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立春节气


  古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就岁时节气而言,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国人历来看重立春,把它称作"节气之首"或"岁始"。
  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活动。为了不误农时,立春日,各地官府都要举行迎春大典,亲自鞭打春牛,告示农人春耕即将开始。民间百姓也要举行迎春神、打春、咬春等庆祝活动。
  迎春之俗由来之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迎春时,人们一律青衣青帽,甚至连旌幡也一应青色,象征严冬已逝,万物复苏。按照阴阳五行家的说法,东方属木,木乃青色。"迎春",即向东方祈求草木葱茏、谷物茂盛之意。
  为了劝勉农人备耕,立春日府县要鞭打春牛。有意思的是,这春牛并非是真正的牛,而是用黄土堆塑成的一头象征耕种的牛,春牛的皮毛、头角的颜色,也按照当年五行方色做成。这种设土牛鞭春的习俗源于汉代。唐代时,改用纸扎成的春牛供鞭打,由州、县官主持,用红绿丝线或彩绸编成的"春鞭"打牛三下,称为"打春"。当然,人们更多地还是设土牛催春。《宫词一百首》第三十三写道:"三农皆已辟田畴,又见金门出土牛。块雨条风符圣化,嘉禾看却根新秋。"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府尹乃出,出土牛环击之,以示劝农之意。"打春由官吏开始,后由老百姓鞭打,甚至小孩们也拿起牛鞭参与其事。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观小儿戏打春牛》诗写道:
  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丝蓑笠青若。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
  儿闻年登春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诗的一、二句描绘儿童天真地模仿成年人鞭打土牛的情景,就十分幽默风趣。
  明清至民国,打春活动更加情趣盎然。人们用彩纸扎成春牛,并在春牛的肚腹里装满核桃、栗子、枣等干果及五谷。在喧闹的锣鼓、鞭炮声中,官吏争执春鞭鞭打春牛的腹部,牛腹中的干果、五谷顿时撤满一地。围观的民众在欢闹声中争先恐后地拾捡地上的五谷果品。吃了干果自然分享到了春天到来的喜悦,而将五谷捡回放到家里,当年必然五谷丰登。如果打的是土牛,把打碎的土块捡回家和上水,涂大灶可使灶上不生蚂蚁,涂牛棚可使六畜兴旺肥硕膘满。
  鞭打春牛寄予了民众对春天的美好向往,这种吉祥的憧憬在人们打春的念词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方吉祥,九打九域太平,十打十全十美。
  立春这天,各地还有"咬春"的习俗,即吃生萝卜和春饼、春卷。
  立春日早上,无论男女老少都吃一块生萝卜,据说这样可以消食、止咳、不生牙病,还可以避免春困。
  至于春饼,最早的春饼是与合菜放在一个盘里的,此是"春盘。"《四时宝镜》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u。春盘里还有些什么呢?元初契丹人耶律楚材的《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中说:
  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
  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
  匀和豌豆操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
  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诗中的"木案"即春盘,所提到的粉丝、藕片、葱白、萎蒿、韭黄等,就是当时人们吃春饼时常用的蔬菜。
  最早的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做的薄饼,食用时,常常用豆芽、菠菜、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着合菜食用。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饼,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立春日吃春卷,即取"春到人间一卷之"的意趣。春卷盛行于宋元,明清寸成为民间小吃和宫庭名点。
  人们迎春,除了"打春"、"咬春"外,有的地方还盛行着"望春"的趣俗。在安徽省南部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等地,回娘家省亲的妇女,必须在立春日从娘家返回,要乘青舆、着青衣、张伞,正好在立春那个时辰,跨进家门,俗传这样将"春"带入了家门,称做"望春"。传说出嫁女望春之后,一定可以很快得子。对此"望春"趣闻,有诗叹道:"手擎雨盖踏香街,鞋袜裙衫一色裁。入室大家开口笑,望春恰恰共春回。"
网站目录投稿: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