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规范城区市容秩序管理,浙江嵊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9月26日起启动截至10月底的"捡烟蒂换抽纸"活动,鼓励市民在市区大街小巷、公共场所捡烟蒂。但因为来兑换的市民太多,场面一度失控,该领导小组日前下发通知,叫停该活动。(10月22日澎湃新闻) 每50个烟蒂可换一包200抽的纸巾。应该说,该项活动的初衷是美好的:让城市和洒落大街小巷的烟蒂说再见,为改善城市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造条件。但从实施效果来看,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弄虚作假的现象开始出现。 嵊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办公室人士称,最多的一人一天送来9100个;环卫处门口每天8点到17点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工作车辆无法正常进出;活动的初衷是鼓励到大街小巷、公共场所捡烟蒂,但收来的很多烟蒂很干净,没有沾染泥、水渍,不像是在地上捡的。还有人让外地亲戚在当地收集烟头后到嵊州来兑换。 弄虚作假行为,固然应当受到谴责和批评,但换个角度来思考,活动的发起者在对整个活动时存在疏漏之处。除了报道中所指的活动区域之外的居民拿烟蒂来换之外,那些不是从路面,而是从路边的垃圾箱、亲朋好友的烟灰缸里捡拾的烟蒂,显然不在兑换之列,活动方怎么去鉴别?缺乏对这些细节的考虑和具体规定,活动势必给人留下渔利的空间。 积极参与"捡烟蒂换抽纸"大部分老百姓,可能在活动之初都是本着向善之心行使向善之举。但当有人投机取巧采取不当手段换抽纸之后, 安分守己的活动参与者也会受此影响造起假来,继而出现"破窗效应",活动彻底难以为继。嵊州被迫叫停活动,究其根源,恐怕还是设计不尽科学严密。好的制度使人向善,有漏洞的制度会诱发人性之恶的外溢,如何更加周密地策划、组织此类活动,这是避免问题再次出现的关键。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付彪:"捡烟蒂换抽纸"何以尴尬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