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解读四书集注说朱熹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


  儒学在无数儒家弟子的奋斗下,成就了2000多年的主流文化地位。最牛的一个人,一定是朱熹!他写下一本《四书集注》,把儒家的四部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变成了科举教材。《四书集注》形成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根基,被统治者定为官方参考书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四书集注》对朱熹到底有多重要?朱熹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朱熹有句经典语录,"毕力专研,死而后已"。
  朱熹垄断了"高考辅导和出题范围。"!这是一种怎样的荣耀?自然迎来无数的羡慕、嫉妒、恨!批判朱熹的人,太多了!无数人在科举的路上,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经历了1300年,成为底层读书人的唯一进身之道。
  读书人的目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读书人的励志: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读书人的坚持: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读书人的荣耀: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读书人的无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自古以来批判科举的人太多了,理由很多,黑幕、无用等等!就像现代社会批判高考一样,如果说科举制度不公平,高考不公平。底层人就不需要公平了。有理智的人不会宣扬取消高考和科举。
  但是批判朱熹,我个人认为没问题。公众人物享受公众关怀,就应该承受同存的压力。清朝毛奇龄撰《四书改错》,针对朱熹《四书集注》,挑出错误451条。
  至于朱熹有没有错,不重要!朱熹的理学思想说是孔子儒学的一脉相承。儒学发展了千年,早就面目全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挑出来,朱熹注释,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理论根基传承有序。
  从王安石开始,经历元朝。
  到了明代,朱元璋诏定科举法,逐渐形成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
  朱元璋和朱熹还是亲戚,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华姓氏源流史》(全部朱姓资料)记载,朱熹是朱環的第九世孙,朱元璋是朱環的第十七世孙了。
  为什么朱熹的书被选为科举辅导书?
  分享一下,朱熹在《四书集注》里的经典语录吧!
  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国以民为车,社稷亦为民而立。
  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5.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6.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7.《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诚意而已。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一部养成教育手册!科举从本质上,就是选择国家公务员,忠诚有能力缺一不可!
  怎么选?
  《论语》给出了观察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翻译过来,就是考察出发点,做事方法,原则底线。
  什么人最忠诚?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似,才是自己人!
  我想大家已经能理解,为什么科举选择四书五经了!四书试士,是元代开创的新先例,高考一样有出题范围。
  贵族不是一代养成的,公务员也要从小培养,需要必备的职业修养,怎么看一个人的修养?看他怎么处理小事琐事,在情绪被环境影响的前提下,修养决定处理方式,公务员要时刻保持理智,这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必备的条件。
  大事难事看担当!秦始皇和儒生较劲,焚书坑儒!被喷了很多年,后人戏谑秦始皇的失误,写下一首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真正做大事的人,需要在实践中,养成担当!光读书是不行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网站目录投稿: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