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摘 要】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新问题。中国高校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如何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高校面临的新任务之一。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创新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谈论文化,从历史的角度谈论的比较多。在"上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夏、商、西周时期,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商朝发明了文字——甲骨文,西周发达的青铜文明。在思想的高度上此时人们对宇宙的观点是宏观的,孔子、老子、孟子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以感觉为基础来体验客观外界的和谐,显示了东方古老文化的宏观特征。
  汉唐时期,在农业与手工业、畜牧业分离之后,中国文化曾今大放异彩,领跑世界一千多年,汉唐文化就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也是所谓的中古时期。这时期的文化宝藏首推唐诗,它不仅可以入乐表演,还是大多数政治家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手段。同时,唐朝的音乐文化、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及诸多领域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
  宋、元、明、清是中国的近古时期,宋、元时代虽然在科技和诸多领域也可圈可点,甚至仍然领先世界,但是它的气魄已经令人不敢恭维了。明、清时期,我们与世界发生了人为的隔离,"闭关"、海禁成为我们走更大舞台的枷锁。我们不去了解世界,仍然以天朝大国自居,与世隔绝,拒绝学习。宋、元时期,我们的文学艺术也是辉煌的,如宋词的发展。宋、元历史上诞生了戏曲,它标志着我们的文化正在市民化、普及化。而到了明代,更进一步向前发展,出现了戏曲中的四大声腔。而清代民间小戏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全民小戏的勃兴。其时也产生了四大声腔:南昆、北戈、东柳、西梆。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进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封建主义的腐朽已经败露无疑。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于1949年宣告结束。当然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态度,将近、现代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内容全面引进学习,也将他们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加以吸收,为我所用。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西方一百多年的学习又加全民化的普及和本土化。经过近几十年的民族化时期,产生了一系列骄人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爆炸发射成功,文学运动的民族化运动有目共睹,成果不断,音乐中出现了钢琴、小提琴、西洋管乐的民族化运动并取得丰硕成果。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创作表演的热潮,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
  总体而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就是青铜文明(包括编钟)、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故宫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有科学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还有《九章算术》等自然科学成果。更早还有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等。当然,考古发现的遗址我们要保护,但民族传统的手工艺、民族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口头文化这些内容,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不但要保护,还要传承、发展。
  二、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夯实学识艺术根基
  课堂教学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设计利用第一课堂,通过开设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镜头与光圈的变化中感受祖国山河与田园的自然之美;在圣人先贤典籍的阅读中体验道德之美、人格之美;在优秀诗词歌赋的吟唱中欣赏韵律之美、情感之美。以课堂讲授、演示、欣赏等基本方式,夯实学生的艺术根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拓宽艺术教育渠道,实现人文教育普及
  延伸开辟校园第二课堂,把课外实践纳入到艺术教育之中,以保障艺术教育课外实践的实施,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课外得以延伸和提高。具体可以以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社团为载体,而向全体学生坚持定期举办"周末广场联欢会,""相约音乐殿堂——走进国家大剧院"系列普及活动;每年举办"仰望星空——毕业生晚会","中秋迎新晚会",新年系列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此外,大力鼓励学生创建第三课堂,积极邀请国内外的优秀团体,著名艺术家来高校演出。通过多层次、全方位、不间断的艺术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实现不同艺术形式的覆盖与普及,从而起到"让艺术回归人人,让人人享受艺术"的良好作用。
  (三)注重学生艺术实践,推动多元文化交流
  加强学生艺术团体的发展,发掘大学生的文学艺术天赋,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组织学生编排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经典传统曲目。鼓励学校社团承办高校的艺术展演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锻炼学生艺术团体队伍,提升学生艺术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水平。通过推进国际交流计划,积极开展与别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学生的文化交流,以此提高影響力和竞争力。
  (四)反映时代背景特色,强调优秀精神传承
  高校的人文艺术教育应反映时代背景,强调对优秀时代精神的传承。高校应依托大学生艺术团体,选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通过艺术形式的打造,生动展现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的典型特征,从而彰显时代价值,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从而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营造一种清新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中创新发展的未来展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搏所在,是全体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础。文化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而决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强弱。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审美思潮的变迁,社会生活的改变,甚至人们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改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特别是21世纪之后,科技进步和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在改变世界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技术的可能性。
  首先,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鼓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样风格的创造性改变。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引入高校之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趣不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加深了他们对各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在拓宽其审美视野和人文视野的同时,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魄力和精神内涵。因此,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多样性,鼓励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而言显的尤为重要。
  其次,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流。传统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思潮正在新技术、新媒体的牵引之下发生改变。新技术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化的资源库,更重要的是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的改变带来了创作理念和收视习惯的改变。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高效的传输节奏、"洋化"的审美趋向都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些现实却正好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时的短板。因此,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扬长避短才是创新之道。具体到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领域而言,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引入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之中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创新,更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创作本体赋予多元的表现手段。
网站目录投稿:雪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