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新约《哥林多前书》 记不清第一次读新约《哥林多前书》中有关爱的箴言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那时候还小,不太理解,甚至不知道箴言是什么意思。我一直以为,大凡箴言,除了引导、告诫之外,一定还有秘密,否则不会流传如此久远。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恒久忍耐,这七十九个字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但至今仍不能深解其意,搞不清那么难以做到的事为何会拿来做座右铭。看来看去,只记得"爱是恒久忍耐",却始终没有明白爱为什么还需要忍耐。而且觉得,箴言不过是一些教人向善的至理名言,现实没有的东西都可以在箴言里找到。箴言倒像是莫泊桑笔下的一串项链,不过是件生活的饰品。 依我看来,爱其实并非恒久忍耐,也不尽完全又有恩慈,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空的分离而淡漠疏远,日渐消陨。我们会缺乏忍耐,也会时常会发怒,以至无法杜绝人性中的脆弱和残忍。不仅竭力苛求自己的益处,还会去计算人的恶。我们会嫉妒、会自夸、会张狂,甚至会做出一些害羞的事。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缺点和品性,内心深处对亲情却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无尽的渴望,思乡之情仿佛牵在手中的风筝一样不忍割舍,甚至直到断线的那一刻也不会松手。 母亲对于南昌,就像是一只漂浮在空中的风筝。在十三个兄弟姐妹当中,母亲对故乡的感受尤为痛彻。这次的南昌之行对母亲来说是故乡之行、记忆之行和亲情之行。 无数次,母亲一直在念叨着南昌,念叨着外公外婆,念叨着她的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 还有南昌的米粉,南昌的八一大道,南昌的中苏友好馆,还有曾经住过并且承载过许多儿时记忆的系马桩、应天寺、羊子巷、鸭子塘,还有松柏小学、南昌二中、南昌师范、叠山路、明德路这些个留下青春足迹的地方…… 尽管我已经回过四次南昌,但仍有再回一次南昌的想法。这缘于网络上一条如何孝敬父母的微博,上面说孝敬父母应当去做的几件事包括给父母零花钱,为父母拍照,一起去探望父母的朋友,带父母去年轻时待过的地方小住,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等等,而且本来也打算明年或者后年带母亲回一次南昌的。而这次回南昌,主要缘于刚刚去香港参加完大舅舅葬礼后的九舅舅要回南昌为外公外婆修墓,这样,我们回南昌就可以多见几位亲人。 每个人就像一粒种子,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这与其说是规律不如说是无法抗拒。老话说"孩子是珠珠,老人是线线。"意思是老人不在了以后,孩子们就会像断线的珠珠一样四散。 南昌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亲人了,外公外婆去世以后,父辈当中四舅、三舅、六姨和二姨相继离去,前不久大舅也奉主安息了。如今十三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也过了古稀之年。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对待病痛和苦难,五姨是那样的豁达和乐观,七舅舅是那样的感怀和满足,还有十舅舅的顽强和坚持,这些都让我们这些后辈们为之安心和自豪。重回故乡,不仅感受了南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到了儒家和基督教的思想在这个大家庭里完美的融合,感受到了血缘的力量、亲情的恒久和余家血脉的源远流长。 赤橙黄绿青蓝紫,十三个兄弟姐妹中每个姨姨都像花儿一样漂亮!那些个笑容,那些个气质,那些个衣饰裙裾,那些个老照片里所彰显出的既传统古典而又略带西洋的美让今天的俊男靓女都会自叹弗如! 而如果让我用日常所见的金银铜铁锡铅来比喻余家父辈中男儿的话,排序下来,七舅舅是当之无愧的铁!无数次的锻造和锤炼成就了今天的坚韧和豁达,这种良好的基因和品格又在下一代克坚哥哥的身上得以完美的体现。这次回南昌,无论是在给遭遇车祸换骨手术中的五姨输血,还是在九舅舅重新为太外婆及外公外婆修墓中的尽心竭力,都让我们从克坚哥哥的身上再次看到了七舅舅那无与伦比的男子汉形象! 南昌,给了我们太多的记忆!南昌,给了我们太多的爱和关怀!尤其,对于十七岁就远嫁西安的母亲来说更是如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萦绕母亲心头的始终是南昌,南昌,南昌,始终是太外婆、始终是外公外婆,始终是她的十三个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姐妹! 算上这一次,我或随母亲、或随父母、或独自出差或旅行结婚一共回过五次南昌。而第一次随母亲回南昌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那年我还小,跟随母亲和姐姐一路上硬座慢车在路上整整晃了三天两夜。因为转车,中途还在株洲的候车室里又冷又饿地待了一晚。由于坐了太久,甚至在下了火车的很长时间里仍然觉得脚下在晃,耳边仍是轰轰隆隆的火车和铁轨的摩擦撞击声。 三天两夜,我几乎没有合眼。母亲更是激动和兴奋,甚至一下火车竟然猛地一下子忘记了家在哪里:"小航,往哪儿走?在啥地方?!快想想!"我开始没在意,后来看到她是真的想不起时,直接大声地吼道:"你成天给家里写信,西湖路21号!西湖路21号!你还问我?!"母亲这才如梦初醒,破涕为笑:"对对对,我都急糊涂了,就是西湖路21号。"由于种种原因,那次之前母亲一直未能如愿回南昌,那一次,也是母亲出嫁离开南昌十五年后第一次返回故乡。现在回想起来,真可谓"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再往后,母亲几乎两三年或稍久一段就回一次南昌。每一次回南昌都会发现一些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我们的父辈们。 "父母之命,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曾经气宇轩昂和灿若夏花的舅舅姨姨们如今都已接近或进入耄耋之年了,我们第三代也一个个人到中年,有的已近花甲。时光如梭,令我们不得不唏嘘感叹,岁月像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所以,作为下一代,我们应尽所能地让仍然健在的父辈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地安度晚年。而同时,为了有更好的担当和减轻我们子女的负担,我们也应当加倍地珍爱我们自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无论是在探望身在养老院的七舅舅、病床上骨折手术后的五姨以及养病在家的十舅舅,还是在太外婆和外公外婆墓前,母亲和九舅舅那满含泪水的眼眶和失声的哽咽,都使我们无数次地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中母爱博大,父慈子孝,手足情深的暖暖真情。家庭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原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南昌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对于漂流在外的游子更是如此。 这次的南昌之行不仅满足了带母亲重返故乡的愿望,前去拜谒和祭扫了太外婆和外公外婆的墓地,而且又一次见到了这个大家庭里这么多倍感亲切的亲人们!看到舅舅姨姨们仍然健康快乐的活者,内心充满了对上苍的感激! 尤其是又见到了克坚、克强哥哥、小彬姐姐、艾敏姐姐、克敏姐姐,还有克中老弟以及余地等我们的下一代们,真是百感交集。南昌之行不仅密切了第三代之间的联系,更看到了第四代的茁壮成长。有孩子就有未来,有孩子就有希望。最为喜出望外的是,这个大家庭里不仅出生了十三个优秀的兄弟姐妹,还拥有着这么多优秀的儿女和子孙! 南昌之行不仅领略了南昌的变化,感受了亲情,尝到了家乡的美食,也使我有机会对这个大家庭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家庭乃中国之基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甚至可以说,余家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剧烈的社会动荡,现在的余家也许完全是另一种状态,另一种命运!客观世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也是我们今天回想起来最为难过的地方。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小小的家庭乃至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和束手无策,有的只是抗争、忍耐或者逃避之后的无奈和扼腕叹息。 好在客观世界真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终究要回归人性的本真,恢复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然而,生命却是如此的短暂,青春一去不复返! 所以,爱需要包容、相信、盼望和恒久的忍耐。 真的走过,便会留下些脚印。跨越了两个世纪,有着十三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一定有着太多的故事。可惜这些对我们余家来说极为宝贵的记忆正在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地消失,令人无不遗憾。 真的希望有一天,余家的嫡系后人当中能有人来搜集、整理余家的苦难、余家的艰辛以及余家的十三个兄弟姐妹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的或痛苦悲伤或幸福快乐的往事,好让我们的子孙、让更多的人透过余家的往事了解国家的变革带给社会和家庭的深重影响,记住我们的父辈是如何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人类、为中国、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的贡献。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孩子是珠珠,老人是线线。"和许多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的大家庭一样,余家这串由十三个兄弟姐妹串成的美丽的项链在外公外婆去世后散落了一地。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以及"巴金《家》中所描写的人物场景几乎如出一辙地再度重现。 线断了,珠珠自然会散失。然而实际的情况并不尽然,作为余家的后代,无论我们散落何处,无论我们人在哪里,无论我们姓甚名谁,我们的身上都无可改变地流淌着余家的血液,也正是这根无形的线将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也就是身在异地他乡的游子一次次梦回故乡、一趟趟千里迢迢奔赴南昌的原因和理由。 终有一天,父辈们会离我们远去,十三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终会烟消云散,成为一个古老的故事和传说。我们也会衰老,也会最终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大家庭就像一棵大树,终会枝落叶散,直至天各一方,彼此无法相认。但我们的根在南昌,我们的根在奉新,我们的血脉将会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也许我们无法预料我们将往哪里去,但我们将会永远记得我们来自哪里!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因为无论怎样,爱会永不止息。 也许,这就是箴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