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是一部由安杰依·瓦伊达执导,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 / 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 / 安德烈·瑟韦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地》精选点评: ●瓦伊达有如此癫狂的一面,三人创业史被拓展成整个罗兹的工业图景。很少的反映二战前犹太人的电影,在美国因为反犹被禁。北影节错过后,在资料馆补上了,好期望借着瓦伊达今年去世,之后有他的全系列回顾展 ●通过波兰工业化的进程,感受到了资本主义初期积累的残酷,影片充斥着暴力血腥和利益纠葛妥协,人性被扭曲,机器替代人仿佛看到了其他人对现在AI的恐惧,三人创业过程中的癫狂,「中国合伙人」真拍不出这种感觉,小时候也在有点类似的棉花厂院内长大,曾目睹过繁荣萧条的变迁,感慨万千,最后的一幕没有看太明白 ●瓦伊达大手笔描绘了这一幅工业革命初期的罗兹社会全景图,色彩浓重堪比乱世佳人。以三个年轻浪子悠闲得百无聊赖的乡村生活开篇,讲述他们紧密相连的人生经历,从挥霍到奋发、从彼此信任到遍布隔阂、从意气风发到心灰意冷;中间还穿插了多个屠格涅夫式的人物故事,还有多处狂放裸戏,实在超乎想象。 ●电影夜5 ●瓦伊达不注意叙事的连贯,他不太重视时间概念。支线剧情也经常会突然插入,不知道这是一种高级的叙事模式还是把控力不够。不过即便这样,他的故事也足够清楚,足够精彩…整个故事都很压抑,回想20世纪初艺术圈的那些人,而同时却是如此嗜血的资本主义,那个时代也是足够魔幻了…也许后人回看我们这段历史也会有同感,我们知道的太少了,这或许是好事。 ●卡罗尔被疼爱的一生,三个人六张票贵! ●力求通过人物命运的发展及其"生存环境"展现整个欧洲工业革命变迁史,片子重点并不在前德裔富二代,波兰野心家,贪财犹太人等三青年创业之路,更多是对其财富欲望无尽所求,冷血行径上下了重笔,借片中各个人物道德沦丧过程来讲整个历史片段,结尾戛然而止的工人起义则预示着历史变革的到来。 ●#bjiff资料馆#基情四射的波兰合伙人成为罪恶资本家的创业血泪史。感情戏拍得错落有致,内外景都极美,兼顾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有史诗气质;血腥镜头过于直接总是猝不及防,语言障碍字幕看得好累,结局太仓促太莫名其妙。其实应该叫"应许之地"(promised land)吧! ●运镜太骚了 ●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阶级分化比任何武器都有杀伤力,外面一片废土污泥,里面的人却还穿着企鹅装享受所谓的高雅艺术。 《福地》影评(一):好电影好影片,看了必须点赞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围魏救赵》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文心雕龙·宗经》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概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福地》影评(二):FIFF15丨DAY4《福地》:汗水与鲜血浇灌的冷冰冰的资本之花 第15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福地》,下面请看前线奋斗的资本主义者们拼尽身心的评价了! 松野空松: 太满了。 法罗岛帝国皇后: 男人所谓的奋斗皆是贪婪剥削的屠戮。 果树: 灰色调非常好地还原了原著中现实主义的笔触。 我们敏熙: 太短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的,"资本主义罪恶的发家史"。科贝特感觉有受影响。 RIVER: 资本家的发家史,每一片流金的福地下面都埋藏着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歌舞升平之下尽是冷冽的血腥与无止境的压迫。 三岛行于海上: 将一部曲折澎湃的创业史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结合起来,或许正是视角的翻转叠合。运镜好神。 大钊: 与《下水道》的自然主义大不相同,《福地》用统一的视觉风格呈现从里到外,从贫到富的整个社会景观,让环绕与广角镜头拉扯出最迷人的张力。 莫扎特仑苏: 很棒的近代史诗,将资本的崛起藏在衰败之势中,资本家的生活如同浮华的泡影,工人起义者的石头打破了资本家的梦境,消除了银幕中的阶级藩篱。 SONGMJ23: 以近乎狂想曲的形式揭露了实证主义盛行下的波兰社会。罗兹这座城市的形态,可以大到一个吞金吐银、日新月异的工厂,也可以小到一只卷入时代浪潮的小船,正如罗兹这个名字在波兰语中的原意。 米米: 自从1820年斯坦尼斯瓦夫·斯塔什伊茨开展了一个计划,将罗兹由一个农业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工业中心。 于是Ziemia obiecana开始了新一轮的命运之轮。 杰瑞米太阳: 资本的福地乐土,底层的人间炼狱。整部电影像是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镜头不断地运动和变焦,配乐持续着强烈的节奏。观众和角色一起一步步远离最开始那个代表着纯洁的故乡,而进入了一个冷冰冰的癫狂的工业新世界。故事具有的现实性和历史感,被以一种失控且有些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我想到《华尔街之狼》。 子夜无人: 几乎是用电影的格式打开了一整部《资本史》,用啃食工人血肉、吸干他们骨髓的方式成功崛起的资本主义之梦,睡账外面是饿殍遍野流民浮生、绣床上却仍然是歌舞升平儿孙满堂,迟早会有震天的哭声闯进潜意识中,于是又必然成为走向破灭的黄粱一梦。依然保留了《下水道》中极度写实、巨细无遗的风格气质,穿过下水道看见的光明被掐断,希望的福地腐化成罪恶的温床,只是调度上平了些,震撼度也小了些。 DAY4的主竞赛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福地》影评(三):《福地》导演访谈 本文扒自影碟后附带的中字导演访谈,侵删。 导演:丹尼尔·伯德 编辑:赫伯特·汉格尔,宝拉·南丁格尔 采访安杰伊·瓦伊达,2013年1月 剧透警告: 这个采访揭露了重要的剧情发展和场景情况,我们建议您在观看完电影以后再看。 Q:"福地"是对一本书的改编,你能告诉我,你们对这小说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为什么你想把它翻拍成电影呢? A:那时我根本没听说过那本书。当我意识到,这本书不是学校教程,而且,我在13岁就辍学了,开始工作。我所受教育的其余部分就十分"偶然"。二战之后,我报考了克拉科夫的一所美术学院,但是错过了许多普通课程。一天,我的朋友安德尔泽·祖劳斯基,他是个很有文化的人,他问我"你读过福地吗?"我说"没","读一下,你会喜欢的。"然后我就读这本书了……这就是上天的恩赐。 让我解释一下,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在波兰文学中是很少见的。在波兰没人喜欢现实主义文学,大家喜欢幻想……我们的作家,都在漫谈我们有多堕落,或者我们应该有多大的目标。他们不喜欢写我们每天的所见所闻。 同时,一个右翼政治家,请了一个已经知名的,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雷蒙特——那个人写过一本叫"农夫"的小说,非常有名——来写一本关于罗兹的书。 罗兹是一座很奇怪的城市,3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首先,德国纺织制造业选择罗兹来建造工厂。为什么是罗兹呢,因为那里有水。纺织业制造中水是必需品。德国制造业率先在那里扎根了,然后犹太金融家们就来了,他们想让这座城市成为纺织工业的枢纽。罗兹有许多村落,那里都是没有工作的人,都是失业的农民。他们聚集到罗兹,就好像它是一片"福地乐土"。它是德国人的福地乐土,他们制造工厂;它是犹太人的福地乐土,他们剥削波兰工人们的血汗钱;到头来最可怜的是波兰工人们,他们都是农民、农妇,都是些从来没有在工厂做过体力活的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妥协,只有冲突。 雷蒙特一开始只是铁路的监管员,他从没有当作家的打算,更别说诺贝尔奖获得者了。但是他有一种独特的本领:过目不忘。他和朋友们打赌,他只要盯着街上看20秒,就能复述出街上的任何细节,任何他见到的事物。一辆马车开过,马是怎么样的,车夫的帽子是怎么样的,2个坐着的女人,她们的衣服是怎么样的,路上行人的衣服是怎么样的,路上的行人面部表情是怎么样的……他什么都记住了。这太令我印象深刻了,很久以前我就发现了这点。我开始计划电影"福地"的拍摄,我知道出色的画家有时候能做到。但是作家呢,这真是无与伦比。这部电影讲了人们说的话,她们看到些什么,还有他们是谁。这种真实性是电影最好的题材。 罗兹有点类似美国的城市,所以说这本书有点像美国小说。雷蒙特写关于金钱的小说,波兰没有其他小说这么写。我问自己,金钱该如何在这部电影里刻画呢?我的主人公走进了酒吧,点了一杯啤酒和伏特加然后走了。突出付了多少钱吗?(笑)不……这完全是浪费时间,毁灭电影的美丽。但是在这里钱是主题,我喜欢那样。我想最后还是拍一部美国电影吧,那样就真正点缀金钱了。 我和3个合作过的年轻演员见了面,我很了解他们,他们和人物几乎一模一样,人物被演得很生动。我选择了故事的一个部分,故事最精彩的一部分。那个波兰人物是丹尼尔·欧布理恰斯基扮演的。 我是这样讲述这个故事的,他从他的田庄来,在卖了一家一档(?)以后,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建立了纺织工厂,1个是犹太人,1个是德国人,这似乎是最棒的伙伴搭档了。但是其他的罗兹工厂老板不想要更多的竞争对手,没人想要更多的工厂,更多的竞争。3个好朋友把所有的钱都砸在了工厂上,并且努力工作。这已经不只是赚钱了,这是他们的理想,他们在向命运挑战。在罗兹,这是他们的时代,这将会是"他们的"城市。不幸的是,现实是残酷的,其他老板有他们的经营之道。工厂倒闭了,他们不得不重头再来。 这样的结局是我的主意,小说里不是这样写的。在电影里,这个故事一直持续到1905年,暴动爆发了。工人们,在工厂里呆了很长时间后觉醒了,并且有了组织性。工厂,马克思主义说过……往往让建造它的人处于危险之中。工人们开始有疑问:"他们是谁,为什么他们工作了那么久,只有这么点钱",这就引发了叛乱。这都在1905年发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电影故事在1905年终止。 这部电影有点激进。在我的检验人员看来。他们很担心在评论家们给出好的评论之前,电影会不会通过审核。但我曾经拍过"大理石人""地下水道""灰烬与钻石"……这些电影都很有争议,甚至卷起了一场政治风暴。检查员做了决定(笑),很有意思……表扬了电影,但是不能在任何复查中提及导演的名字。他们最终决定电影是"合格"的,特别是因为它是在1905年结束的,那是工人们正在反抗资本家,这是个比较好的结局……但是导演没有被表扬,所以这部电影最好匿名。 我专注于剧情方面,但这对剧本来说是很残酷的。我想描绘生活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把它们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但同时,我也想保留一些情感元素,这就是我加入父亲和未婚妻角色的原因。他们都是波兰人物,跟着主人公从乡下来的。很显然他的故乡是渐渐被遗忘的,那个世界很快就不存在了。 欧布理恰斯基的角色形象是新社会出现的一个映射,他准备好加入新的秩序,一个工业的新世界,正在进行科技革命,他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事实上他什么都做不了,任何事。在这场游戏之中他该怎么做呢,他可以和德国女人结婚,一个富商的女儿,这样他就能做工厂老板了,所以他就立刻甩了自己的未婚妻。这个波兰角色并不是一个崇高的形象,那种可以对周围环境不为所动的形象。所以他融入了这个社会,为了生存,他必须入乡随俗。 噢,我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罗兹,上帝赐予了我这部戏的灵感,我甚至觉得我有点配不上创造这部戏。二战之后罗兹毫发未损,但很快,这座城市失去了它的圣洁。时间,就是当苏联在罗兹收商品税的时候,商业突然间开始缩水,罗兹一下就被榨干了,那段时期十分黑暗。那时经济不景气,投资很少,经济停滞不前的时间来临了,新的机器没人买,没人造新的工厂,没人造高楼了,罗兹开始衰败了……等着有人来把这一切拍成电影。 我在罗兹电影学校学习了三年,但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我知道有博物馆,2个剧院,还有电影学校。我对这些工厂完全没有概念,我完全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有当我开始准备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开始调研,我才意识到这座城市以前是多么的纯洁。19世纪的马路还健在,有许多可以用作拍摄的工厂,人们投了19世纪一些别墅的窗帘,但是其他都没动。在洛杉矶,当他们把这部电影给奥斯卡组委会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这些东西不要钱,就在那里而已……等着别人拿它们来拍电影。 那里有我害怕的东西么?我有点害怕设计这个犹太人,德国人,波兰人的问题,因为这个组合不可能毫无问题。这种设定意味着持续不断的问题,在战争之后更是如此,我见证了战争。在我电影里的犹太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不是犹太人区和大屠杀的受害者,发生的一切真是太可怕了。这里,犹太人的角色莫伊·维尔特由沃伊切赫·暜绍尼亚克扮演,是个幽默的,充满智慧,活泼的角色,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演绎手法。 让我们震惊,并且伤害到我们的,是当我们去了洛杉矶,向奥斯卡组委会呈上我们的作品,他们说这部电影是"反犹太人"的。很显然,"反犹太人"的地方在,那个金融巨头的妻子和波兰的工业家私奔了,就是丹尼尔·欧布理恰斯基扮演的那位。她去柏林纵情狂欢,然后她偷偷地离开了她丈夫。他们对波兰女人也有疑问,波兰女人乖乖呆在家,弹钢琴,多愁善感,而犹太人的女人像女霸主一样跑到柏林。 我那时还在想,评论家们会怎么看待这一段呢,很显然这部电影得不了奥斯卡奖了,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这部电影在美国影院是禁播的。"福地"在那儿永远不会出现。我当时对这部电影进军世界电影市场很有信心。不,没什么,然后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电影是波兰的,而波兰被认为是反犹太的,所以这部电影也肯定是反犹太的。事实上,如果没有犹太人的元素,就没有问题。但显然,波兰人只能把犹太人刻画得比较另类,因为"波兰是反犹太"的。所以,他们不情愿播放一部会引起争端的电影。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已经40年了,没人有勇气播放这部电影,没有人。我没有成为美国导演的意向,但我还在拍电影(笑)。 每次我看这部电影,它都让我身临其境。我想"应该改变一下吗?""为什么他应该离开?也许别人应该离开。""我该怎么改剧情呢?"我有了新的想法,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也许有些地方需要删减,移动,或者加一些东西。这部电影依旧存活于我的脑海,这很奇怪,与所有其他事情都有很大的不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