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恨告终的感情 一位女性朋友在结束了一段两个月不到的感情经历之后又一次前来找我倾诉她与"前男友"的故事…… 同之前的几次经历类似,两个人是通过相亲的形式彼此认识的。因为女孩感觉这个男孩还算不错,而且对方也没有对自己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也就在第五六次见面之后达成了一种默契——虽然彼此都没有明说,但是基本上进入了恋爱的过程当中。 随着两个人关系的不断发展,女孩对于男孩的投入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而且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既呆又宅的男孩,女孩确实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比如起初的时候,她偶尔帮男孩洗洗衣服、收拾一下屋子,到了后来基本上每周固定了时间来"做家务",顺便做上一些好吃的给平时习惯了泡面和外送餐的男孩改善生活……如果说故事就这样顺利的发展下去,其实还是能成为一个挺美满的幸福家庭的,但是残酷的现实总是要在美好的顶点让故事的主角摔到谷底。 就在两个人在一起即将两个月的周末,女孩又来帮男孩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不巧的是一起到来的还有不期而遇的"大姨妈"。第一天整体来说算是相安无事,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到了第二天就开始骤然升级,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这个时候,女孩是特别需要得到对方的关心和照顾的。具体来说,最基本的是能够喝上一碗加上切碎的鲜姜然后熬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然后乖乖陪着自己静静的缓一缓。可惜的是,男孩似乎对于"大姨妈"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为她只是肚子痛而已,建议她吃点止痛片,然后回她自己家早点休息。 最后,女孩接受了男孩的建议早点回自己家了,但是从此之后断绝了跟男孩的所有联系…… 默默积攒的"点券" 为什么女孩原本对于男孩的满满的爱突然之间就变成了绝情的恨了呢? 相信有的朋友会赞同女孩抛弃这个不懂得珍惜的呆子,也有的朋友会认为女孩断绝关系太过于草率,甚至有些无理取闹。 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一下呢?或者为什么不通过吵架的形式把心中的委屈都宣泄出来呢?事实上,从开始无微不至的爱,到最后斩钉截铁的恨,整个过程都已经在两个人初次见面的时候被设定出来了,只不过两个人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剧本的内容在现实当中演绎出来了。 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从爱到恨的过程其实是女孩在不停地积累"点券"的过程。点券是什么东西呢?它其实就像我们在刷信用卡的时候按照消费额度进行累计的积分。不同的是,信用卡的积分在攒到足够多的时候能够换一些自己想要的物品,或者可以在购买商品时折抵现金使用,而TA交互分析心理学当中的点券最后被兑换出来的往往是翻江倒海般的负向情绪,对于正常的人际(两性)关系有着极强的破坏力。 对于故事中的女孩来讲,她一直都在积攒的点券上所写的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男人根本不值得你为之付出!" 谁在为"点券"买单? 或许你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男人不值得付出,为什么还要绕这么大的圈子呢?何不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直接做个单身贵族呢?事实上,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与此同时,还会在潜意识里想方设法的消解掉这些矛盾,虽然这个过程是特别折腾的。 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答案就是当我们身体当中的几种内在能量打了起来,而其中的"成人自我"无法稳定局面的结果。就以女孩对于两性关系的反应为例,矛盾的一方是其内在的"自由型儿童",这种能量对于两性关系的亲密是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及强烈的需求的,其实也就是一个人需要被爱的本能;矛盾的另一方则是其内在的"顺从型儿童",这种能量在女孩身上发挥的作用是逃离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两种内在能量之间的矛盾,女孩在潜意识里选择了通过站在"照顾型父母"的能量之下来与男孩保持一定的亲密关系,并且开始等待最后的那个答案——要留下来,还是离开。 事实上,处在这种关系之下的男孩如果有更多的觉察,也就不会造成最后的结局了。但是实际的恋爱过程当中,女孩持续性的扮演"照顾型父母"给予男孩无微不至的照顾的时候,男孩理所当然的接受这种照顾并且没有太多的回馈其实是对于女孩的一种漠视。当女孩为了购买离开的"车票"而开始攒钱的时候,男孩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次漠视都是在往女孩的储蓄罐里投入几枚硬币,直到发现那个原本温良贤淑的女孩突然之间变得冷若冰霜、一去不返,却再也找不到挽回的可能了……或者说即便有挽回的机会,也因为被女孩的"不可理喻"而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爱的背后是冷漠!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能够明白由爱生恨只是一个外在的表象,而真正导致愤恨产生的并不是爱,而是对于爱的漠视。 相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减弱与父母(原生家庭)的联结,增强与爱人(新家庭)的联结的过程。但不幸的是许多人在与父母建立联结的时候就并不牢固,因此在面对更加陌生的两性关系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带着一种"Ta并不值得信任"的假设不停地进行试探。 在这个时候,关系的另一方如果是一个特别珍惜彼此感情并且懂得给予安抚的人,那么每一次带着怀疑的试探都会收获积极、正向的回馈,忐忑不安的"顺从型儿童"也就不会再被一次又一次的邀请出来,取而代之的是愿意接纳和享受亲密关系的"自由型儿童",彼此的关系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紧密了。 生涯小厨大曾(曾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TAATNI认证讲师,国际认证EAP专员。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从事于后现代心理学及TA交互分析心理学在心理健康、生涯发展、人才测评、团队建设、EAP服务等领域的工具研发、咨询培训等实践应用工作。 在人才招聘与评估、企业培训、生涯发展咨询及心理咨询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曾向英国国际发展部、宝洁集团、中国兵器、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烽火通信、大唐集团、CMEC、赶集网、杭州市妇联等组织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训及咨询服务,为来自美国西屋电气、德国西门子、法国航空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端人才提供咨询、辅导及培训服务。先后担任《壹心理》网、《人力资源》杂志栏目作者,《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就业》特约撰稿人,《职业》杂志特约职业发展顾问。 如您对TA交互分析心理学及后现代心理学有兴趣做更多了解和体验,欢迎登陆http://ruxue.ctaata.org注册TAATNI在线学员(班主任推荐代码为:dazeng),即可获得更多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测评工具、主题沙龙、公益讲座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