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嫁入豪门的三个细节透露了什么


  UC以前以小"搏"大的精神,可能会在阿里UC时代丧失立足根本——你不再是挑战者的体量,而是巨头的延伸——这将带来市场策略的改变。
  本月月初,吴晓波刚刚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说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存在"闭关锁国"的苗头,"BAT"正在借助资本积累瓜分并控制各条流量入口,这很危险。
  公众亦不愿见到本应充满竞争对垒的信息世界,沦为大佬从容划分势力范围的和谈,颠覆不敌收编,这是审美意义上的悲剧。金圣叹当年甚至不惜腰斩《水浒传》(只保留了施耐庵的前七十回),就是因为无法忍受梁山草莽接受招安的结局。
  昨天早晨(6月11日),阿里再度启动抢占头条的市场行动,完整吞入此前控股的UC,让前一天还在杭州琢磨升级版"码上淘"如何改变世界的媒体,应接不暇的又得消化这条新的重磅新闻。
  在事件本身的宣传上,阿里与UC不无默契的避谈"收购"、而以"融入"、"合并"等词语界定双方的整合,这是第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在一年前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俞永福在主题演讲时称"未来市场不会再有‘UC被谁收购’的谣传,只有消息说‘UC收购了谁’。"显然,俞永福当时的豪言重点,是后半句,也就是为UC即将收购PP助手做铺垫,但是关于前半句的可实现性,俞永福大概是低估了资本对于资产的渴求。
  马云说阿里与UC的最大共性在于"都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主义者",从"失言"这一层面,马云也确实与俞永福一样,是常被业界吐槽的对象。在微信朋友圈里,马云宣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绝对不做物流"和俞永福立言"不会开发PC浏览器"、"不会被谁收购"等记录截图被拼接在一起,无奈的接受群嘲。
  第二个细节,是阿里间接宣告与百度开战。
  俞永福在致UC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里——所谓"内部邮件",在如今早已是企业高管非正式公开发言的另一种形式——他特意感谢"百度对神马搜索的特别关照",并鼓励员工在未来要挑战超越"面前的那两座大山"。
  这两座大山,其实指的就是腾讯和百度,而在流量上有着巨大优势的百度,虽然一直以来也都确实属于阿里的潜在竞争对手,但是相比屡屡触碰阿里的敏感区域(电商)的腾讯,百度的活动范围一直要老实许多,阿里对百度的态度也重于警惕和防范,少有对抗。
  移动互联网在现阶段的流量获取渠道,比PC互联网更加单一(App的数量规模远低于PC网站),且不可轻易交换。所以,阿里借UC确定立场,是对百度有所进攻。
  从PR的专业角度出发,UC是一个进攻性比较强的公司,而且十分擅长利用弱势地位向巨头叫板。2011年时,UC浏览器因为腾讯对媒体引述了一份统计结果为QQ浏览器市场使用率排名第一的报告,称这是"期望置UC于死地",俞永福亲自上阵,在微博上"拷问"腾讯,还感动于百度手机浏览器当时的支持。
  江湖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不过,这种以小"搏"大的精神,可能会在阿里UC时代丧失立足根本——你不再是挑战者的体量,而是巨头的延伸——这将带来市场策略的改变。
  最后一个细节,是50亿美元的估值。这起并购从数字上确实远超百度收购91无线的记录,但是由于阿里对UC并非囫囵吞枣而是多次批量买入,每次的估值都不一样,所以阿里真正付出的代价,其实没有达到50亿美元之巨。
  阿里向UC提供现金,仅发生在2013年,那时阿里对UC的估值只有10亿美元,用大约不到7亿美元就换到了UC约莫66%的股权,而此次全资拿下UC,对剩余34%的股权,阿里也极有可能采取股权置换的形式获取,UC的持股员工,也会通过阿里的上市享受收益,在回报上不算吃亏。
  同时,阿里自己的未来股价,也注定会因UC故事的关联而继续抬高上升空间,至于这个空间值不值50亿美元,就不得而知了。总的来讲,这笔交易有些Leveraged buy-outs的味道,在这个意义上,马云也彻底贯彻了商人不做亏本买卖的原则。
  而俞永福被邀请加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这个是阿里"合伙人制度"的缩影——则表现出了马云分封诸侯的意向,企业愈来愈大,盘活内部的业务体系也成为了当务之急,阿里也需要更具包容性的集思广益,来决定上市以后的命运。
  表:2014年阿里巴巴投资或并购事件举例
  时间
  投资或并购对象
  类别
  涉及的布局
  2014年6月
  UC
  浏览器
  流量入口、国际化
  2014年5月
  新加坡邮政
  物流
  国际化
  2014年4月
  优酷土豆
  视频
  流量入口
  2014年3月
  新浪微博
  社交
  流量入口
  2014年4月
  华数传媒
  终端
  流量入口
  2014年3月
  Tango
  聊天应用
  国际化
  2014年2月
  高德
  地图
  流量入口
  最后,我拟了几个问题,与俞永福做了少许沟通,问答如下,各位不妨且行且观之:
  阑夕:放弃独立上市,与阿里之前持股占比过高(66%)有无关系?
  俞永福:我们之所以和阿里巴巴整合,是因为三个因素:为了让创业梦想更快地实现;我们以合作人身份和心态加入阿里,这和传统意义的并购不同;通过换股我们给了UC同学一个快速上市并再次享受上市价值成长,这是一个对员工负责的选择。
  与此同时,阿里和uc都是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我们都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去带动行业进步和发展。此次选择全面融合相当于结婚,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家人能更好的融合,更好的集中优势资源做事。66%如果相当于谈恋爱,那么100%就相当于领证结婚。
  阑夕:在阿里本身也在持续发力支付宝钱包、来往等移动产品的情况下,阿里UC移动事业群的未来方向是什么?有没有浏览器之外的产品会诞生?
  俞永福:肯定会有的,就像我们说的"合聚变",想像空间很大。
  UC的主攻业务是在非电商方向,这个方向的三个"棋眼"浏览器、搜索、应用分发,UC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我们浏览器业务全球领先,拥有超过5亿用户,神马是第2大移动搜索,以及九游是第二大手游分发平台,PP助手是第一大iOS应用分发平台。与阿里合并后,我们还会专注自己擅长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范围内,利用阿里的丰富资源,去拓展一些相关业务,发挥1+1>2的功效,例如移动搜索与LBS等。
  而长远看,借助阿里在云计算和电商领域的强势,想象空间会更大。
  阑夕:UC的品牌是否会一直独立存在且运营下去?
  俞永福:整合后,阿里将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现有UC集团业务成为将是该事业群的主体,同时整合阿里巴巴的其他相关业务。
  移动互联网领域,UC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我们将继续保留UC品牌,并充分发挥这个品牌的优势。
  未来,UC原有的业务架构和管理团队保持不变,即将组建的阿里UC移动事业群将整合其他阿里业务,增加新的业务团队。
  对于整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两个企业没有违和地融合,时间方面我们并没有硬性规划。
  阑夕:进入阿里之后是否会取花名?
  俞永福:阿里和UC的的企业文化内涵高度一致,相信我们的融合会非常顺利。至于花名,如果我取了一定会告诉大家。
网站目录投稿: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