澜,世路在屈曲。
  ——唐·李白《古风》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唐·白居易《伤逝寄远》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
  ——唐·温庭筠《春日将欲东游寄苗绅》人生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花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干门万户瞳瞠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网站目录投稿: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