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原文: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后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性纤密,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吏部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世祖镇襄阳,以为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世祖遣秀之修复,由是大丰。二十五年,除梁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问,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事宁,迁益州刺史。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为治整肃,以身率下,远近安悦焉。南谯王义宣据荆州为逆,遣参军王曜征兵于秀之,秀之即日斩曜戒严。以起义功,封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大明元年,征为右卫将军。明年,迁丹阳尹。时秀之从叔穆之赊市百姓物,不还钱,市道嗟怨。秀之以为非宜,陈之甚切,虽纳其言,竟不从用。广陵王诞为逆,秀之入守东城。其年,迁尚书右仆射。五年,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为土人所诛,遣秀之慰劳,分别善恶。事毕还都,出为安北将军。上车驾幸新亭视秀之发引,将征为左仆射,事未行,八年卒,时年六十八。上甚痛惜之,赠侍中、司空,谥为忠成公。上以其莅官清洁,家无余财,赐钱二十万,布三百匹。 (节选自《宋书·刘秀之传》 译文: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刘秀之从小孤苦贫寒,但是有志向操守。刘秀之十岁左右时,和一群小孩在住处前水边嬉戏,忽然有条大蛇游来,势头非常凶猛,小孩没有不跌倒惊叫的,只有刘秀之站着不动,大家都很惊异。东海何承天非常赏识、器重刘秀之,把女儿嫁给他。景平二年,刘秀之被授予驸马都尉。后来,刘秀之离开京城担任无锡、阳羡、乌程县令,在任期间,他都以能干著称。元嘉十六年,刘秀之迁任建康令。他生性谨细严密,善于纠正指摘微小的隐藏的错误,为政有很好的名声。吏部尚书沈演之经常在太祖面前称赞他。世祖镇守襄阳时,任命他担任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堰内有良田数千顷,但堤早就溃决损坏,公田私田都荒废了。世祖派遣刘秀之整修,因此获得大丰收。元嘉二十五年,他被授予梁州刺史。当时汉川发生饥荒,境内动荡,刘秀之善于处理政务,亲自奉行俭约措施。这之前,汉川百姓都用丝绢充当货币,刘秀之命令用铜钱,百姓到现在还享受这一措施带来的好处。氐族贼人杨高侵扰,刘秀之讨伐他,斩杀杨高兄弟。元凶弑君叛逆,刘秀之听到消息,当日就起兵,请求率众军赶赴襄阳,司空南谯王刘义宣不允许。元凶被平定后,刘秀之迁任益州刺史。益州境内富足,前后担任刺史的人,没有不钻营谋私、聚敛钱财的,多的达到万金。他们所带来的宾客、幕僚,都是京城的贫寒之士,出任郡守县令,都想获求不义之财以摆脱贫困。刘秀之执政严整清正,以身作则,远近的百姓都安定欢乐。南谯王刘义宣占据荆州叛逆,派参军王曜到刘秀之那儿征调军队,刘秀之当天就斩杀王曜,宣布戒严。刘秀之凭借起义伐叛的功劳,被封为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大明元年,刘秀之被征为右卫将军。第二年,他迁任丹阳尹。那时,刘秀之的堂叔刘穆之时常赊买百姓的东西,不还钱,人们怨声载道。刘秀之认为这样做不应该,很诚恳直率地陈说自己的看法,刘穆之虽然接纳了他的意见,但最终没有听从、采纳。广陵王刘诞造反,刘秀之进入东城防守。那一年,刘秀之迁任尚书右仆射。大明五年,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造反,被当地百姓杀死,朝廷派刘秀之慰劳雍州百姓,分清善恶。事情完成后,刘秀之回到京城,又离开京城担任安北将军。皇上到新亭看刘秀之出发上任,朝廷将征调他为左仆射,这事没有实行,刘秀之于大明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皇上非常痛惜,追赠他为侍中、司空,谥号为忠成公。皇上因为他为官清廉,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赐给二十万钱,三百匹布。 相关练习: 宋书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后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性纤密,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吏部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世祖镇襄阳,以为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世祖遣秀之修复,由是大丰。二十五年,除梁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元凶弑逆,秀之闻问,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事宁,迁益州刺史。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为治整肃,以身率下,远近安悦焉。南谯王义宣据荆州为逆,遣参军王曜征兵于秀之,秀之即日斩曜戒严。以起义功,封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大明元年,征为右卫将军。明年,迁丹阳尹。时秀之从叔穆之赊市百姓物,不还钱,市道嗟怨。秀之以为非宜,陈之甚切,虽纳其言,竟不从用。广陵王诞为逆,秀之入守东城。其年,迁尚书右仆射。五年,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为土人所诛,遣秀之慰劳,分别善恶。事毕还都,出为安北将军。上车驾幸新亭视秀之发引,将征为左仆射,事未行,八年卒,时年六十八。上甚痛惜之,赠侍中、司空,谥为忠成公。上以其莅官清洁,家无余财,赐钱二十万,布三百匹。 (节选自《宋书·刘秀之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 B.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 C.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 D.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康,即现在的南京,是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 B.吏部,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侍郎。 C.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皇帝的庙号,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 D.从叔,指的是祖父亲兄弟的比父亲年幼的儿子,也就是父亲的堂弟,自己的堂房叔父。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秀之治理地方政绩显著。任梁州刺史时,善于纠正指摘隐藏的微小错误,声名卓著,受到上级称誉;任建康令时,厉行改革,以钱易绢,百姓受益。 B.刘秀之积极参与平乱并有战功。氐族贼人杨高侵犯,刘秀之率兵讨伐,斩杀了杨高兄弟;元凶弑君叛逆,刘秀之听到消息后当天就起兵请求赶赴襄阳。 C.刘秀之为官清廉,力纠敛财之弊。益州物产富饶,上下官员无不聚敛钱财,刘秀之就任益州刺史后,为政整肃,以身作则,深受人们拥戴。 D.刘秀之深受器重,逝后备极哀荣。他历任县令、刺史、右仆射等官职,赴任安北将军时,皇上亲自送别;去世后,皇上追赠官职、赐予谥号、赏赐钱财。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3分) (2)上车驾幸新亭视秀之发引,将征为左仆射。(3分) 答 7.D 8.B长官应为"吏部尚书" 9.A"任梁州刺史""任建康令"颠倒顺序。 10.(1)东海何承天非常赏识、器重刘秀之,把女儿嫁给他。("雅"、"妻"各1分,句意1分) (2)皇上到新亭看刘秀之出发上任,朝廷将征调他为左仆射("幸"、"发"各1分,句意1分) 翻译: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刘秀之从小孤苦贫寒,但是有志向操守。刘秀之十岁左右时,和一群小孩在住处前水边嬉戏,忽然有条大蛇游来,势头非常凶猛,小孩没有不跌倒惊叫的,只有刘秀之站着不动,大家都很惊异。东海何承天非常赏识、器重刘秀之,把女儿嫁给他。景平二年,刘秀之被授予驸马都尉。后来,刘秀之离开京城担任无锡、阳羡、乌程县令,在任期间,他都以能干著称。元嘉十六年,刘秀之迁任建康令。他生性谨细严密,善于纠正指摘微小的隐藏的错误,为政有很好的名声。吏部尚书沈演之经常在太祖面前称赞他。世祖镇守襄阳时,任命他担任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堰内有良田数千顷,但堤早就溃决损坏,公田私田都荒废了。世祖派遣刘秀之整修,因此获得大丰收。元嘉二十五年,他被授予梁州刺史。当时汉川发生饥荒,境内动荡,刘秀之善于处理政务,亲自奉行俭约措施。这之前,汉川百姓都用丝绢充当货币,刘秀之命令用铜钱,百姓到现在还享受这一措施带来的好处。氐族贼人杨高侵扰,刘秀之讨伐他,斩杀杨高兄弟。元凶弑君叛逆,刘秀之听到消息,当日就起兵,请求率众军赶赴襄阳,司空南谯王刘义宣不允许。元凶被平定后,刘秀之迁任益州刺史。益州境内富足,前后担任刺史的人,没有不钻营谋私、聚敛钱财的,多的达到万金。他们所带来的宾客、幕僚,都是京城的贫寒之士,出任郡守县令,都想获求不义之财以摆脱贫困。刘秀之执政严整清正,以身作则,远近的百姓都安定欢乐。南谯王刘义宣占据荆州叛逆,派参军王曜到刘秀之那儿征调军队,刘秀之当天就斩杀王曜,宣布戒严。刘秀之凭借起义伐叛的功劳,被封为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大明元年,刘秀之被征为右卫将军。第二年,他迁任丹阳尹。那时,刘秀之的堂叔刘穆之时常赊买百姓的东西,不还钱,人们怨声载道。刘秀之认为这样做不应该,很诚恳直率地陈说自己的看法,刘穆之虽然接纳了他的意见,但最终没有听从、采纳。广陵王刘诞造反,刘秀之进入东城防守。那一年,刘秀之迁任尚书右仆射。大明五年,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造反,被当地百姓杀死,朝廷派刘秀之慰劳雍州百姓,分清善恶。事情完成后,刘秀之回到京城,又离开京城担任安北将军。皇上到新亭看刘秀之出发上任,朝廷将征调他为左仆射,这事没有实行,刘秀之于大明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皇上非常痛惜,追赠他为侍中、司空,谥号为忠成公。皇上因为他为官清廉,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赐给二十万钱,三百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