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96年出生的创业者,虽然我今年才19岁,但其实我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折腾近5年了。接触的越久,知道的越多。看到满大街的创业新闻,我忍不住吐槽一句"中国创业只有一个行业:互联网"。那么就接着这个话题继续吐槽吧。 现在种子轮百万,天使轮千万,A轮千万美元或上亿人民币的报道随处可见,你们知不知道年轻的创业者每天要被你们打多少次鸡血。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这样的报道有多少,会让你们叹为观止的。 数据造假现象 有朋友问,国内有哪些公司夸大融资规模?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倒过来问:国内有哪些公司没有夸大融资规模?数据造假成为创投圈公开的潜规则,价值两百万的项目,想融一千万;融资一千万人民币,对外宣称一千万美元;刚上线几天的APP就号称几百万用户;一些APP在第三方平台全是好评,几千个好评没一个差评(你们能不能刷一点差评这样才显真实)。这就是中国创业现状,泡沫就是这样来的。有一种全民大跃进的时代的赶脚。用邓紫棋唱的"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形容这个再好不过了。 融资额造假,用户数、交易额、下载量,好评造假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真是太容易了。如果你不会没关系,叫你的运营去某宝或者去威客平台找个外包团队,价格便宜,效果也会出乎你的意料。 去年年初,徐小平、王冉发起倡议:希望抵制虚报融资额之风。接下来不久创业家发起"诚信融资100人行动",号召创业者在315当日,集体宣布真实融资额。活动很顺利,73家公司集体宣布真实融资额,成为了可能是史上规模最大融资首发。连说出自己真实的融资额度都成为了提出倡议后进行的活动项目,我想这种情况应该只有在天朝这片神奇的土地才能看到了。 为何产生这种现象 对创业者来会说:造假的理由充分,造假的手段丰富,造假的成本极低。万一有点争议,岂不是更好么?充分达到了营销的最高境界"不怕没人骂你,就怕没人关注你",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造假的初衷也是为了帮项目争取更多的关注,让我不禁感叹现在依然是注意力经济时代呀!不撒慌,怎么忽悠其他投资人,怎么吓唬竞争对手,不忽悠、不炒作,怎么省广告费,怎么吸引到优秀人才。如果都实打实的报融资,说不定早死了。 为了虚荣心,也可以在朋友圈发一张几人的合照,附上一句话:我们这几个人估值加起来多少位数。反正现在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融资多少,估值多少,装装逼未尝不可。 对投资人来说:多数投资人都希望存在部分融资水分,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加大知名度,一方面有利于下一轮融资时获得更多利益,方便退出。因为利益相关,许多投资人都默认这种做法,有些还鼓励这样做,很少有倡导说出真实融资额的。 对媒体来说:为了争取利益,都希望制造一个大新闻。为了图方便,很多媒体会不多求证一些信源,就直接报道出来。至于什么亲身考察、多方求证之类的求真务实手段统统没有。但是对极少数务实的媒体来说。创业者和投资人对调查求证的不配合也是屡次出现这种新闻的一个外部原因,那么媒体就成了其虚假宣传的工具,苦不堪言。所以在虚假融资额度这一方面,需要三方自律。 从另一些角度来看:中国造假成本太低,没有一个正确,有力的惩罚机制。反正吹牛不用上税,还能赚钱。面对那些虚报融资的公司,当然,在大天朝,法律还是支持你的。 媒体喜欢报道获得融资的创业者,吸引关注度。投资人喜欢投被媒体关注的创业者,方便下一轮资金的接入。创业者喜欢数据夸大,制造热点。大家也都喜闻乐见了,这对三方来说是一种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行业是否需要自律 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也出现一些无序的状态。大到去竞争对手公司闹事,小到购买竞争对手关键词,再到数据造假,融资虚报成为常态。这些都是我身边经历过的现象。 P2P监管细则征求意见一出来后,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这个炽热的行业,法规发布后,更加有利于行业规范。互金平台很少有倡导自律并付出实践行动的,因为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获取投资人客户身上。目前我身边只看了善金网总裁左云一直默默地做着这样一件事。虽然知道的人很少,但至少他是值得我去尊敬的。P2P平台跑路是看得到的,投资人的钱财受到了损失,是直接影响。数据造假只是没有触及到人们直接的利益,就隐忍了这股作风继续下去。大家纷纷倡导着P2P行业的规范,却无人关注互联网是否需要行业自律。 新闻中传递的信息不准确,将给群众在使用这些信息时造成判断的失误或是不必要的损失。科技媒体的新闻工作应该遵守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刚开始的媒体直接报道公司透露的融资数额,到现在一些媒体文末加了句"文中所涉金额由创业者提供,本平台不做任何背书。"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是进步的。 行业自律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行业发展。自律就是自我约束。网络自律的程度远远低于他律。培养互联网企业的自律意识,靠自律和责任感的软力量,才能有效维护互联网圈的公平和健康。互联网市场的公平竞争,倚赖于企业的自律程度。 现在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再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了多大的价值,更多的是融资了多少,公司估值多少。希望企业不仅要站在商业的角度来运营,还更应该站在社会的角度来思考。我呢,仍然继续走在创业的道路上,虽然每天风景都差得让人想说脏话,但我依旧爱这个世界,还有倒霉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