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山峡变平原平畴千顷田―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沟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东连泽州县,北依沁水县,西南与史山、皇城两村相邻。全村国土总面积44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人。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该村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的趋势,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机性的挑战。 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 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 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 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xx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 xx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 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 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 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 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 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 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 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xx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其发展规划为八大工程: ㈠、填沟造地工程。 填沟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点骨干工程,是沟底村改变历史上缺乏好地耕种的唯一途径,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基础与依托。为此,决定投资1159万元,在两道沟造地:一是樊水沟,二是王庄沟。该两沟每条沟长两公里,沟底至山顶120余米,沟平均宽度为220米。从xx年到xx年四年填沟造地500亩,亩均投资2.3万元,动用土石172.5万方,亩均3450方。其中,xx年到xx年完成樊水沟造地240亩的任务;xx年到xx年完成王庄沟造地260亩的任务。以此作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多产出、高收入。 ㈡、塘坝工程。 沟底村北部樊山山腰"老母掌沟"有一股地下泉水,长流不息。然而历史上却有水未用,任其顺沟而下,白白流去。为了对新造土地实行自流灌溉,计划投 资120万元,在此处兴建小型塘坝一座,设计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水浇地。 此项工程xx年秋动工,xx年秋完成。 ㈢、经济林与水土涵养生态林建设工程。 建设林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规划山岭瘠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计770亩,占总耕地的71.%,全部作为经济林基地,以种植优质核桃为主。xx年退耕430亩,xx年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山岭坡梁规划为生态林基地,计1500亩,xx年完成600亩,xx年全面完成。两项总投资70万元。 ㈣、排洪渠工程。 为了保持水土不流失,投资60万元兴修排洪渠工程三公里,xx年到xx年分期完成。 ㈤、引水隧道工程。 为使农林产业稳定发展,投资70万元,修筑引水隧道160米,xx年动工,xx年贯通。 ㈥、田间道路工程。 为改善落后的交通道路环境,计划投资4.7万元,修筑田间道路13条。 ㈦、高科技农业园区。 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规划樊水沟240亩新造沟坝地全部实施大棚生产,以栽培具有高产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品牌蔬菜及高营养食用菌为主要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 ㈧、发展旅游观光业。 该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为清代名相陈廷敬之母的避暑山庄之地,且至今那座一进三院、占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尽管三百多年它饱经沧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开发它很有价值。为此,规划此处在维修避暑山庄的基础上,修建"休闲度假村"一所,两层小楼50栋,作为游客到皇城相府观光后的休闲下塌之处。同时,以此为据点,开通旅游线路一条,让游客在休闲之际尚可巡游观光。此工程计划xx年筹建,xx年完工,总投资xx余万元。 上述八项工程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全部完成后,沟底将是一个富裕而秀美的"锦川"(沟底古称"锦川")。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沟底村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及早动手,于xx年3月初,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就紧锣密鼓开工建设。 工程上马后,首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尽管沟底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数千万元的巨额投资不可能全部拿得出来。为此,沟底村发出集资创业的号召。全村群众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集资122万元,同时集体筹资76万元,购买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汽车以及空压机等大型机械六部,首先使填沟造地工程如期进入实战阶段。 xx年4月,填沟造地骨干工程启动运转。樊水沟上下,机声隆隆,车水马龙,艰苦奋战,热火朝天。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冰雪严冬,人歇机不停,造地不停步。深沟被一截截淹没填起,平畴大田被一段段建起。 xx年8月,"老母掌沟"塘坝工程通过投标承包,按照图纸设计开始上马。引水隧道工程相继进行。 与此同时,沟底村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全民上阵,大搞植树造林,决心让一道道山岭披上绿装。 ……三、众志成城 "好梦初圆"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艰苦奋战,沟底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好梦初园",八大工程初现端倪。 填沟造地工程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骨干项目,工程之大,旷古未有,为此,他们以极大的精力和投入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动用土石55万方,投资370余万元,在樊水沟造出土地160余亩;同时,在xx年春季全部进行了培熟,并分别种上了玉米和蔬菜,使偌大一块北国"平原"展现在沟底群众面前。他们按照计划,再战今年一冬,使樊水沟下段80亩大田如期实现。 塘坝工程到目前基本建成。坝高23米,坝长120米,坝顶宽5米,工程总量1 .38万立方。 这项工程,不仅为农业产业实现水利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其坝基为将来开通旅游线路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老母掌"发展旅游业打开了交通大门。 经济林与生态林工程历经一年时间,已建成林业生产基地1030亩。其中,退耕还林430亩,植造"晋龙"一号、二号核桃优良品种34000株,占应退耕770亩的近60%,xx年底将全面完成退耕任务。水土生态涵养林已建成600亩,占计划1500亩的40%,植造侧柏10万株。 排洪渠工程现已完成300余米,占工程总量的10%。 引水隧道工程全长160米,净高4 .2米,宽4米,工程总量6000余方,现已基本贯通。 田间道路工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为此,该村经过去冬今春的建设,投资4.7万余元,建成交叉成网的田间道路13条,总长5公里,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车辆驰行的宽阔大道。 旅游休闲度假村工程目前已与沁水县郑村乡王街村初步达成联合开发的意向(因"老母掌"属王街村辖境),并以皇城相府旅游景点为轴心,与周边史山、郭峪、大桥等村联合发展旅游产业,以此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基地。 此外,高科技农业园区也正在筹划设计之中。四、几点借鉴总结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大胆发展思路与成功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必须由资源型向持续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就阳城而言,大凡富裕起来的农村,普遍是依托地下资源,很少在地面资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资源。这些村重工轻农,弃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挖空后何以生存?沟底村力开先河,并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第二,因地制宜,大胆作为,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鲜明特点。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填沟造地往往要被人们视为在做"学大寨"的蠢事。当时,这一举动,不仅在少数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此都顾虑重重。然而,沟底的干部认准了一条理,那就是,没有土地,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地。沟底的实际,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万代是"金板"。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借鉴。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实际,不可能照搬沟底的模式去发展,但因地制宜、走持续发展之路却是永恒的。 第三,危而思进,艰苦创业,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动力。他们在富裕起来之后,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敏锐地审视到失去煤炭资源后的严重危机,从而积极应对、大胆作为。填沟造田就是一项积极应对危机的成功实践。它利在当今,造福后代。如此巨大的工程,平畴数十公顷的高效农田,无论在沟底,还是在阳城全县,绝无仅有。我们深信,规划全面实现后,沟底村必将是一个"山上山下一片绿,北国水乡赛江南"的富庶之地。 第四,德政工程,民心所向。沟底村的这一有 效作为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工程开始之初,虽然在少数村民中存在着疑虑,但随着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偌大一块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沟底的群众振奋起来了,纷纷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同时,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再集资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在村办香园沟煤矿行停产关闭的一段时间里,沟底村曾一度人心恐慌,民心不安。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后,尤其是当群众看到广阔的前景后,思想焕发,一心创业,使全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第二篇: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山峡变平原平畴千顷田―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沟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东连泽州县,北依沁水县,西南与史山、皇城两村相邻。全村国土总面积44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人。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该村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的趋势,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机性的挑战。 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 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 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 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2014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 2014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推荐打开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 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 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 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 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 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 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 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2014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其发展规划为八大工程: ㈠、填沟造地工程。 填沟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点骨干工程,是沟底村改变历史上缺乏好地耕种的唯一途径,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基础与依托。为此,决定投资1159万元,在两道沟造地:一是樊水沟,二是王庄沟。 第三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步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步伐 发布时间:2014-03-31部门 :嘉兴市环保局 字号:[ 大 中 小 ]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嘉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策:以城带乡,以乡补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策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嘉兴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加快嘉兴城乡文明互相融合的需要 在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工作中,还必须看到,它是在我们以往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赋予其更新的内涵,提出更高的、可以达到的目标。因此,充分地、客观地、科学地估价目前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基础,全面地认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将有利于我们突出工作重点、克服无的放矢。 一、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如何认识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如何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共识,把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工作做好,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最后能否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量化指标。 (一)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是从协调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层面上提出来的。其核心是确立生态优势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等各项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以推动我市现代化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就是将经济、社会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系统来考虑,把城乡生态一体化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努力打破经济与生态对峙的旧观念,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彻底改变疏于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将城市化地区与农村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统一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来规划、发展。根据嘉兴的城市性质和定位、规模,原有绿地基础、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区布局,建立协调的城市、乡镇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体系。 (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是一种现代条件下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互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城乡经济、社会走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并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的必经之路;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长期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压力不断加大。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已越来越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对加快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建设,高度重视对城乡污染源的控制。特别是加快水污染防治的进程,净化城乡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城乡生态环境制约因素。二是通过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发展生态农业及其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的发展潜力,使我市的经济运行内在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三是通过使传统的城乡污染梯度转移型向城乡生态环境互动互补型转化,使农村化地区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独立过程,也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更包含了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协调的社会进步。四是通过高度重视农村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机统一,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使之成为调节城乡生态的平衡领域。五是通过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充分认识城乡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这点非常重要。 二、近年来我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工作的情况 从上世纪末的"98治太"以来,我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工业、生活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方面,还是在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一)生态县(市)示范区和生态村镇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在提出建设"生态嘉兴"之前,我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均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平湖、海宁、桐乡相继完成了创建工作,在经省环保局组织的预验收的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于2014年11月上旬对这三个市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进行了的验收。验收组认为:平湖、海宁、桐乡三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氛围浓厚,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符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各项要求。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在生态示范镇的建设方面,秀城区余新镇的省级生态示范镇建设于11月通过市级验收,并已通过省环保局的核验。平湖市新仓镇、海宁市周王庙镇和秀洲区洪合镇的生态镇建设规划已通过论证,其余乡镇的规划正在编制或准备中。有些生态镇建设进度较快的镇还在积极进行 "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的创建。另外,我市还有7个村通过了生态示范村验收。 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市及所辖各县(市)相继又开始了生态县(市) 的建设工作。 (二)与《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紧密衔接,编制《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 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以后,市政府责成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市环境保护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充分考虑《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嘉兴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编制,并于今年3月通过了市政府和省生态办联合组织的专家论证,2014年4月由市政府印发各县(市、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规划》在全面、客观分析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市生态建设工作中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进而强调了我市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我市生态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分阶段建设步骤。整个《规划》将全市区域依生态功能划分为3类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特点谋划生态建设未来,重点启动建设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生态水系、生态林及绿色通道、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化建设七大保障工程。同时,着手构建"五大体系":即倡导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经济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推进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注重资源保护,着力推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推进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着眼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手段以及加强合作与交流,切实保障生态市建设。力求经过20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可靠、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市。 (三)生态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后,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浙江"的工作部署,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目标任务与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相融合,确定了近期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以切实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生态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黄坤明书记为组长,陈德荣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秘书长蒋唯民、副市长沈雪康为副组长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嘉兴市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于2014年4月27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部署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造"生态嘉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同志作了题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嘉兴"》的动员报告。陈德荣市长要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中,必须根据实际,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生态市建设工作稳步推向深入。会上陈德荣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各县(市、区)2014-2014年及2014年度市、县(市、区)长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各县(市、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14年度实施计划》。三是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决定号召全 面实施《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力争到2014年把嘉兴建设成为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可靠、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市。四是已由市政府行文下达了市级各部门《2014-2014及2014年度嘉兴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计划》,明确了各部门在生态市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市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嘉兴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嘉兴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县(市、区)的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五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均已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生态建设工作,并成立了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五个县(市)均已完成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专家论证,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和海宁市的人大都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县(市)的决议。 (四)工业企业的长效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98"治太、"一控双达标"等专项行动和落实工业企业长效管理措施及关停"十五小"、限期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等工作,我市的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结构性的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显著削减,实现了总量控制目标,使我市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区域有所改善。一是加快了嘉兴产业带规划编制,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提高工业废物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综合治理。在加快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强对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调整及治理,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二是加强工业区建设,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向工业区集中。改善了工业区的环境质量。不但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了污染,而且加快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三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在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市有近50家企业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清洁生产"审计和"绿色产品"认证为一体的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四是加大环保监控力度,在水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对污染源实施24小时监控,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包含市级、五个县级控制中心和企业的三级在线监测网。2014年在继续扩大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网覆盖面的同时开拓了废气在线监测新领域,目前已完成2家烟气在线监测试点。 (五)城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进一步增加 一是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取得显著进展。截止目前,全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含管网)已完成投资二十多亿元,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2万吨/日。大部分乡镇和工业区的污水处理工程是采用市场化融资、专业化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加快污水入网进度,市政府已下发《关于切实抓好污水入网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采取各项具体措施,努力使具备入网条件的企业全部入网,以促使具备入网条件的单位尽早按标准入网,充分发挥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早日建成"生态嘉兴"。二是日处理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建设已于2014年6月投入运行,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的二期工程也于2014年8月开始试运行。现每天可处理垃圾600吨,使我市及平湖、海盐城关镇及乍浦镇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三是以工业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为重点,拆除分散的小锅炉,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使集中供热、供气有 了较大的发展,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六)生态农业的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在生态市建设工作中,各级农业部门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加快平原绿化等为主要任务,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结合生态村建设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利用畜禽养殖业粪便制造有机肥、养蚯蚓、建造沼气池等新措施,形成了生态和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既解决了污染又节约了能源,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使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流失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是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充分利用秸秆这一有机肥资源。全市推广了多种形式、省工省力的秸秆还田技术,既培肥了土壤,又可控制秸秆焚烧,还可补充多种养分,减少化肥用量。二是根据土壤监测结果和地力分等定级,因土因作物合理配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化肥。全市每年推广平衡施肥技术300万亩以上。三是积极调整化肥使用结构,重点推广多元素专用肥、有机无机活性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尤其是引进高科技产品缓效控释bb肥,使氮素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四是以开展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和绿色产品认证为楔机,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无公害生产管理与技术培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五是以综合利用为原则,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在农村大力推广建设沼气池,通过建造三格式化粪池,实施固液分离,采用沼气发酵技术,推行"猪―沼―菜(果、桑)"生态模式。 综上所述,我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和保护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下一步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下一步工作打算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建设时间长、范围广、难度大、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我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工作将根据《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城市、农村环境保护一起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 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是有序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建设,最终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手段。在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工作与生态嘉兴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按照《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展生态市建设工作。全市各镇《生态镇建设规划》全面启动。 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按照要求逐年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年度建设任务,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建设建设走上有序的轨道。 (二)加强宣传,大造氛围,强化群众的生态意识 主要是采取多种形式、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及街道、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市建设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宣传,对各级领导和企业法人、经营者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知识的培训,在全市上下形成人民积极参与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体化的工作内容与生态市建设任务相融合 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生态建设工作中重大生态项目的实施。按照《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县(市、区)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以确保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全面、扎实地推进生态市建设。 (四)突出重点,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依法采取限期入网治理的强有力措施,加快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和污水入网进度。切实加强江浙边界断面水质监控,充分发挥苏州与嘉兴建立的两市协调机制,逐步削减盛泽上游印染喷丝等污染企业,减少排放总量。以农业农村面源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普及生态农业技术,继续抓好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污染防治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力争达到我市确定的近期和中期工作目标。 (五)实施生态建设工作中的各项环境保护工程 逐步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城市网络体系为目标,着重抓好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通过"万里河道建设整治、万顷绿化造林"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建设等途径,共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形成以湿地、绿地、环保产业为依托的水净、气净都市生态环境。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在生态建设多元化投资方面进行探索,提倡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树立一批样板工程,突出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促进城乡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 (六)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和综合协调 为使我市有限的环境容量及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效能和环境承载力。高度重视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城乡"三废"的整治、净化城乡环境。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加强污染防治能力,严格环境行政执法的同时,根据我市环境资源容量、分布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工业区的生态化建设,从而突破我市环境容量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的"双赢"。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联动发展的高级形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体化的建设既是一个过程,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那么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策,一定会成为我们各级政府和部门落实"三个代表"和"五个统筹"的实际行动。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走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 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管理模式统一。要改变重建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加强整体素质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刚转移到城镇的农民,要大力开展生活方式、市民规范、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进城入镇不仅是表面的转移,而是质的变化。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 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