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惠帝刘盈的那几个儿子,真是应了那句绕口令"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历史,很多时候没有真相,有的只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刘盈作为刘邦与正妻吕后生的唯一嫡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但是,由于母亲吕后的强势专权,刘盈根本把握不住实权,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 吕后掌权,干出过许多凶狠残暴的事,为了报复情敌戚夫人,她让人将戚夫人砍手砍脚做成了"人彘",并且还故意叫刘盈来看。 性情柔顺、身子羸弱的刘盈哪见过这样的阵势,被吕后的这一招恐吓得再也不敢过问政事,终日混在后宫寄情酒色,年纪轻轻仅23岁就撒手人寰了。 刘盈一死,皇位继承人问题就摆上了台面。 刘盈的皇后张嫣,是吕后为她安排的鲁元公主所生的女儿。鲁元公主是刘盈同父同母的亲姐姐,也就是说张嫣是刘盈的亲外甥女!这段荒唐的婚姻背后,透着的是吕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私心,皇帝是自己的儿子尚不满足,还要把皇后的位置也让吕家的血统把持。 刘盈尽管没有勇气抗衡母亲,但对这样乱伦的婚姻是从心底里感到厌烦,所以根本也就不会去跟张嫣亲近,自然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不过这难不住吕后,她从刘盈跟后宫女子所生的6个孩子中,挑了一个对外宣称是张嫣的儿子,立为"前少帝"。为了做得更像,吕后还斩草除根地把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给杀了! 但这个"前少帝"年纪稍大有些懂事后,听说自己的生母是吕后所杀,于是扬言要为母亲报仇。可仇还没来得及报,反而惹来了杀身之祸,被先下手为强的吕后毒死。 清除了敌对的"前少帝",吕后改立刘盈第四子常山王刘义为新君,是为"后少帝"。在吕后的布局下,侄子吕禄之女成为了"后少帝"的皇后,如不出意外,未来的"后少帝"将会成为吕氏家族的利益代言人。 变故发生在吕后病逝后,周勃、灌婴、陈平、夏侯婴等一干老臣不满吕氏专权,联合各地刘氏宗亲发动兵变,尽杀诸吕。 他们起兵诛吕,对外宣称的合法性,主要有两条:一是吕氏家族违背刘邦生前"非刘氏不得为王"的盟约;二是"后少帝"和几个兄弟,都不是刘盈的亲生儿子! 前一条的确存在,在吕后的安排下,吕产、吕禄都封了王。后一条可就有些站不住脚了,周勃、陈平他们凭什么认定刘盈留下的6个儿子不是亲生的呢? 老臣们表示,前少帝、后少帝还有刘盈的其他4个儿子,都是吕家人将已经怀孕的女子送入宫中,谎称刘盈之子,目的是控制皇帝,以求专权。所以,他们没有资格继承刘盈的皇位 而吕后这样操作,似乎也有她的动机。 众所周知,吕后是一个视权力如性命的人,刘盈在世她以皇帝之母的身份把持朝政,但如果刘盈去世并且无子,就必须另外立一个刘邦儿子为皇帝。这些皇子也成年了,又有自己的生母,自然不容易把控。而如果刘盈能有未成年的儿子,则吕后可以继续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独揽大权。 那么问题来了,吕后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个台前的傀儡,何必搞出多达6个的一大串呢?即便是为了备胎,3个也就够了吧。 因此,刘盈没有亲生儿子的说法,基本上站不住脚。 那帮发动兵变的开国功臣,之所以要否定这6个无辜的孩子的皇室血统,理由其实很简单,他们保的是刘邦的江山,而不是吕后的江山,所有与吕氏家族有血缘牵扯的人,都必须赶尽杀绝! 小皇帝和那几个幼王,从小由吕家人控制着,自然把吕家人当亲信。老臣们尽除诸吕,小皇帝心底里能不记恨他们吗?干脆,斩草除根,就说你们是野种,一口气做掉,然后另立新君。 至于代王刘恒为何能幸运地坐上皇位,则又是另外的一番政治博弈了。 当时,刘邦在世的儿子,只剩下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按宗法血缘来比较,他们两个最适合继承皇位。可根据论功行赏的惯例,又是刘邦长子刘肥的两个儿子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在诛吕时出力最多。 淮南王刘长自幼丧母,是吕后一手将他带大,关系十分亲近。立他为皇帝,自然与功臣们"去吕后化"的初心相违背。 齐王刘襄有自己的强劲班底,妻子一族也是实力雄厚,让他上位无疑会跟手握实权的功臣们争夺政治蛋糕,也不符合周勃、陈平们的利益。 所以选来选去,还是根基浅薄的代王刘恒,看起来更容易掌控。当然,事实证明刘恒的政治手腕是高度潜藏,根本由不得功臣们在幕后随意操控,不过这是后话了。 刘恒皇帝名分已定,如何安排刘盈在世的儿子,就成了接下去的头等大事,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刘恒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只能二选一。 在这个敏感问题的处置上,刘恒表现出极为高明的手腕。他看出功臣们急于向他这个新皇帝表忠心的想法,所以自己不出面明确表态,而由着功臣们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只不过很讽刺的是,直接出面干这趟脏活的,竟然是夏侯婴! 当年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追杀,为了减轻马车重量加快逃跑速度,狠心的刘邦几次用脚把刘盈和鲁元公主踹下了车,每回都是夏侯婴将两个孩子重新抱上。如今轮到刘盈的亲生儿子身上,居然是夏侯婴出面从宫中接出"后少帝"! 很快,这几个无辜的孩子,一夜之间就被全部杀死。刘恒完成与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的政治交易,算是最终坐稳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