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死的并不冤枉,有一个成语叫做"祸从口出",刘琰就是典型的口出狂言之辈,史籍中记载过两次刘琰的口出狂言,第一次他侥幸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惩罚,他自己也做了深刻的检讨,但是也正是因为没有受到严重惩罚,以至于没有深刻的教训摆在那里,所以当他再次口出狂言的时候,其结果就是弃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在闹市口处死。 实际上,刘琰的身份并不一般。他与刘备同宗,早在刘备做豫州牧时,他就已经与刘备相识,且二人关系很好。他跟随在刘备身边,由此可见刘琰已经算是蜀汉的元老了。而且刘琰这个人能说会道,文采很好,并且长相出众,有名士之风流,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物。 刘备去世之后,刘琰被封为都乡侯并车骑将军,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但是有一点,刘琰并不参与政事,他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陪衬,跟在诸葛亮身边,做点和他身份相配的小事,而蜀汉真正掌权的是诸葛亮。或许这也算是刘琰的聪明之处,在政治上低调,但却在生活中很高调,各种排场一应俱全,极会享受,在享受上也舍得花时间和金钱,或许这也算是名士们的一个通病。 虽然刘琰官位很高,能言善辩并且有名士之风流,但到底心胸并不宽广,甚至有些偏执,很容易引发争端。公元前232年,刘琰和魏延发生矛盾,刘琰口出狂言,荒诞不经,诸葛亮很生气,但是也并没有将刘琰交给司法部门去审问,而只是先口头责备了一番,当时刘琰还是很感激诸葛亮的,自己写了检讨承认错误,并感谢诸葛亮没有将他交出去,他以后一定改变等等,决不能让酒误事。他将自己口出狂言的原因归结为喝多了酒,这显然并不算是实情,其实他自己也承认,人们对他有"纷纭之论",也就是说很多人早就看不惯他了,只是碍于刘琰的身份不能把他怎么着。 当然这件事中,诸葛亮也并非对刘琰没有一点惩罚,他虽然没有将刘琰贬官,但却将刘琰遣送回了成都,远离了蜀汉政治中心,这样的处罚其实是很轻的,但刘琰却很不满意,他以为自己的身份应该不至于受到处罚,毕竟他自己也检讨了。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想长远的发展,都必须有好的规章制度,不能视制度为无物。这一件事只是让刘琰对诸葛亮不满,却没有给刘琰足够的教训。两年后,他再次犯错就直接要了他的命。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前的一个正月,即234年的正月朝庆,按照惯例,像刘琰这样的大臣要带着妻子进宫向太后庆贺新春,而刘琰也确实带着自己的妻子胡氏进宫拜见太后。胡氏天姿国色,容颜清丽,正是因为她的这份美丽,给刘琰带来了不安全感,总觉得所有人都喜欢胡氏,总以为胡氏多看别的男人一眼就可能与对方有私情,因此平时,刘琰将胡氏看得很紧。 但偏偏在这一年的春节朝庆的时候,太后因为想和胡氏多说说话,就将胡氏留在了宫中,这一留就是一个月,刘琰如何能够淡定,毕竟宫中住着的不只有太后,还有刘禅。于是等胡氏回到家中后,刘琰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想法,他觉得胡氏和刘禅之间一定有私情,他想到了就去问胡氏,胡氏自然不可能承认,但无论她说什么都无法改变刘琰心中认定的这个事实。 刘琰见胡氏不肯承认,就让身边的士兵责打胡氏,甚至用鞋子抽胡氏的脸,但是胡氏还是一口咬定什么都没有发生,后来刘琰打够了,就一纸休书将胡氏赶出了家门。就这样被休掉,胡氏如何能甘心,她将发生的一切上告朝廷,然后诸葛亮命人去查,将刘琰抓了起来。 诸葛亮很心痛,没想到刘琰这个人死性不改,竟敢说蜀汉的皇帝刘禅与自己的妻子私情,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污蔑了,这是在向皇权挑战,连皇帝都敢冤枉,还有什么是刘琰不敢做的呢?他已经不将皇权放在眼中了,这样的人实际上就只有死路一条,根本不可能再给他生的机会,于是在诸葛亮的命令下,刘琰被弃市。 刘琰的死其实认真说起来和什么宫廷丑闻没有关系,首先胡氏和刘禅并没有私情,这纯粹是刘琰自己想出来的,其次,即便刘禅真的强要了胡氏,这也并不是什么特别难以容忍的大丑闻,毕竟当时是三国时代,很多后世的观念在当时还没有,这样的事也并不是发生了一件两件。刘琰真正的死因就是他的口出狂言,连皇帝也敢拉下马。这样的一个人留着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