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 要求:统一拟出议论文(哲理散文)提纲。 1、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的工人为方便上下,就在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就把梯子支好,不用时就将梯子立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伤人,便附上一条"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的提示。几年里,大家一直是这样使用梯子,然后再立到原处,谁也没有觉得不妥。然而有一天,一位熟悉汉语的外方专家在参观车间时,看到梯子的摆放和梯子旁边的提示,便建议将提示修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很快,一个新的条幅挂上了,随之多年的习惯做法也得到了改变,也就是谁用完梯子就要自觉地把梯子横放在原处。2、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显示出9.95秒的字样,全场轰动,海因斯也摊开了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谁也不知道到底他说了什么。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个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时,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他想,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间,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上千名记者给漏掉了,实在是一大遗憾。由于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当记者提起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想了想,说:"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谜底揭开后,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造的10.3秒的百米赛记录后,以詹姆斯.格拉斯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米10秒。大家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在10.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门不是紧锁的,他是虚掩的。" 3、美国牧师麦达德·赖茨在《最重要的几个字》一书中写到: 最重要的一个字:我。 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 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 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 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 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 4、风说:"成功是拼命吹。" 火说:"成功是有扫荡黑暗,带来光明的本事。" 冷气说:"成功是永远保持冷静。" 钉子说:"成功是无孔不入。" 冰箱说:"成功是容量要大。" 茶壶说:"成功是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5、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6、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 7、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长长的睫毛可以遮挡风沙,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够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的身子不至于陷在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哇,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 8、琴诗(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9、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10、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11. 清朝文学家袁枚有一首赞美青苔的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末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于这两句诗,有人认为其中的"学"字很重要,因为有榜样才会有方向,在榜样的激励下,青苔才有勇气开出自己的"花"来;可也有人更赞誉其中的"开"字,认为它显示了青苔自己的行动与作为,倘若没有行动,没有实践,青苔永远不会受到他人的赞美。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以"由苔花 ‘也学牡丹开’所想到的"为副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要求:文意自定,文题自拟,写成规范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14.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发现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是免费的,友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梦想……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都是免费的啊! 以上文字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5. 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 说明: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立意指导参考 一.青岛啤酒厂的梯子 (1) 立意分析 整体把握材料可知:只是中国人并不笨,但"懒",这种"懒"在材料中表现为固步自封,安于习惯,囿于传统,不求变化;外国人所为并非什么高科技创造,只是改革了一个小小的不良习惯,从而确立了一个新的良的习惯。 "习惯"才是原材料的核心词!! 引申:小事不小,折射的是一个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心论点表述:破除陋习,开拓创新。 (2) 分论点表述 l 问1:为什么要破除陋习? l 答1表述:破除陋习,才能够进步。 l 问2:怎样才能破除陋习? l 答2表述:破除陋习,要认真观察。 l 问3:还怎样才能破除陋习? l 答3表述:破除陋习,要打破定势。 二.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 (1) 立意分析 l 核心句: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l 其含义是:表面看着是紧闭着的大门,其实是可以打开的;表面上看着不可能的事,其实是可能做到的;如果有信念、努力、毅力、勇气的话,门是可以推开的。 l 中心观点表述: 1.一切皆有可能。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奇迹总是垂青努力的人。 4.功到自然成。 (2)分论点表述 · 问1:为什么说"一切皆有可能"? · 答1表述:一切皆有可能,源于永不停息的追求。 · 问2:怎样才能让它变得可能? · 答2表述:一切皆有可能,源于执著不懈的努力。 · 问3:还要怎样才能让它变得可能? · 答3表述:一切皆有可能,源于超越自我的信念。 三.最重要的几个字 (1) 立意分析 l 材料的六个材料个个都是最重要的,当然不可能在800字作文中每一个都论述一番,因此,必须有所选择或者进行合理的概括。 l 选择法:从六个最重要的表述中任选一个,三问三答追问其为何是最重要的字。 l 概括法:分析材料,第1和第6是一类:既保持个性,又要勇于认错,提高自己;另四个是一类:感谢他人+求助他人+倾听他人+赞美他人;也可以对这两类再进行概括:幸福的人生在于处世的成功。 (2) 分论点表述 问1:幸福的人生需要怎样有效地处世呢? 答1表述:幸福的人生首先需要把握自己,完善自己; 问2:幸福的人生还需要怎样有效地处世呢? 答2表述:幸福的人生还需要心怀感恩,与人为善。 问3:幸福的人生还需要怎样有效地处世呢? 答3表述:幸福的人生还需要尊重他人,赞美他人。 四.成功是什么 (1) 立意分析 l 材料中的6个拟人化的句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成功所需要的品质,都是正确的。其含意依次可转换为:执著奋斗、战胜困难、保持冷静、珍惜时间/寻找机会、包容他人、拥有主见。 l 6个正确的做法,即6个最佳的立意,但不可能在800字的作文中一一论及。因此,或加以取舍,选某一点或三点;或加以概括,合并成某一点或某三点。 l 中心论点表述:拼搏+沉着+主见=成功。 (2) 分论点表述 问1:成功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答1表述:成功需要顽强不懈的拼搏。 问2:成功还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答2表述:成功需要沉着冷静的心态。 问3:成功还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答3表述:成功还需要拥有主见的个性。 五.托尼的收获 (1) 立意分析 l 三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即在人生中如何处理"取"与"舍"。 l 第一则材料侧重从反面说:不舍则不能得。 l 第二则材料侧重从正面说:舍才能得。 l 第三则材料侧重从正面说:会舍才能得。 l 中心论点表述:人生就是舍与得的选择。 (2) 分论点表述 问1:为什么说人生就是舍与得的选择? 答1表述:人生,有时不舍弃就不能得到。 问2:还为什么说人生就是舍与得的智慧? 答2表述:人生,有时只有舍弃才能得到。 问3:怎样才能因舍而得? 答3表述:人生,善于舍弃才能更好得到。 六.痕迹 (1) 立意分析 l 诗句的前两句形象地指明了"生命的每一天"。 l 诗句的后三句直白地表明:珍惜每一天,为事业天天奋斗,就能充实心灵。 l 中心论点:珍惜时间,充实心灵。 (2) 分论点表述 问1: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答1表述:要珍惜时间,因为生命短暂,稍纵即逝。 问2:怎样才能珍惜时间? 答2表述:珍惜时间,就要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 问3:怎样才能充实心灵? 答3表述:充实心灵,要在每一天中都为事业奋斗。 七.小骆驼的问题 (1) 立意分析 材料的核心句是:"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小骆驼高兴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身其实都是宝,都是可以帮自己走向成功的有物之长,既美也实用。 中心论点: l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l 天生我材必有用。 l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l 发挥自己的长处是成功的关键。 l 在合适的舞台发挥自己的长处。 (2) 分论点三问三答 l 问1: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功? l 答1:要成功就要充满自信。 l 问2:一个人还要怎样才能成功? l 答2:要成功就要发挥长处。 l 问3:一个人还要怎样才能成功? l 答:要成功就要选准岗位。 八.琴诗 (1) 立意分析 苏轼以幽默的语言在追问琴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它不是自己发出声来的,因为它独自躺在匣中没有声响;它也不是从指头上发出声来的,因为在手指头上听不到声音。当然,琴声是琴和演奏者巧妙配合后才发出来的。 中心论点:合作创造成功。 (2) 分论点三问三答: l 问1:为什么合作才能创造成功? l 答1:不合作就难以形成合力。 l 问2:还为什么合作才能创造成功? l 答2: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l 问3:怎样才能让合作创造成功呢? l 答3:要知彼知己,密切协作。 九.陈仲举礼贤 (1) 立意分析 陈仲举即陈蕃,他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前去拜访贤士徐孺子即徐稚,而不是先到官府(廨:xiè,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使用于汉代,常称郡廨、公廨)。周武王当年曾经双手扶轼("式"通"轼")向商容(商容是殷商的丞相,因不满纣王的暴政,辞官回乡,后姜王后遭纣王和妲己所害,他因为两位王子殷郊和殷洪求情,纣王不答应,头撞九间殿而死)表示敬意。陈蕃表示自己当然应该学习周武王,礼贤下士是应该的。 中心论点:要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2) 分论点表述 l 问1:为什么要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l 答1:只有礼贤下士,尊重人才,才能搞好工作。 l 问2:还为什么要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l 答2:只有礼贤下士,尊重人才,才能治理好天下。 l 问3:应该怎样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l 答3: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就要主动亲近贤才。 十.消失的《广陵散》 (1) 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真正的纯叙事材料,没有任何立意的暗示。后世的读者,读此语段,必定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是有多个立意。但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围绕着"广陵散"来立意才好,这是材料的主体。 中心论点: l 要有沉着大气,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高尚人格。 l 经典文化的散失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l 专制昏庸毁灭了许多优秀文化。 l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文化流传。 (2) 分论点表述 l 问1:中国传统文化曾遭遇怎样的厄运? l 答1:有些经典文化的损失,是民族永远的伤痛。 l 问2:中国传统文化为何会遭遇到厄运呢? l 答2:专制腐朽的制度是优秀文化的最大敌人。 l 问3:我们应该怎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l 答3:要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3) 提纲一(11班张昭) 标题: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中论:做人便应顶天立地,死亦终无愠色。 分1:生在世上例要有追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例1:马克思 分2:人生有了追求,再大的苦难也不算什么。 例2:司马迁 分3:要活得有价值,就不畏惧死亡。 例3:谭嗣同 (4) 提纲二(11班杨素臣) 标题:文化在于传承 中论:文化只有传承才能长久光大。 分1:文化只有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例1: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被一位教授传承下来。 分2:广收弟子,毫无保留地传承文化。 例2:孔子广收弟子,儒家思想得以传承。 分3:怜惜爱护文化人,使他们服务于文化传承。 例3:宋朝太庙有训言:不杀文化人。 (5) 提纲三:(11班卜紫薇) 标题:节操胜于一切 中论:拥有高尚的节操使人生更有意义。 分1:没有高尚节操,只能被人唾弃。 例1:秦桧投降被后人唾弃。 分2:只有拥有节操,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例2:杨靖宇宁死不屈。 分3:高尚的节操源于内心的执著。 例3:哥白尼(布鲁诺)被火烧死也不低头。 (6) 提纲四:(12班范一华) 标题:传承文化,义不容辞 中论:我们应责无旁贷地传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分1:文化是民族之根,无根则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例1:中国的唐诗、二胡、皮影颇受外国人喜爱。 分2:政府应制定政策保护传统文化。 例2:政府保护某些传统节日。 分3:通过传承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例3:传播孔子《论语》,把春节引向国外。 (7) 提纲五:(12班牛星堂) 标题:抢救文化,刻不容缓 中论: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丧失,需要我们全力抢救。 分1: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必须抢救。 例1:古迹不再 分2:重视传统文化而不是漠视。 例2:外来节日重于本土节日 分3:重视传统文化才能彰显民族精神 例3:中国古技艺 (8) 提纲六(12班韩奥杰) 标题:因为分享,生活更美好 中论:学会与周围的人分享,我们才有机会成功。 分1:因为分享,才度化了人生的成功。 例1:俞敏洪懂得分享,打造了教育航母"新东方"。 分2:学会分享,是聪明的生存之道。 例2:狼与同伴分享经验得以共同生存。 分3:学会分享,人生才更有意义。 例3:各国科技的分享,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十一. 苔 [立意分析] 袁枚诗句中赞美青苔的诗中最重要的是"也学牡丹开",对此材料中有两句命题人的暗示性语句:(1)有榜样才会有方向,受激励,有勇气;(2)要有行动与作为,才会受到他人赞美。 立意时,必须抓住上述这些核心语句。虽然命题人说"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这只是故作一问,你什么想法也没有,你的想法只能是命题人的想法。所以,你必须结合上述两个方面来提出最佳立论。 中心论点:榜样+行动=成功。 [分论点] l 学习榜样,为生命确定前行的方向; l 学习榜样,让生命受到榜样的激励; l 学习榜样,让生命获得前进的勇气; l 学习榜样,用执著的行动实现目标。 [如何选材] 作文中的选材要始终注意两点:一是所选之材要尽可能地与原材料的特点和内在性质保持一致,二是作文中所选入的各材料之间一般也应该保持内容和风格上的协调一致。在此则材料作文中,所选用的材料,要注意结合材料中"苔花如米小"的特点和性质,即在选用名人例子时,应选用他们当初、最初、起初还是个小人物、不起虚眼人物时的事情。因为此则材料是借自然现象来表达一个抽象的道理,所以对作文选材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的典型人物的事例都可以用。 十二. 抓山羊的乌鸦 [立意分析] 这是当年的高考原题。此则材料的核心句是牧羊人和他的孩子的两句话,前者是对乌鸦的批评与否定,后者是对乌鸦的肯定和赞扬。此二者都有道理。在立意时,可以从二者中选择一个方面来确定中心观点,当然更应该辩证地全面地联系二者来立意。 中心论点: (1) 人要认清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方向。(从牧羊人角度) (2) 人要有勇于追求超越自己的勇气。(从孩子角度) (3) 把握自己+积极进取=成功(辩证的角度) [分论点] 分论点可以就"中心论点"三展开思考,自问自答,以答作为分论点。或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式来自问自答,或以"是什么——还是什么——还是什么";或以"为什么——还因为什么——还因为什么",或以"怎么办——还应怎么办——还应怎么办"的某一种逻辑展开方式合情合理地自问自答,从而确定分论点。 [如何选材] 在选材时要注意的是,因为原材料中的核心陈述对象是一只成长中的、经验不足的小乌鸦,所以它自然就寓示着成长中的青少年。所以,在行文中所选用的材料就要典型人物年幼时、年轻时、未成功时的事情,而不宜选他们功成名就时的事例。 十三. 星星 [立意分析] 诗的前三句是一个层次,讲的是远望星空时人们的错觉;诗的后三句是一个层次,讲的是走近星星时人们看到的真实情景。这首小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活丰富的辩证思考。诗的前后两个层次是转折关系,即"总以为……(其实是)"的语意关系,显然诗人的意思是落在最后一个层次上。 把这首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小诗作人事生活的转换后,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 l 生活中没有所谓的完美; l 完美常常是因为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太少; l 完美常常是因为我们用主观想象代替了客观的观察。 l 人们要善于通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分论点] 因为此则材料是一首哲理小诗,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哲学道理,因此在拟定分论点时就主要根据所确定的中心论点来展开逻辑思考,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合情合理地来确定分论点以充实文章的说理。 [如何选材] 因为材料是借自然现象来表达一种哲理思考,所以原材料的特点和性质对作文中的材料没有什么约束性,作文中的材料只要能服务于观点自身就可以了。 十四.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 [立意分析] 此则材料的有两个核心词句:1."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2."滋润心灵。"同时,原材料为了让考生的写作有相对明确的指向,特意罗列了若干珍贵的东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然中的珍贵东西,二是自己身边的情感,三是自己走向未来的内驱力。 命题者并没有明确暗示考生面对这些最珍贵的免费的东西时,应该有些怎样的"联想或感悟",遇到此类情况时,考生必须结合现实生活来有效破解立意。因为这些东西"最珍贵"且是"免费的",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这些东西常常是不在意,不珍惜,不呵斥,不坚守!——这正是这则材料作文立意的时代破解!也只有这样来立意,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时代气息。 中心论点: (1) 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2)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亲情; (3) 我们要呵斥美好的友情; (4) 我们要坚守XX信念; (5) 我们要永远怀有希望; (6) 我们要看守自己的梦想。 [分论点] 此则材料一旦确定了中心论点后,分论点的展开就是很容易的事了。可以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式来展开,也可以按着"是什么"三问三答,或"为什么"三问三答,或"怎么办"三问三答的方式来拟定分论点。 [如何选材] 古往今来,对上述的那些写作对象而说,人们既有因为珍惜那些最珍贵的东西而收获人生者,也有因为没有珍惜那些最珍贵的东西而后悔不已者,这些都可以入选文中。 十五. 螃蟹的困惑 [立意分析] 材料只有一句话:"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当然是一只横着走的螃蟹对人发出的困惑。其实,人也常对螃蟹这样说:"可也怪!螃蟹怎么是直着走的?"进一步,人们还常对他物、他人这样说:"可也怪!这个东西/这个人咋是这个样子呢?" 人们之所以在这样的困惑,源于两点:一是自己不了解对方,二是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好的、正常的、正确的,三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物、他人,不包容,不宽容。 中心论点: l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l 不要以己度人; l 换个标准看他人; l 以欣赏的眼光看他人; l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l 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分论点] 因为此则材料极其简洁且有明显的寓言性质,所以,在确定了中心论点之后,就可以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合乎逻辑的自问自答,以答作为充实文章说理的分论点;或者也可以从上述的几条中心论点中选三条直接用来作为分论点。 [如何选材] 凡寓言性质的材料,都必须过渡为人世生活来选材。作文是人学,是社会学,考生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允许他人、他国有自己的特点、特色、选择,不要简单地指责、批评、否定,而应该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古往今来,一切成功的个人和一切成功的事业,都因为容纳了形形色色的个性、才华、气质的人才,都因为有效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