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是一部颇有影响的教育名著。在著作的第71页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我之所以对这句话格外看重,是因为它能拨开课程改革以来诸多的迷茫。 不少人误以为只要课程多样化、有选择性,就能实现学习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课堂教学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过分性急地由"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中心",教师的活动由"传递"变为"支援"。尽管有活泼的形式,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教学一味地追求如何愉快地开展活动,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刻苦学习的一面。 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实质上仍是"换汤不换药",重视的依然是"教的课程"而不是"学的课程"。如果以"学的课程"来设计课程,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来组织课程,这就意味着要改变历来追求生产性和效率性的"目标——成就——评价"模型的单元,重建为把学习作为有意义经验加以组织的"主题——探究——表达"模型的单元。目的不在于有效地习得教科书的知识,而是以主题为中心,把学习组织成活动式、合作式探究的过程,其结果不是用测验加以测定,而是以报告、作业的形式来表现,追求学习经验的文化、社会、伦理价值。而现在的课程基本上不是这样的。 学生在课堂"主体性"的表现不仅在主动(表达)方面,而且在被动(倾听)方面。一般来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其表现力、表达能力都要受到重视,但是,在促进学习的沟通中,更重要的是彼此倾听。佐藤学先生认为,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鼓励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 听先于说,在学习中至关重要。互相倾听是相互学习的基础,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让学生多发言更重要。学习,一般被视为主体的、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存在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其实,学习就是从身心向他人开放、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迄今为止,许多课堂满足于表面的热闹,教师和学生都犯有不同程度的"倾听缺失症",即便课堂里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见解,倘若没有确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也不可能体验到变革的学习。唯有建立敏感地感应他人思考的细微差异并做出应答的倾听关系,课堂才能重建为不同个性的儿童相互学习的空间。 追求快乐学习没错,但忽视刻苦努力就不对了。当今社会,家长都希望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学得快乐一些,高兴一些,幸福一些,但同时又希望孩子学得出色,在激烈竞争中胜出。人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不论天赋高低,要想成才都要立下志向。大凡聪明过人的孩子,其天赋是一般孩子没法学习的,譬如,超强的记忆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但是,据统计,早慧儿童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仅为18%,20%没有达到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成就。因此,即便是天赋一般的孩子,只要努力上进,也有成才的机会。 钱钟书先生有句名言: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否则,将"聪明反被聪明误"。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湖北随州二中王桂兰校长的《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是今年较火的微信文章之一。她讲道,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 暑假期间,我走访了十几处补习辅导机构。据他们反映,学习差的孩子几乎都是追求快乐学习的输家,80%以上的孩子不吃苦、不努力,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计量单位都不记。试想,竞技体育、武术、戏曲、文学、科技等各行各业,凡有所成就者,哪个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哪个不是千锤百炼磨砺出来的?有时一个动作要上万次的反反复复训练,学业要达到理想高度何尝不是如此呢?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凭什么教育一定要是快乐的?"他说,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快乐、有痛苦、更有艰苦的磨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此,追求快乐不错,鼓励刻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