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孙过庭书谱原文和译文


  孙过庭
  原文:
  夫自古之善書者①,漢、魏有鐘②、張③之絕,晉末稱二王④之妙。王羲之云:"頃尋⑤諸名書,鐘、張信⑥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鐘、張云沒⑦,而羲、獻繼之。又云:"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⑧,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⑨,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⑩耽之若此,未必謝之"。此乃推張邁鐘⑾之意也。考其專擅⑿,雖未果於前規,摭以兼通,故無慚於即事⒀。
  注释:
  ①善书者:"书者",指书法家。"善",在这里当擅长、良好讲。"善书者",书法家中书艺水平优异的书法家。
  ②钟: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三国时魏杰出的书法家,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汉末举孝廉,官尚书,入魏封定陵侯,官至太傅,世称钟太傅。幼从刘德升学书,精研楷隶,笔画清劲遒媚,结体古茂,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今存《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贺捷表》等贴,均为晋唐人临摹本。
  ③张:张芝(?—192年),字伯英,东汉著名书法家,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好草书,师法崔瑗、杜度,有"出蓝"之誉。他省减章草点画波砾,创"今草",三国时韦诞称他为"草圣"。著有《笔心论》五篇,今佚。《淳化阁贴》有其刻帖五种。
  ④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羲之(311年—379年,一作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杰出书法家,琅邪(今属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初从卫铄(卫夫人)学书,广泛研习前代名家墨迹,博采众长,书精诸体。代有书名,倍受唐太宗李世民推崇。有"书圣"之称。其书迹为历代所重,影响极大。法书摹刻本甚多,真书以《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行书以《兰亭序》、草书以《远宦帖》、《初月贴》、《寒切帖》、《上虞帖》等最为著名。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少有盛名,高迈不羁,幼时学书,羲之授之。所作真书以《洛神赋十三行》最为著名。与其父并称"二王"。累官至中书令,因其族弟王珉曾代中书令,亦能书,故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传世墨迹有《鸭头丸贴》,刻帖在《淳化阁帖》中搜集甚富。
  ⑤顷寻:广泛寻找。"顷",同"倾",尽的意思。"寻",发现,探求研究。
  ⑥信:相信,确定。
  ⑦云没:"云",语气助词,无义。"没",通"殁",死亡。
  ⑧抗行:并行,不相上下。
  ⑨雁行:依次相行,先后而行。
  ⑩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君王的谦称。晋人习惯用以自称。
  ⑾推张迈钟:推举张芝,认为张芝超过钟繇。
  ⑿专擅:专精擅长。
  ⒀即事:作为书法名家这件事。
  参考译文:
  自古以来,有名望的书家很多,其中书法艺术水平优异者,堪称名家大家者,汉魏时期有钟繇和张芝,东晋末年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他们的书法称得上绝妙了。王羲之说:"我遍寻了历代书家的书作并对其进行了研习,我确信只有钟繇和张芝的书作堪称绝伦,值得推崇和学习,其它的当不宜推崇学习。"可以这么说,人们对钟繇和张芝两位书法名家的书名热议过后,继而受到热议的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了。王羲之又说,我的书艺与钟繇和张芝相比,钟繇的隶书与我当不相上下,或者说略微超过我一些。(?此句释义存疑)张芝的草书当超过我的草书。张芝对于草书的研习,精练娴熟,临池习书以至于池水都变黑了。假若我能像他那样专致于草书研习的话,未必不如他。推崇张芝,认为张芝的书艺当超过钟繇的书艺,这也是王羲之的意思。纵观王羲之于书法方面的造诣,虽然不是完全按照前人的规范去作,但他却能够做到博采众长,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超过了前人,且各体兼善,王羲之是无愧于书法之名家和大家的。(
  相关练习:
  孙过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书谱》(节选)
  孙过庭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②,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子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③。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子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注 :①钟张:三国魏钟繇(yáo)和东汉张芝的并称。二人皆以善书名。
  ②子敬:王献之,字子敬,"书圣"王羲之第七子。逸少:王羲之,字逸少。
  ③"胜母之里,曾参不入":《孝经》上讲到曾参见到一条称"胜母"的巷子,认为不合人情拒绝进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B.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C.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D.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书即写,此处可理解为书法,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体。
  B.草体即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以草书见长的书法家有怀素、张旭、王羲之、颜真卿等。
  C.尺牍,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大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有尺素、尺函、尺笺等多种称谓。
  D.题壁,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将诗句题写在墙壁上。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题壁诗中的名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羲之博采兼通,无愧书法。王羲之的书法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体现前人书写法则,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
  B.书法风尚格调,随世而变。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C.书法继承传统,不背潮流。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D.王献之狂妄自傲,自称胜父。献之的笔法继承于王羲之,虽然粗略学到一些规则,其实并未把他父亲的成就全学到手,且从未感到惭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2)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
  答案:
  10.(3分)B
  11.(3分)B(王羲之以行书见长,颜真卿以楷书见长。)
  12.(3分)D(文中说有次王羲之去京都,临行前曾在墙上题字。走后献之悄悄擦掉,自己写上字,认为写得不错。羲之回家见到后叹息道:"我临走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献之这才内心感到很惭愧。)
  13.(10分)(1)但是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让我也沉溺书法到那个程度,未必赶不上他。
  (给分点:精熟:精研熟练,假:如果;耽:沉溺,大意2分)
  (2)献之曾经精心写了一幅字赠给谢安,告诉他一定保存收录,谢安就为这幅字写上评语后退了回来,献之对此事非常怨恨。
网站目录投稿: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