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效应,是指居民因担心对自己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而反对自家附近的某个待建项目。 PX项目再度成为话题中心——这一点实在是毫无悬念可言。回溯过往,近年来的诸多群体事件都是2007年6月厦门PX事件的延续。此事与同年底的上海磁悬浮事件一起,将"邻避效应"拉进了普通中国人的视野。受此影响,此后中国各地各种建设项目,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类似的争议。仅以PX为例,2011年8月在大连、2012年10月在宁波、2013年5月在昆明和成都,几乎全是厦门事件的复刻。期间,更有"无辜中枪"者:2013年7月湖南长沙的一次群体事件,引爆者居然是与无涉健康的中波发射塔。 细细论起来,PX的问题千头万绪,有些没那么难说清楚,有些则比较复杂,还有些极不容易说清楚,显得非常麻烦。总之,值得一点儿点儿展开来说说。 最容易弄清楚的是PX本身。对二甲苯(PX)听起来跟苯有关,但实际上是一种低毒化学品。它在大鼠身上的半数致死量略大于食盐(也就是说,在急性毒性方面,它和食盐差不多),几乎没有致畸性,致癌的证据也不足。短期大剂量接触PX可能会造成一些损伤,不过这些损伤基本是可逆的。也就是说,一般公众根本无需担心PX本身的毒性。 比较复杂的是PX的生产。一个工厂的最终产品是安全的,并不等于说这个工厂的生产流程也是安全的。PX本身的安全性如何,可以通过科学传播的途径,让公众了解清楚。可一旦进入生产流程,科学或许就无能为力了,它需要选址、建设、管理、监督各个层面的控制。这时,它就由一个科学问题,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类似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政府机构在安全性方面的监督与背书——以食品为例,在美国,FDA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公众则充分信赖FDA,所以食品安全在美国并未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很显然,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化工生产,当下的中国并不存在这样的"信赖"。 最麻烦的是,再有力的监督与背书都不能真正一劳永逸地解决化工工厂的安全问题——实际上绝对安全并不存在,任何项目、事务都伴随着风险。社区住民对(看起来较大的)风险提出抗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边是想建,一边是不想建,其中又有可能夹杂若干既想建又心存疑虑的人。这时,让所有人说说各自的想法,想建的把利益让渡一些出来,不想建的盘算盘算可能的好处,然后刀来枪往打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当然,更多的时候可能因为条件谈不拢,项目惨淡撤出社区,另寻他处。只是,如今摊在我们眼前的这些事件,涉事的各个利益群体似乎并没有坐下来谈一谈的想法和能力,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又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博弈平台的缺位——对有些人来说,压路机显然更管用。 这不仅是PX项目面临的困局。实际上,作为果壳网的主编,我在几乎所有与科学沾边的公共问题中,都能观察到上述情况。企业、科学家、媒介、公众,亦包括政府机构,他们或者没有发声的机会,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或者缺乏沟通的诚意,甚至搞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立场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群体,尤其是科学家、媒介和公众这三方间构筑联系,协助他们梳理清楚问题的源流,也是我和我们团队的努力方向。 最后,再讲一个可能会让人感觉"无解"的情况吧。实际上,邻避效应并不仅仅表现在可能对社区产生大规模实质损害的项目上,它甚至会表现为心理上的"不爽"。就在宁波PX争议期间,一位远在日本的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社区也正发生着"邻避运动",避的对象不是化工项目,不是军事基地,不是发射塔或者变电站,更不是垃圾填埋场,而是医院。反对的理由可能让人难于理解:医院的建立会打破社区住民原有的平静。 还好,至少在那里,各个相关利益群体都有公开言说,乃至说服其他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