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按简单类推,注册制环境下的首发企业正式登陆创业板的时间点可能在今年的三季度末前后。 券商们开始陆续通知投资者,要买卖创业板股票需要重新签署有关风险揭示书。这是创业板开启注册制改革的需要。 根据新的监管要求,以前已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需要重签风险揭示书,新人则要有2年的投资经验并满足10万资金的门槛才能开通创业板权限。 实际操作 6月12日深夜,证监会发布实施创业板IPO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再融资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公司持续监管办法等一系列涉及创业板改革的规章制度。深交所、中国结算、证券业协会也同步发布实施相关配套规则。 这意味着,创业板改革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6月15日,深交所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 证监会和深交所发布的相关政策,重点涉及五大类规则体系,即首发审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持续监管、发行承销、交易等规则。 涨跌幅限制放宽 交易规则中相当受关注的,当属"对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实行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 除了股票,有两类基金的涨跌幅限制也同步调整为20%:一是跟踪指数成分股仅为创业板股票或其他实行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指数型ETF、LOF或分级基金B类份额;二是基金合同约定投资于创业板股票或其他实行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资产占非现金基金资产比例不低于80%的LOF。 在新股上市方面,有两个变化。 一是增加新股不设涨跌幅天数,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同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盘中交易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以及较开盘价涨跌达到或超过60%时,各临时停牌10分钟。 二是"熔断",这期间可以下单申报,也可以撤销。不过停牌的时间不管多长,都要在14:57分复牌。 另外,引入盘后定价交易方式,允许投资者在竞价交易收盘后以当日收盘价买卖股票。也就是说,在9:15分到15:30分的交易时间,大家可以下单申请用当天收盘价成交,撮合成交时间是15:05分到15:30分,单笔不得超过100万股。 买卖创业板股票时,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有效竞价应当符合两个要求:一是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二是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为了避免游资有钱任性,交易所新增了一个"价格笼子",下单价要是超范围了,会暂时存放在交易主机上。等到后面随着股价波动报价又有效了,交易主机就会自动取出来申报。 此次改革提高了单笔最高申报数量,其中限价申报单笔最高申报数量由10萬股调整至30万股,市价申报由5万股调整至15万股,单笔申报数量100股及其整数倍的交易习惯不变。 除了新股上市首日字符N之外,新增了4类特殊标识。 新股及存托凭证上市次日到第五日,新增证券简称首位字符C;对未盈利股票或存托凭证,新增特殊标识U;对存在表决权差异的股票或存托凭证,新增特殊标识W;对存在协议控制架构或类似特殊安排的股票或存托凭证,新增特殊标识V。 不难看出,创业板交易新规基本向科创板看齐,对一般投资者的专业要求更高了。 需要知道的是,这些交易新规要等到以注册制方式IPO的首只股票上市首日才开始施行。 根据去年科创板开板经验,首批科创板企业从上交所受理文件到首发上市,平均历时109天左右。中金公司认为,按此简单类推,注册制环境下的首发企业正式登陆创业板的时间点可能在今年的三季度末前后。这期间可能还要综合考虑中期财报以及疫情的影响。 风险机遇并存 业内人士认为,试点注册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创业板注册制推出,体现了监管层对创业板股票"宽进严出"的优胜劣汰制度安排,引入更多具有成长性的创新创业企业,同时完善退市制度,加大劣质企业出清力度,推动创业板的健康发展。 在注册制改革中,市场化准入须辅以强化监管,否则注册制改革的成效、进程都将受到影响。注册制设置更多元化的上市条件,监管难度有所增加,但监管必须加强,因为如果监管不力,各项制度执行不力的话,很多经营能力较差、长期不盈利的企业上市后对资本市场的伤害更大。 从选股的角度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放宽了企业准入和严格了退市标准。对投资者来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机遇在于更多的具有成长前景的企业加入到创业板之中,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风险在于未来创业板整个板块的分化可能会比较大,投资者选到差股票的可能性也增大,甚至会选到将来可能会退市的股票。 从交易的层面看,未来创业板的涨跌停板会放宽到20%,日内波动可能会加大,投资者将面临较大的日内风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涨跌停板的放宽,可以减少股价操纵行为,比如抢涨跌停等行为,也可以使多空双方的力量充分博弈,公司的股票定价更趋于合理。总体来看,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对投资者而言是喜忧参半的,但如果普通投资者选好了投资方法,总体有优势。 看好科技龙头 创业板注册制推出后,博时创业板ETF基金经理尹浩持续看好当前景气度高、成长性较好的科技板块,但在选股时应重点关注成长性,上市公司是否有持续的成长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而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的科技龙头企业的成长性将更具有持续性。因此,尹浩认为科技板块将出现集中化趋势,看好科技龙头企业的表现。 在具体板块上,长期看好5G、数据中心、半导体、云计算、新能源车等板块。 博时科创主题基金经理肖瑞瑾认为,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角度看,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决策层提出了新基建的建设规划,一方面是补齐信息基础设施的短板,并起到逆周期投资托底经济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进程也得到加速,相关医疗物资储备也成为新基建的重要一环。因此,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在内的新基建将是未来一年资本市场的成长主线。 相关链接 关注七大科技主题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建议关注的七大科技主题。 数字化转型: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展开,并开始重塑多个行业的运营,疫情大流行也加速了电商及数字化渗透。赋能技术(如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及科技巨企在未来10年是不可错过的。 经济进化论:万物都走向数字化,钞票也不例外,科技金融就是颠覆金融业的最佳例子。预期全球金融科技业收入从2018年的1500亿美元,在2030年增长至5000亿美元,年均增速为总体金融业的约3倍。 科技竞赛:全球经济体都争先恐后加强科技发展,务求尽快提升国家生产力及竞争力。投资者应分散投放不同地区的优势产业,可以让资产组合集天下之大成。 重塑社会:3D打印、无人机及网络安全等已慢慢成为主流,大型企业也在适应及赶紧应用当中。除了科技巨企,中市值的企业也蕴藏投资机会。 办公与学习:企业增强自动化及机器人应用,逐步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同时,线上教学的规模越来越大,课程却更个人化及便宜。 空间用途改变:越来越多人网购及远程办公,此趋势不单刺激仓库等基建、云服务及数据中心的需求,同时带动创新及可持续的农业模式。 大胆的概念:量子计算、脑机介面(neural interfaces)、燃料电池等技术发展尚在萌芽阶段,但这些革命性技术一旦成功,可以改写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