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热门的物件除了双黄连就是口罩了。口罩,已成为人手必备之物,这个春季发生的故事,没有口罩就没得灵魂。 情节一:某地春节,孙子给爷爷拜年,爷爷不开单元门,只是从楼上扔下一包口罩和压岁钱。 口罩在这里代表了亲情的责任与温情。 情节二:在离武汉100公里的仙桃市,一些工厂正夜以继日保障口罩生产供应,五倍工资劝当地工人回厂,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其实按照这样的工资标准,公司是倒贴钱在做,但这个时候,钱还重要吗? 口罩在这里代表了企业的责任感以及义与利的对决。 情节三:太原铁路公安局临汾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霍恩堂发现一位阿姨乘车没戴口罩,他毫不犹豫把单位发给自己的防护口罩送给这位阿姨:阿姨这是单位发的口罩,你戴吧。 口罩在这里代表着人民警察舍己为人的高尚。 情节四:诈骗分子假借 "卖口罩" 之名实施诈骗,晋城城区公安夜以继日侦察,仅"5个小时" 就把两名诈骗分子抓获! 口罩在这里代表着人性善与恶的斗争。 当我们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看着由口罩引发的不同故事情节,感受着口罩带来的安全感时,相信很多人会对口罩的历史产生探究的兴趣吧? 它是怎么产生的?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02:
历史记载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起初的使用者是古波斯的拜火教,使用的目的在于:觉得自己是俗人,在神的面前连呼吸都是错,怕俗人污浊的气息玷污了神,于是就用布包住脸,以显示"没脸见神"。 这点让人想起《红楼梦》中某小厮关于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描述:在这两人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怕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可见,古今中外,但凡面对"神",我们总要先检讨自己的呼吸。如果《红楼梦》中允许日常戴口罩,相信这些小厮们在见到这两位女神时,一定是戴着口罩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古代有没有口罩? 泱泱中华怎么可能没有口罩?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就是我大中国。 大家都知道,皇帝向来以"天子"为口号借以统治民众的。意思是,皇帝不是普通人,他出生是龙种,坐的是龙椅,他就是上天派来统治人间的神的儿子。 按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民众认知,神的儿子当然也是神。既然是神,就不是凡人用呼吸玷污的。嗯,特别是神的食物。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这时的口罩材质很贵族,是用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的,充分显示出我中华自古喜欢取之于天地,归之于天地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老鼠引起的黑死病在1346年到1350年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急剧下降,患者死亡率高达100%。这个时候,医生就成了高危行业。 1619年(也就是我国的明朝后期),法国医生"查尔斯"自行研发了一种类似"鸟嘴"的防毒面具,并发放给医生佩戴,于是就出现了"鸟嘴医生"。 "鸟嘴医生"的"鸟嘴"正是欧洲口罩的雏形。鸟嘴里面用棉花填充以过滤细菌和空气。 大家看看这副装扮,病是真的没有治好,倒是真吓坏了小孩子。实际情况是,在当时医学落后,黑死病并没有找到病因的情况下,鸟嘴医生并不能治病,他们只能"问诊",并且认为理发师最熟悉人体结构,于是,把病人交给理发师治疗,这样自然就会造成黑死病100%的死亡率。 理发店门口经常闪现的红白色转筒,正是因为理发师曾兼职医生而诞生的。久而久之,鸟嘴医生也成了"死神的使者"。 03:
中国的口罩雏形记载于公元13世纪的元朝,而欧洲的口罩雏形则于公元17世纪才出现。 中国的口罩是通过保障"食品安全"以保护别人;欧洲的口罩是通过保障"自身安全"以保护自己。 中国的口罩主要用于防止飞沫、弱化气息;欧洲的口罩主要用于隔离空气和病毒。 从口罩的造型及材质上看,中国的口罩采用纯天然材质,欧洲的口罩采用硬金属材质。 从口罩的观感上看,中国的口罩更为美观,让人的口鼻轮廓若有若无,有种神秘感;欧洲的口罩直接改变观感,使人心生恐惧。 中国的口罩除了用于宫廷献食之外,很快拓展到生活领域和职业领域。当然,那时不叫口罩,叫面纱。主要还是用来遮掩口鼻的。 如生活中的仕女踏春、或者长途旅行,可用来隔离飞絮、飞蚊、脏空气。当然,也为着古时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规矩。也有为巩固面纱和遮阳,会带个帽笠的款式。 口罩的出现,也给了一些特殊职业者"灵感"。如刺客、剑客、侠者之类,因长期行走江湖,为了遮尘也为了方便隐藏自己,也会戴上口罩。 就在我们中国已经把口罩玩出花样许多年之后,19世纪末,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随后有人做了一种缝在衣领上的六层纱布的口罩,用的时候可以翻过来罩住口鼻。不久,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而这样的口罩,直到20世纪初一场席卷西班牙的流感才走入普罗大众的生活中。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民国服装与洋装的流行,使与之风格不匹配的中国传统面纱和口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10年,北方城市出现不明疫情,哈尔滨由此爆发鼠疫,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罩",在获得实际效果后进行全民推广。 伍式口罩是用成卷的3英尺外科手术用的纱布制作。两边各剪两刀,分成各长1英尺的3条缚带保留中间部分不再剪切,折叠面积为6英寸×4英寸大小,裹住消毒药棉。戴用时,上边的两条分别绕过耳朵上面,系于脑后;中间的两条分别绕过耳朵下面,系于脑后;最下面的两条向上绕,系于头顶。这种简易口罩是软的,可以调整,戴在脸上,与面部和脖子紧贴。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口罩与传染病、空气危害持续作战,以健康护卫者的身份走入千家万户。 2003年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口罩都在与我们一路同行,而它的材质与款式也日益丰富起来:隔离的、舒适的、有趣的、个性的…… 04:
千变万化的口罩既代表着安全感和共性,又代表着距离感与个性,既能触发人的安全感又能触发人内心最深层的恐惧意识。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横行的时期,如果你敢不戴口罩出行,就触发了大众的集体恐慌:大喇叭吆喝你,视频上曝光你;而戴上了口罩的你,无疑给大众传递一份安全与温暖:嗨,您好,我是安全的。您也是哟。 如果在太平时期,风景优美的海边,如果你戴上严实的口罩,也无疑引发大众的恐慌:这人怎么了?莫不是有什么病? 出行的大明星们,平常时期也会戴上口罩和墨镜,一是给自己一份安全感,二是无声地传递:请不要打扰我,我需要清静。 普通老百姓当不想被过多打扰,不想多说话时,也会把自己躲在口罩后面,享受清静。 从心理角度来看,掩住口鼻的行为往往代表着安全感缺失、焦虑感强烈处于自我防卫的心理状态。 口罩,集生理防护与心理防卫于一体,是焦虑时代的最佳代言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健康卫士。 口罩就像人人都需要的医生一样,是关键时刻的"保命资源"。但我们每个人又都会暗暗祈祷,这一生都不用看医生。 一生不用看医生,是我们个体的一世平安,而"一生不用戴口罩"则是世界万物的一世平安。 2020年的一点心愿:宁使口罩无销路,但愿人间多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