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搜狗输入法或许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由原来的轻装上阵,到现在负荷满满,是时候停下脚步,重新审视产品,做一做减法,在轻装与重装之间寻找平衡点。
  搜狗输入法这种亿级产品,在用户体验上,经过不断的优化,几乎达到了极致。中文的九宫格,英文全键盘成了用户的标配。但其操作路径(iOS),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或许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打开搜狗输入法,大多数用户的初始状态为中文九宫格。中英文切换按键在右下方,具体如上图所示。
  中文九宫格状态下,是符号和返回键完成符号和返回操作。英文全键盘状态下,是符号和ABC键完成符号和返回操作。且中英文符号布局不同。这样的设计及操作逻辑,个人以及询问了一些朋友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中/英切换及符号切换频次多了以后,容易使用户迷惑。以至于多次点击才能返回到用户想要的界面。
  一、考虑用户使用场景
  搜狗输入法的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国人,输入以汉字和汉语符号为主,英文输入为辅。而且英文输入的场景也大多是非正式、简短的、轻松娱乐的形式居多。当用户切换到英文键盘后,输入英文字母,点击"符合"按键后,出现的界面是全新的英文符号界面,完全不同于中文的符号界面,只有当点击"更多"按键时,才出现同中文符号键盘一致的界面。我们先看一下搜狗输入法的用户群年龄组成:
  如上图所示,搜狗输入法使用人群集中在20-39岁。以学生、上班族居多,使用场景多为qq、微信、微博等社交领域。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给朋友/陌生人发信息的时候,总爱掺杂几个英文单词,以到达便捷输入,或者表示亲切和幽默的目的。事实上在用户心中,并不是想真正使用英文,因此更不用谈使用英文符号了。
  但现在的搜狗输入法及其他绝大多数输入法,设计逻辑是这样的:
  中文——英文——英文符号——更多——中文符号——点击返回英文键盘。
  从逻辑上来讲,是非常合理的,因为用户在英文键盘下输入符号肯定是英文符号优先,在中文键盘下输入符号中文符号优先。但是从用户输入场景、心态来讲,正如前文所说的大多是非正式、简短的、轻松娱乐的形式居多。因此,逻辑上的正确,不一定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二、考虑路径的优化
  因此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路径可以这样优化:
  中文——英文——中文符号界面——点击返回英文键盘。
  中文符号键盘有切换tab,从常用、中文、英文到表情等已经完全具备,没必要再设计新的符号界面,增加用户的使用负担。因此,改进的设计逻辑,更加符合国人的输入习惯,减少了用户操作步骤,简化了符号界面(砍掉了英文下的符号界面),统一了设计风格,让用户不再迷惑,享受更加清晰的输入体验。
  当然,搜狗输入法若想走向国际,显示不能只满足国人的输入习惯。而且,如此设计,也影响了在中国的外国友人的输入习惯。因此,不如在这之间增加一个选择项。中/英键盘下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只使用英文符号下或者中文符号下键盘。如此设计,通过用户自主选择,选择出对用户而言最佳的体验输入。
  三、对输入法未来发展的想象
  在Web2.0时代,UGC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借助之势,是否输入法的虚拟按键也可以由用户自主定义,如此,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搜狗输入法"。甚至由此可以催生出用户之间的交互,个人自定义键盘上传到搜狗的网站,可以展示分享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评论、点赞,甚至可以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或者pc端。
  但问题在于:输入操作作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其目的就是更快、更便捷的输入,用户需求也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实现。但是,从搜狗输入法空间布局来看,除了九宫格/全键盘位置不可改动性对用户而言改动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但键盘其他位置的用户可编辑空间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若想做好键盘自定义,除了做好分享、评论、下载等简单交互行为,更重要的是,如何拓展输入法页面的可编辑程度、范围广度,增强用户可想象空间和操作娱乐性,是落地实施的前提。在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想获得个性的解放,不追随于大众,只听于内心。
  三、对输入法界面优化的建议
  其一、搜狗输入法右上角有键盘向下隐藏标识,个人认为ios系统下,这是可以砍掉的功能(或者放到下一级页面),因为在输入状态下(qq、微信、信息、微博等)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向下滑动屏幕的方式,隐藏键盘。向下隐藏箭头经访谈了几位果粉(搜狗输入法用户),他们也很少使用键盘隐藏标识。
  其二,位于靠右下角的键盘切换功能,应该下放到下一级,既然用户选择了使用搜狗输入法,那么常换的可能性就不大,属于低频次使用功能,介于符号和数字之间,对于用户而言,有时也会引起误操作。
  输入法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一直在做加法,一方面丰富输入功能,增强输入体验;另一方面不断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多元化需求。由原来的轻装上阵,到现在负荷满满,是时候停下脚步,重新审视产品,做一做减法,在轻装与重装之间寻找平衡点。
网站目录投稿:怜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