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试试这个"双参饮",在家就能调理~ 补阳还五汤在中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于王清任《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目前中医界应用已趋普遍。笔者在临床中对中老年人凡气虚血瘀证之慢性病,用此方化裁辩证治疗,每获良效。特举验案6例于下: 1 脑梗塞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患者赵×,男,60岁,因反复头昏、眼花、四肢末端麻木2年,症状加剧伴左侧肢体软弱无力2小时入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经头颅CT检查后确诊为"右侧腔隙性脑梗塞"。入院经西医药治疗20天。病情稳定后出院转我科门诊治疗。患者坐轮椅就诊,神清,精神尚好,语言对答及吐字均正常,左侧口眼轻度斜,左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侧上下肢感觉及肌张力均正常,舌质紫暗,脉沉无力。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60g、,红花10g、桃仁12g、当归尾12g、川芎15g、赤芍15g、地龙15g、杜仲15g、桑枝30g、炮山甲10g(先煎)、水蛭6g、桂枝10g,每日一剂,水煎连服一个月,其间根据病情辩证均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减用药。同时加用电针(头皮针、体针)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一个月。复查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已基本能步行。 本病属中医"中风"、"卒中"、"偏枯"等范畴,多由于正气不足,气血瘀滞或阴血亏虚,筋失柔养,风阳内动所致。气血亏损,脉络腠理空虚,卫外不固,易致邪乘虚而入;气虚血不升运,瘀血不能化行,痰浊壅塞滞留,多易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发生。故气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局部供血中断,继而出现该脑组织所支配部位功能丧失的一系列症候。 2 椎动脉型颈椎病 患者黄××,女,54岁,因反复头晕、头痛、眼花、耳鸣3年,加剧伴胸闷、恶心、乏力1天,有体位性摔倒1次,于2008年11月5日就诊,查体可见神清,精神疲惫,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脉沉滑无力。颈椎拍片结果提示:颈椎5-7有骨赘形成,椎间孔狭窄。经颅多普勒结果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予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味:黄芪40g、红花10g、桃仁10g、川芎20g、当归尾15g、地龙12g、陈皮10g、法夏10g、葛根20g、茯苓15g、白术15g,连服5剂。复诊时胸闷、恶心消失,其余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再进5剂,诸症消失,继续上方去二陈汤20剂,每剂服2天,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患者仅偶有劳累后轻度头晕、眼花、头痛。嘱患者每半年服补阳还五汤加葛根10剂,至今病情未再复发。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虚劳"等范畴。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在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慢性劳损等内外因素作用下,导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畅,脑失所养,随之出现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行性变引起失稳,机械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丛,而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而另一侧又失代偿,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相应症状。 3 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李××,男,65岁,反复劳力性心悸、胸闷、乏力4年,加剧伴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2天,于2010年5月14日就诊。患者病后平素常自服"复方丹参片"或"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病情时发时止,此次发病后曾自服"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后症状稍减轻。查体可见神清,精神差,面色恍白,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心电图提示有缺血性改变及心肌损害标志,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40g,红参10g(另炖),当归尾10g,川芎12g,红花10g,桃仁10g,丹参15g,地龙12g,郁金12g,桂枝10g,细辛3g,瓜蒌壳15g,连服3剂,复诊时已无心前区疼痛,但其余诸症无变化,效不更方,再进7剂,再诊时中度活动仍有症状,继续服上方5剂,自觉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结果示:1.窦性心律。2.ST-T改变。上方去细辛、红参,再进20剂,每剂服2日,再查心电图结果正常。至今病情未再复发。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情志失调,年老体弱等因素致病。本病例患者乃年老体弱,元气虚衰,无力推动血运,致气血瘀滞,痹阻心阳所致。病理过程中,阳气虚衰为其本,气滞血瘀为其标,瘀血痹阻脉络心窍则是本病的发病关键。治疗上应用运气活心、温通心脉法获良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病变部位小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少数是由于斑块脂质浸润急剧进展,使管腔明显狭窄致心肌缺血及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周××,男,68岁,于2009年2月23日就诊。 患者有Ⅱ型糖尿病病史10年,伴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有袜套感,双足踩棉花感,四肢末端时有灼热感3个月,同时伴有口干少饮,以夜间为甚,大便干结,3-4日一行。查体可见神清,精神疲惫,腱反射减弱,浅感觉减弱,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患者平素口服二甲双胍片及格列吡嗪缓释片,但血糖控制得不理想,现开始改用胰岛素每日三次皮下注射,随血糖水平定用量,同时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50g、当归尾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0g、地龙12g、鸡血藤30g、生地15g、桑枝30g、牛膝15g、夜交藤30g、麦冬20g、木瓜15g、丝瓜络15g,连服10剂,复诊时查血糖已接近正常,以上自觉症状稍有减轻,效不更方,再进20剂后诸症明显好转,血糖已降至正常,继服15剂,每剂服2日,再诊时诸症基本消失、血糖正常。嘱患者以后每月服上方10剂,至今未再复发。 本病属中医学"血痹"、"麻木"、"痿痹"等范畴。本病是在消渴病气阴两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病变在四肢末端,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消渴日久,耗气伤阴,阴虚内热,耗损津液,则血脉为之虚涩而成瘀血。气阴两虚,血液化生乏源,运行乏力也生瘀血。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脉络失养,故见肢麻等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又称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其发病主要是因为糖尿病致微血管受损及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的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糖代谢障碍及组织氧化代谢增加致神经组织受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病变的表现。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软斑块) 患者卢××,女,58岁,反复出现活动后头晕、眼花、头痛、乏力3个月,加剧伴晕厥1次,于2010年5月13日就诊,查体可见神清,精神尚好,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无力。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颈内动脉均有软斑块形成。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40g、红花10g、桃仁10g、当归尾10g、川芎15g、赤芍15g、地龙12g、蒿苯10g、鸡血藤30g、葛根15g,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复诊,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再连服一个月后复诊,症状消失。复查颈动脉彩超两侧软斑块均缩小约一半。继服上方,每二天服一剂以巩固疗效。连服3个月复查颈动脉彩超结果无异常。嘱患者平时宜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本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厥证"等范畴。本案例中医辨证分析主要属本虚标实之气虚血瘀证。由于气虚推动无力,血运艰涩,瘀滞日久,而成血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斑块堆积可造成血管内径狭窄,使血流受阻。因其易损破裂,致斑块脱落而极易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塞的发生,一旦发生脑梗塞,致残率极高,危害性大,故对颈动脉软斑的早期干预性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6 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患者戴×,男,80岁,反复便秘3年余。于2010年8月19日就诊。患者大便不干硬,每3-5日一行,虽有便意,但无力排便,怒挣则汗出气短,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患者有脑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病史。治疗予补阳还五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50g、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6g、党参3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0g、白术30g、山楂20g、枳实10g、炙甘草6g,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后排便正常,每日一行,食欲正常,无明显不适感。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属中医"便秘"、"腹痛"等范畴。多因元气不足,阴血亏虚,导致通降失调或肠道失润,从而引起便秘,加之老年人因元气虚弱,血行乏力,故有心脑血管病为基础多是气虚血瘀型便秘。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常因运动量减少,进食粗纤维食物减少而致胃肠蠕动缓慢所致。其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痛苦和烦恼,而且对心脑血管病等全身慢性病造成不良影响,甚则引发心梗、猝死、脑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必须引起重视。 7 讨论 补阳还五汤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王清任拟"人体阳气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半身不遂,故创用补气活血化瘀之剂,使气足血行,瘀去络通而"逐五",气行周身则"十全"矣。故王清任将其补气化瘀之剂称为"补阳还五汤"。本方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方药,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方中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补气药与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1]。改善血流变学的状态,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及预防血栓再发[2];促进出血和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增强免疫代谢功能,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增强组织细胞的兴奋性、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3];并可促进脑内原生物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与神经功能恢复成正相关[4]。因于以上研究结果及多年临床实践,补阳还五汤对于中老年慢性病属气虚血瘀证者,均可辩证运用。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是一剂活血祛瘀的方药,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暗淡,苔白,脉缓。 【处方组成】黄芪50g,赤芍、当归、甘草各20g,川芎、桃仁、红花、葛根各15g,地龙25g,丹参、白芍各30g,全蝎6g,蜈蚣2条。 加减变化:伴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g,钩藤20g;气虚不甚者,黄芪用量为20g;瘀阻甚者,加乳香、没药各6g,元胡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30g,何首乌、菟丝子各20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15g,桑螵蛸20g;便秘者,加大黄15g;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20g,远志15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1个月为1疗程,停药3-5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 【功效注治】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用本方加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例,服药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效(肢体活动灵活,麻木及疼痛消失,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者)7例;有效(肢体较治疗前活动灵活,留有轻度肢体麻木,日常生活无明显障碍)3例;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2例。 【经验体会】刘柏龄教授认为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瘀血内阴,督脉瘀滞,筋骨失养乃本病的病机关键,治宜"补通":补气活血,祛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被瘀开通经络;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和拘挛;全蝎、蜈蚣、地龙具有较强的通络作用;葛根为引经药,也是治颈椎病的要药。综观全方,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补通结合;气血充足,瘀祛络通,筋骨得养。临床应用顺注意:若连续服药3个疗程无效或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者,应行手术治疗。另外,在服药期间可配合针灸及推拿等疗法。 临床运用1 脑血管病后遗症 组成 黄芪 生,四两[125g]; 当归尾 二钱[6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 用法 水煎服。功效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方解 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本方所治证候,半身不遂,系由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变称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气虚属脾,故方用黄芪120克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按语:本方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逐所致半身不遂的方剂,黄芪四两补气主药,以补为主,补活结合,有扶正祛邪之功,凡属由气虚为导致血瘀发为半身不遂者,用本方较为贴切。如属血瘀实证,本方不宜使用。 使用注意注意事项 1)本方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以正气亏虚为主,原书称为"因虚致瘀’,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2)使用时,以病人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脉缓弱者为宜。 3)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高血压患者可用,但正气未虚者慎用,阴虚阳亢,或阴虚血热,或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临床运用1 脑血管病后遗症 石某,男,55岁。 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抢救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此乃气虚不能运行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 黄芪6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 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 经上药加减进治30剂,下肢已恢复功能,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 按:中风后遗,有虚有实,本例患者形体较丰腴,胸闷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抢救,元气已损,因而辨证气虚痰瘀阻络成立,故在益气活血之中配以化痰开窍通络,改善局部循环,恢复血液流动及血管壁弹性,使偏废之肢体恢复较快。本方运用时应注意黄芪之用量大而当归轻。 2 麻痹性震颤 何某,男,70岁。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诊时四肢麻木,震颤不止,虽能站立,但不能开步,上肢抖动致不能持物。伴眩晕,神倦,气短懒言,心烦,夜卧不安。舌红少苔边紫,脉弦细。证属气虚血瘀,风动络阻,治当益气活血化瘀定振,拟补阳还五汤加育阴祛风。 黄芪5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6g,桃仁6g,川芎6g。 地龙10g,蜈蚣2条,枣仁10g,石斛15g,钩藤20g,僵蚕10g。 上药服15剂,震颤大减,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渐正常。 按:麻痹性震颤也属中医"中风"范围。《证治准绳》谓:"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本病其本气虚血瘀,其标在肝。气虚血阻,肝阴失养,脑海失养,颤振作矣。故用益气活血平肝熄风而获效。 3 蛋白尿 吴某,女,30岁。 患者慢性肾炎史,水肿、蛋白尿反复难愈,而转中医治疗。诊时见下肢浮肿,眩晕,神倦,气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浊,舌淡苔薄边微紫,脉细数,尿常规检查见蛋白+++,管型细胞++,证属气虚精衰,运化失职,治当补气活血,益精利水,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6g,白芍10g,地龙10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女贞15g,苡米20g,猪苓15g,茯苓10g,泽泻10g 丹参15g。 上药加减进治一个月,水肿尽消,尿检蛋白、管型已正常。终以金匮肾气丸固本,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慢性肾炎是欠病入络,肾气衰微,瘀血阻滞,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患者长期蛋白难以消退,以微循环障碍理论指导,运用补阳还五汤一面大量补气,增强细胞免疫和增加抗体形成。而活血化瘀则能改变血流粘滞度,疏通肾毛细血管,抑制肾炎发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 4 眩晕(颈椎病) 沈某,男,75岁。 患者因颈椎病退行性病变而眩晕反复难愈。就诊时见眩晕如坐舟车,上肢麻痛,时有失眠,神疲,恶心,生痰,舌苔薄边有瘀紫,气虚血瘀而使脉络受阻,清阳不升,拟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 地龙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 上药加减服用20剂,眩晕未见发作。 按:"无虚不能作眩",颈椎退行性病变之眩晕多发于老年者,兰时肾气衰,脉道不畅,血液不能上奉于脑,致脑失濡养而成眩。故用补阳还五汤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收满意疗效。 5 声带结节 林某,女,25岁。患者从事声乐工作,每当歌唱频繁时即声音嘶哑,经多方治疗未见显效。声音嘶哑时轻时重,咽干口燥,伴眩晕,身酸,偶有生痰,月事不调,舌淡少苔,脉弦细。经省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声带结节,中医诊为气虚血瘀,脉络不利,上结咽喉,治宜益气活血,化瘀利咽。 黄芪30g,当归6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0g,桃仁6g。 红花5g,麦冬10g,千张纸10g,桔梗10g,僵蚕10g,甘草5g。 上药治疗半个月,声音正常,并能登台演唱,未见嘶哑出现。 按:素体虚弱,长期高歌,暗耗气血,血液运行不利,脉络血瘀,治疗当用益气化瘀,通络散结,余悟补阳还五汤可治中风之失语,故也可用于结节性之声嘶。果获效。 临床上难治之证,总是患病时间长,缠绵难愈,势必久而耗气,气虚则血瘀,因而应用补阳还五汤,药证相符而获效。但使用本方时应注意辨证准确,如属病实则非本方所宜。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 1临床资料 72例均为本科2007年2月~2010年11月住院患者,经ct或mri证实,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度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发病在1周内,无脑出血,脑外伤,昏迷等,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等。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56.2岁。治疗组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0~73岁,平均57.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脱水,护脑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分型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络瘀型:黄芪30 g,当归15 g,赤芍15 g,地龙15 g,桃仁15 g,川芎15 g,牛膝15 g。风阳上扰型加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15 g。风痰入络型加半夏15 g,南星15 g,全蝎15 g。阴虚风动型加玄参15 g,枸杞15 g,牡蛎15 g,天麻15 g,。每日1剂,连服15 d。 近十年补阳还五汤的研究进展王健(09中药一班) [摘要] 目的:整理与了解补阳还五汤近十年的研究进展;结果:在整理与过程中发现补阳还五汤在今天临床运用广泛;意义:对补阳还五汤的运用进行整理以便于更好地利用其在临床上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其发展。 补阳还五汤来源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其功效为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主要治疗由急性缺血性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现在在中风后遗症,血液循环系统,骨伤科,肾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都运用。以下是对补阳还五汤近十年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叙述如下: 1.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 1.1 中风病机 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遵循《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明确了"脑"、"血"两者是中风的根本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意外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较常见的病因有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脑动脉痉挛动脉受压扭曲、脑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破裂出血等。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类。 1.2 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 杨小清[1]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功效于一方,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血流量,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进神经系统的修复,祛除脑府之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中风向愈。 1.3 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运用 1.3.1急性期的治疗 郑关毅等[2]用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当归、赤芍、地龙、川芎各9g,桃仁、红花各6g)浓煎过滤,离心浓缩至200m,l 1次50m,l 1天4次,连服3周(意识不清者鼻饲)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12~72小时入院)27例,总有效率88. 9%,优于单纯用西药对照组 张永悦等[3]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40~80g,当归、赤芍、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地龙、路路通、泽兰各10g)治疗中风病早期患者87例(脑梗死72例,脑出血15例),痊愈显效率90. 8%。 1.3.2恢复期的治疗 冯天雷等[4]用补阳还五汤(黄芪60-20g,当归、地龙各15-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5-0g)治疗恢复期的梗塞。1天1剂,水煎3次,每次煎20n,共煎取药液900m,l混匀分早、中、晚3次于饭后温服,观察57例,愈显率68. 4%,明显优于西药组(P<0. 01)。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提高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LPO及SOD水平,而西药组未见此作用。 李立凯[5]运用予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生黄芪40~60 g,当归、赤芍、地龙、川芎各15 g,桃仁、红花、水蛭、全蝎、桂枝、牛膝各10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30天为1疗程。:本组病例用药1-个疗程39例, 4-个疗程23例。其中治愈32例,占51.1%;好转27例,占43.5%;无效3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 1.3.3后遗症期的治疗 曾绍明[6]以补阳还五汤基本方(黄芪30~60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各10g)加味(气虚血瘀型加鸡血藤、桂枝、牛膝、甘草;兼痰浊内阻型加菖蒲、竺黄、白芷、胆星;兼肝肾阴虚型加龟甲、萸肉、天冬、黄精),共治疗脑梗死后遗症30例;对照组30例予脑复康、脑活素,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6个月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6. 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2. 补阳还五汤对神经损伤的治疗 刘俊娥、张继平[7]的实验研究,补阳还五汤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发挥抗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对神经随上具有治疗作用。谢明剑等[8]还观察了运用本方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中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从而减轻兴奋性氨基酸对脑神经的损害作用。王新陆等[9] 究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减轻脑损伤。 3.1.3临床治疗 邓建华等[12]将75例糖尿病足0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周后,评价、总结其疗效。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高危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王爱军[13]将 46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控制及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果显示在不影响糖代谢的情况下,能明显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 4.1骨科的运用 赖建豪等[18]以兔作人工骨折模型进行骨痂成分及生物力学性能测定,结果发现补阳还五汤可提高骨折兔骨痂钙及羟脯氨酸含量,为加速骨折愈合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另外还认为补阳还五汤有较好的改善骨折部位抗压缩载荷性能。 杨国谋等[19]用补阳还五汤合弥可保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9例,治愈29例,总有效率为97. 44%,优于单纯给予弥可保治疗的对照组。 孙波等[20]将5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西药(西比灵5 mg,睡前服)联合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比西药组疗效好。 张开伟等[21]总结了沈冯君教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中治愈19例,好转30例。 通过以上的整理可以看出来补阳还五汤在中风以及肾系统等方面以气虚、血瘀等为病机的疾病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总之补阳还五汤在临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 1 前言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伟大的医学科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是举世瞩目的。100多年来,国内外对王清任学说的研究方兴未艾,硕果累累。他的唯一著作《医林改错》,确为后世集活血化瘀之大成者。该书制方三十三首,除去可保立苏汤、黄芪防风汤及单方等11首外,余22首皆以活血化瘀为主,用以治疗50种血瘀症,兼治20种气虚症,应用范围甚广。现就王氏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试探讨如下: 2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黄芪四两(生)(30-60)▲归尾二钱(10) 赤芍一钱半(10)地龙一钱(去土)(10) 川芎一钱(10)桃仁一钱(10) 红花一钱(10)水煎服。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如患者先有入耳之言,畏俱黄芪,只得迁就人情,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两剂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如已病三、四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四五钱。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四五钱,若未服,则不必加。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搬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方内黄芪,不论何处所产,药力总是一样,皆可用。"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该方特点为重用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周流全身;川芎、赤芍、归尾为臣,养血行血;桃仁、红花为佐,破结散瘀;地龙为使,通利经络。黄芪量四两,而其它活血祛瘀药物大都为一钱,仅归尾、赤芍稍多,亦不过二钱,合计为八钱,其黄芪用量是其它活血药总和的五倍。本方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用于中风半身不遂等症,治验频多。 3 补阳还五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补阳还五汤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3.1 扩张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 3.2 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氧的能力。 3.3 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 3.4 调节血流分布,改善心脏功能。 3.5 抑制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及预防血栓再发。 3.6 促进出血和渗出物的吸收。 3.7 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8 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抗组织增生,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 3.9 增强免疫代谢功能,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3.10 增强组织的细胞的兴奋性。 3.11 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 3.12 可促进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正相关。 4 补阳还五汤临症辩证加减方药34项 4.1 中风急性期加防风。 4.2 兼神志不清加菖蒲、远志。 4.3 兼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桂枝、生蒲黄。 4.4 兼有口眼歪斜者加菖蒲、生僵蚕、白附子、全蝎。 4.5 兼有偏头痛者加茺蔚子、钩藤。 4.6 兼有眩晕者加菊花、蔓荆子、白芷、元胡。 4.7 兼口禁或唇缓涎出者加钩藤、僵蚕。 4.8 兼失眠者加知母、茯神、酸枣仁。 4.9 兼血压高者加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牛膝,黄芪用量宜少;若血脂高者加山楂、大黄。 4.10 兼血压偏低者黄芪宜加量,若其体温升高,可加知母、花粉凉润之品以制之。 4.11 若半身不遂已久,脉虚缓无力者重用黄芪;若病日不久,邪气仍盛,正气未衰,脉弦有力者不用黄芪为宜;若瘫痪日久,曾用过桃仁、红花、归尾等活血药,效果不明显者可改用水蛭、虻虫等活血药,以破瘀通络。 4.12 若以下肢瘫痪无力为主者加补肝、肾之剂,如桑寄生、功劳叶、千年健、枸杞、川断、牛膝、地黄、山萸肉、锁阳、肉苁蓉;上肢瘫痪为主者加桂枝;右瘫痪加人参、白术,左瘫痪加熟地、杭菊;腰脊无力加枸杞子。 4.13 弱智体萎软较重者加虎骨、熟地、石决明、龙骨、牡蛎。 4.14 若肢体寒冷者加肉桂、附子。 4.15 若肌肉痿缩者加鹿角胶、阿胶、鱼鳔。 4.16 若痰盛者加天竺黄、南星、桔红。 4.17 若大便秘结者加麻仁、杏仁、枳实、菜菔子、酒大黄或蕃泻叶冲茶。4.18 兼大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萸肉、肉桂、五味子;小便不利者加车前草、旱莲草。 4.19 兼有自汗而气短、脉虚弱缓或先天不足者加倍黄芪或人参、鹿茸、熟地。4.20 兼关节痛而脉促者加乳香、没药。 4.21 若肝火盛而脉弦数口苦者加龙胆草、山栀、黄芩。 4.22 若伤阴者(舌质红、无苔、脉细数)加白薇、麦冬、玉竹。 4.23 若痰湿重者(苔腻、脉滑)加菖蒲、天竺黄、霍香、青皮。 4.24 若心下痞(自觉胃脘部痞闷不适)而气不利者加台乌、青皮。 4.25 若纳少胸闷者枳壳、陈皮、白术。 4.26 若心下痞而善太息者加人参。 4.27 若脉浮弦数而心烦失眠者加山栀、炒枣仁。 4.28 若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加党参、白术、云苓、半夏、陈皮、甘草。 4.29 口干,口内常有甜味,饮白水也甜系脾蕴湿热,加霍香、山栀、石膏、防风、甘草。 4.30 如果原方剂中加上蜈蚣、全蝎、白附子则疗效更佳。 4.31 呃逆,用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4.32 深静脉血栓症,加乳香、没药、蒲公英、连翘、党参、牛膝等。 4.33 血管性痴呆加远志、菖蒲、郁金、龟板。 4.34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平衡气血,科学地调节被破坏了的身体阴阳平衡可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补阳还五汤,来重建人体的内环境,年过半百之人,在秋、春季服该方药10-15剂,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腰腿关节病。 5 补阳还五汤古方新用 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取得可佳的疗效,现概述如下: 5.1 血管性痴呆:加远志、菖蒲、龟板或石菖蒲、郁金、天竺黄、胆南星等。5.2 脑动脑炎:加胆南星、天竺黄、菖蒲、全蝎、麦冬、陈皮等。 5.3 脑萎缩:加首乌、云苓、白术、半夏、莪术、杞子、生龙骨、生牡蛎。 5.4 小儿病毒性脑炎致偏瘫。 5.5 帕金森病:加僵蚕、牛膝、勾藤、菊花、陈皮、生石决明。 5.6 多发性硬化、急性脊髓炎。 5.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5.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加天麻、刺蒺藜、丹参、葛根素注射液。 5.9 深静脉血栓形成:加牛膝、鸡血藤、忍冬藤、水蛭。 5.10 血栓性深静脉炎(脉痹):加苍术、茯苓、牛膝、鸡血藤、土鳌虫、甘草。 5.11 输液性静脉炎:加桑枝、桂枝、羌活、威灵仙、蒲公英。 5.12 雷诺氏病:加桂枝。 5.13 面神经炎:加僵蚕、全蝎、附子或勾藤、陈皮。 5.14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有机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加鸡血藤、茯苓、桂枝、蜈蚣。 5.15 糖尿病致周围神经病:加牛膝、穿山甲、丹参。 5.16 糖尿病肢端坏死:加路路通、益母草、玄胡、牛膝。 5.17 坐骨神经痛:加党参、全蝎、蜈蚣、丹参、羌活、乳香、没药。 5.18 颈椎病:加葛根、菟丝子,如风寒痛加桂枝、附子、细辛。 5.19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加鸡血藤、威灵仙、羌活、独活、牛膝。 5.20 类风湿性关节炎:加丹参、乌梢蛇、全蝎、蜈蚣、穿山甲、威灵仙、羌活、独活。 5.2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去赤芍,加天麻、勾藤、乳香、没药、党参、茯苓、白花蛇、甘草。 5.22 肩关节周围炎:加青风藤、威灵仙。 5.23 冠心病(胸痹):加丹参、党参、半夏、薤白、山楂。 5.2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加瓜蒌、薤白、枳实、半夏。 5.25 慢性肺心病:加瓜蒌、黄芩、川贝、桑白皮。 5.27 高脂血症:加泽泻、虎杖、首乌、决明子、山楂。 5.28 肾病综合症(水肿型):加丹参、水蛭、益母草、半枝莲。 5.29 慢性肾炎:加蝉蜕、益母草、杞子、甘草。 5.30 前列腺肥大(癃闭):加王不留行、泽兰、牛膝、鱼腥草、三七。 5.31 遗尿症:加太子参、桑螵蛸、制香附、牛膝、杜仲、复盆子、陈皮。 5.32 阳萎:加十二至丸、炮穿山甲或枣皮、泽泻、女贞子、淫羊藿、首乌。 5.33 糖尿病:加山药、知母、黄精;合伴周围神经病加蜈蚣、桂枝、鸡血藤。 5.34 消化性溃疡:临症加味。 5.35 汗出:加煅龙骨、牡蛎、制附片、鹿角霜、莪术。 5.36 慢性荨麻疹:加荆芥、全蝎、防风或疾藜、防风。 5.39 黄褐斑:加远志、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甘草。 5.40 慢性阑尾炎脓肿:腹痛加玄明索、白芍、败酱草;包块大;穿山甲、莪术;身热大便干燥加大黄、山栀、蒲公英;脾虚畏寒、食欲不振加党参、附片、白术、焦山楂。 5.41 腹部外伤:加虫、甘草。 5.42 胸部外伤:加虫、枳壳、陈皮。 5.43 脑部外伤:泽泻、茯苓、木通、葶苈、牛膝。 5.44 四肢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加虫、甘草。 5.45 周围神经断裂吻合术后。 5.46 脑外伤后综合征。 5.47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加生蒲英。 5.48 视网膜动脉硬化性眼底出血:临症加味。 5.49 美尼尔氏病:加菊花、益母草、勾藤、竹茹、代赫石。 5.50 慢性肥大性鼻炎:加辛夷、贝母、白芷。 5.51 慢性扁桃体炎:加桔梗、牛蒡子。 5.52 慢性盆腔炎:加丹皮、三棱、鱼腥草、甘草。 5.53 子宫内膜异位症。 5.55 肿瘤:乳腺瘤术后上肢肿胀加路路通、炮山甲、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加蜈蚣、威灵仙、鸡血藤、丹参。 [1] 注:▲通常用量,单位为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