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古训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


  不昧己心
  古人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做事,一定要不昧己心,做事光明磊落,不要背地里损害他人利益。
  不昧己心,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掩饰自己的错误,是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但圣人早就告诉我们,不要掩盖自己的错误,要积极改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犯错了,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人们都还敬仰他。
  君子光明正大,处世磊落,犯错乃无心之错,处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都可以看得到,不像一般人背地里偷偷摸摸地干坏事,人们难以发现。
  早年的曾国藩觉察到自己与人相处"言多尖刻,惹人厌烦",又有自傲态度,"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他通过深刻反省,立志彻底改正,在日记中写道:"前日云,除谨言静坐,无下手处,今忘之耶?以后戒多言如戒吃烟。如再妄语,明神殛之!并求不弃我者,时时以此相责。"
  曾国藩反省、改过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是不多见的。要保持内心的光明不灭,时时观照自己的过错,曾国藩认为首要在于"不自欺。"
  他认为人有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而不肯下功夫去做,之所以做事无恒,修身不力,就是因为自欺,自欺就是一种逃避,非大丈夫所为,由自欺而终至于欺人。
  做人只要能做到不自欺,首先扪心自问,不感到羞愧,那么做任何事都可以坚持到底并取得成绩。因此,曾国藩要求自己绝不能自欺欺人。
  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缺点毛病而不自欺,曾国藩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让亲人好友时时督促,请他们及时指出自己的过错;二是记日记,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总结和反省。
  不尽人情
  不尽人情,是教我们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事不能做尽、势不能用尽、福不能享尽、话不能说尽。所以《周易》中说,亢龙有悔。凡事不留余地,人生必然多有悔恨。
  我们总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不给一点面子,也不给对方一点台阶下。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跟你针锋相对,撕破脸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们之间不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说不定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
  唐朝,唐玄宗的太子唐肃宗,小时候经常跟玄宗在一起吃饭。有一次吃肉和饼,玄宗叫儿子用刀子,把肉切成小块。太子切完了肉,手上还沾有许多油,他就用一块饼擦手上的油。玄宗严厉的看着他,太子知道自己错了,吓得把擦手用的饼赶快吃了下去。玄宗高兴了,对太子说:"有福不可享尽!对于福气,就是应该如此珍惜。"所以,玄宗能开创"开元之治"绝非侥幸。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祸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得意到了极点,往往就是失意的开始:最辉煌的时刻,就意味着你将开始走下坡。
  说话办事,为人处世,最难的恐怕就是如何把握分寸。凡事都有一个标准,所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达不到标准自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而逾越了限度则会过犹不及。因此,事事都要讲究个辩证法,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工作、劳动,抑或是娱乐休闲,都需要适度而行。事不做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花半开,酒半醉,在得意的时候懂得适可而止,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不竭物力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主术训》。
  意思是不要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不要焚烧山林来猎取猎物。一方面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类向自然索取所需,但一定要遵循生态规律,这样才能和谐相处。如果一位索取,竭尽物力,等待我们的必然是大自然眼里的惩罚。
  所以,人类要爱惜物力。《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杜绝浪费,杜绝奢靡,如此才能造福子孙。
  我们之所以不能奢侈浪费,除了考虑爱惜物力之外,还因为奢侈浪费最是毁人败家。《论语》中说,奢则不孙(逊)。意思是人一旦奢侈起来,就会变得狂妄而不谦逊,慢慢就会堕落。
  以曾国藩先生在他的家书中这样写到: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一个家庭的破败都是因为过分的奢侈以至于入不敷出所导致的。所以一个家庭再有钱,也抵不住一个败家子给破败,因为他不仅要吃好的、穿名牌;还有很多不良嗜好,喜欢赌博、好色,结果一掷千金,把这些家资都给败散掉了。
网站目录投稿: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