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你的产品设计经不起评审经常会被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感觉想得听明白的,可是一旦被拉出来check或者review的时候,就漏洞百出,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产品像翔一样。这是很多三岁,甚至五岁的PM常见的问题,而且经常没什么解决的头绪。而每一次做的时候解决的都是一些功能问题,并没有从本质上找到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很多有经验的PM都会对年轻的PM谆谆教导说,你的经验有待提高,你需要想明白,可是经验到底是什么,想明白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展开了可以讲个一生一世,但是我们今天聊聊其中的几个关键的点,对于建立初期的产品逻辑和框架意义重大。
  最近这段时间,我前后面试了十来个PM,有工作5年多的,有工作3年的,还有入行只有1年的,很多人的产品打开之后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他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我一般会拿起产品来仔细端详三两分钟,便会发现其中经常会有致命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表面上是体验上的bug,但是细细盘算之后,便发现是PM自身没有想明白关键的逻辑问题。
  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逻辑问题是两个,一个是产品框架,一个是产品的关键路径(也可叫关键行为)。
  首先,我们谈谈产品框架。
  一个产品的框架,简单的说,是说这个产品由哪些功能模块构成的,这些功能往往是围绕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打造的。
  举例来说,钉钉是一款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协同工作工具,那么它最主要的功能便是员工之间的协同工作,在钉钉中协同分为两种协同,一种是聊天的即时协同,一种是任务制的协同,而二者中前者是由钉钉自己打造,后者则开放给第三方。其中,聊天作为使用频次最高的应用,便成为了最主要的功能,由此,钉钉的整个框架便是,围绕整个聊天协同(消息)而构建的一整套为中小企业团队打造的协同办公工具。
  其实,框架的搭建,一般需要把握几个点。
  第一,产品的定位是什么,也就是产品的"用户-需求-场景"分别是什么,从而判断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第二,产品核心功能之外的辅助功能有哪些,比如微信,辅助功能就是通讯录。
  第三,将所有功能根据与核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优先级的排列。这种排列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好处是,有助于对所有功能在页面菜单设计时提供参考。
  再比如微信,由于其核心功能就是聊天,所以通讯录是距离聊天最重要的辅助功能,故而通讯录一直是微信的第二个菜单。
  由此,一个产品的基本框架便搭建起来了。
  然后,我们谈谈产品的关键路径(关键行为)。
  结合刚才讨论到的核心功能,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关键行为"。所谓关键行为,是用户用于在使用这款产品是最重要需要进行的操作。
  举个例子,比如一款记账软件,其最关键的行为是录入账目,而至于其销账、查看还款提醒、查看本月账单等等这些行为都不是关键行为。再比如,一款拍照软件,其关键行为是完成拍照,而至于修图、分享图片等等也都不是关键行为。那么,有了关键行为之后,我们要深入分析的是关键行为到底该怎么设计。
  第一,需要把这个关键行为设计的足够简单。因为一个行为本身如果很复杂,那么完成这个行为的成功率自然很低。
  还是回到我刚说的记账软件,如果你要用户填写的内容除了花费以外,还要填是信用卡还是现金、是哪方面的消费、是自己花还是给别人花等等附加信息时,那你就要慎重考虑这些信息的重要程度了,因为任何一个多填的项目都会带来断点,一旦断了,关键行为就没有完成。(至于怎么判断哪些信息更重要,我以后会专门再写一篇来聊聊)
  第二,你需要把触达这个关键行为的路径设计得足够短。一般情况下,触达关键路径的操作只需要至多一步。
  比如微信,聊天是最关键的操作,所以直接摆在第一页。比如微博,发微博是关键行为,所以也是摆在首页里。
  第三,你需要尽可能让关键行为发生概率增大。一个产品的关键行为发生概率是否足够大,决定了产品的成败。这方面不仅需要PM自己想,也需要结合运营的点一起来想。
  比如支付宝,其关键行为是发生支付行为,金钱流通对于支付宝而言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支付宝首页里那么多的方格子,各种各样的支付途径来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进入支付场景。再比如浏览器,为什么现在的浏览器都是内容导向呢,那是因为浏览器的关键行为就是网页浏览,越多的内容越能带你去浏览网页,而且一个接一个浏览。
  由此,你就能看到,结合了你产品的框架,然后再配搭你的关键路径设计,你的产品逻辑就会清晰很多了。
  其实一款产品的逻辑是自上而下的,很多的PM往往过多关注体验或者一两步路径问题,但很多时候这种关注点却是本末倒置。微信的朋友圈由于不在关键路径上,所以至今依然放在比较深的位置,但是却不妨碍微信依然这么好用,逻辑如此清晰。
  对于一个入行刚三五年的PM,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揪着体验不放,每天去看这个App的交互多酷炫,那个App的配色多漂亮,你更应该去关心产品设计的逻辑是否清楚。我一直遵循的一个观点是,产品最重要的是其商业属性,因为毕竟所有的产品都是奔着有用去的,要么能够解决问题,要么能够给公司带来收益,其次才是解决那些边边角角的体验问题(当然游戏产品我们另说)。PM的逻辑能力表现在对问题看法的切入角度和对产品的中长期规划之上,这些都关系到你的产品在未来会如何发展,你所承担的工作究竟拥有怎样的价值。
网站目录投稿: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