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作为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慕尼黑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传统的古朴风情。经过岁月洗礼,这位老人今天愈发精神矍铄,充满生机、活力。大量高科技公司在本市和周边地区安家落户,其中包括享誉全球的名车宝马的生产总部、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著名的足球俱乐部"拜仁慕尼黑",这些都使慕尼黑赢得了国际声望。 慕尼黑大学简称为"LMU",全称是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Muenchen Unitversitaet),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闻名遐迩。1472年,路德维希公爵在罗马教皇特许之下,以巴黎大学和维也纳大学为模板,在距离慕尼黑100多公里的英戈尔施塔特创立了巴伐利亚州的第一所大学,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德国的大学成立时间海德堡大学[1386年]、莱比锡大学[1409年]、罗斯托克大学[1419年]、格莱福斯瓦尔德大学[1456年]、弗莱堡大学[1457年],这些学校成立时间比较早,但似乎关门的时间也更长),起初创立时只有哲、法、神、医四个学院。1800年迁往慕尼黑城外的兰德斯福,后于1826年被当时的统治者麦西米伦迁至慕尼黑,并改名为慕尼黑大学。19世纪初,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始人路德维希公爵和后来的马克希米利安国王,这所学校改名为路德维希·马克希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多年来慕尼黑大学一直秉承"崇尚真理与自由"的办学理念,践行"学术至上、民主管理"的创校诺言。其对真理与民主的执著追求不仅蕴涵在二战期间其对法西斯恶势力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中,还充分体现在"教授治校"和"学生本位"的办学理念上。慕大最高议事决策权力机构——大学评议大会的代表组成中,教授占绝大多数,多于其他人员的总和,享有很高的议事决策权;学生人数仅次于教授人数,同其他评议大会代表一起负责制定和修改大学的法规和章程,选举产生大学校长和副校长,组成校务领导委员会并听取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自建校五百多年来,慕大的校长几乎均是从德高望重的教授中选举而来,且校长并非纯行政职务,只是"兼职",任职期间仍不放弃教学和科研,从职位上"退休"后,还要回到学院或研究所去继续从事其专业研究。正是慕大这种自由民主、学术至上的风气营造了浓郁的学习和科研氛围,使其成为生产知识的乐土、传播真理的天堂。 学院是慕尼黑大学的基本教学单位,迄今慕大已有18个学院,即天主教神学院,基督教神学院,法学院,企业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院,医学院,兽医学院,历史与艺术学院,哲学、科学哲学和宗教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院,文化学院,语言学与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数学、计算机和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药物学学院,生物学院,地质学院。这些学院中包含178个研究所以及医学院实习用的诊所。不过这些院系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大学那样规规矩矩、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个有大门有围墙的学校中,而是分散在慕尼黑城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整个慕尼黑城都是慕大的校园。 慕大以浓郁的人文气息著称于世,尤以社会科学学院和法学院名高天下。社会科学学院历史悠久,课程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及传播学的核心领域,目前是慕大的第三大学院,伟大的西方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曾于1919~1920年在此任教。慕大的法学院是德国南部最大、最知名的法学院,是培养政坛领袖的摇篮,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多半出身于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著名的法学家阿登纳(Konrad Adenauer)就曾在此学习法律和政治。慕大的法学院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对希腊法律的最初发展和当代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慕大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成绩举世瞩目,其中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和医学院的成就斐然,目前已有13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加上校友在内和慕尼黑大学与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42位,其中包括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任慕大物理学院教授及物理研究所所长的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立人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近代染料分子结构的发现者和合成塑料的创制人约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冯·拜尔(Adolf Von Baeyer);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尔·冯·弗利施(Karl Ritter Von Frisch)等。慕大不仅孕育了一大批科学巨匠,还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诸如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便是在慕大的实验室里问世;由慕大与慕尼黑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曾取得过世界级的成就;慕大的生物学院建有欧洲最大的生物技术中心,正是在这里诞生了德国第一头克隆牛;德国第一例心脏和骨髓移植手术在慕大医学院宣告成功……诸多成就不胜枚举。 除了上述一些历史悠久的学院外,慕大仅有20年院龄的企业经济学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该学院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所开设的课程与社会的经济运行紧密契合,一反欧洲大陆只重学术而轻实践的传统,积极借鉴美国大学MBA课程经验,成为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佼佼者。 慕大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座花园而非学校,学生畅游其中,少了被围墙栏杆的禁锢,多了对学术和人生的探讨与思考。聆听过课堂上名师的谆谆教诲后,慕大的学子更乐于埋头于书海之中,享受神游学海的乐趣。慕大图书馆始建于1573年,如今除了位于校本部的中心图书馆外,还有分属各研究所和各学院的分馆共215个,馆藏丰富,约有藏书440万册,与巴伐利亚州图书馆藏书量相仿,且以每年50000册的涨幅递增。慕大的学生拥有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还开展了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身处古都名城慕尼黑,学生们可以欣赏到许多新奇的艺术活动表演、世界级音乐会、各种展览和盛大的体育比赛。作为具有160多年历史的"啤酒之乡",每逢秋季慕尼黑都会洋溢着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息。 慕大自建校伊始就有"学生本位"的传统,时隔多年仍未磨灭。最具代表性的学生组织乃属慕大的学生福利会,这是一个主要负责筹划和安排学生福利的独立社团,始创于1918年,扬名于二战期间,不少精英学子靠着这一机构提供的低价膳食、服装和勤工俭学的机会,在战火纷飞中依然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至今学生福利会在发放补助金、管理学生食宿和维修建筑等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7-2018学年,慕尼黑大学共有学生50978人,其中女性学生30503人,占比6成,在学生总数上被称为德国大学规模第二大的大学。在学生中有国际学生8515人。员工方面,2017年数据来看,慕尼黑大学有W3 / C4级别教授762人,W2 / C3级别教授394人,W1级别教授12人,除教授外的其他学术人员有5480人,2017年财政越算17.85亿欧元。 2005年起,德国为了加强大学的顶级科研实力,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于2005年共同通过了精英计划。入选精英大学计划(Zukunftskonzepte)的大学一般被称作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ät)。精英大学在国内外均拥有极高的认可度,还会获得高额的资助费用,促进高校科研实力高速发展。 德国精英大学非终身制 施行五年一轮滚动制评选 最近的一批次将在2019年7月公布下一个五年的精英大学名单 精英大学在2006年、2007年、2012年进行过评选。2012年-2017年间有11所大学拥有此头衔。2012至2017年"精英大学"共11所,理工类3所(慕尼黑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文理类8所(海德堡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图宾根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科隆大学、不莱梅大学)。 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都是在2006年作为首轮精英大学入选,一直名列其中,很有意思的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在2006年首轮第一批入选,但在2012年(第二轮)被淘汰。2012年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都被淘汰出了精英大学名单,这也证明了动态性和严格性。 慕尼黑大学在2017-2018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34位,在德国国内大学排名中是位居第1名的。ARWU排名53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排名46位,QS世界大学排名62位。从总体来看,德国的几所大学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和柏林洪堡大学在排名方面差距不大,但慕尼黑大学还是多次位列德国大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