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里的细菌王国》是一本由[日] 坂元志步 著 / [日] 鳕耳郎 绘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一):神奇又开心的科普之旅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 说起便便,你的脸有没有变色?哈哈,我倒是立刻想起了几件特好玩的事。 一件是二宝一岁多时,他特喜欢我的挂烫机,总是喜欢把水箱取下来摆弄。一次,他半天不见声音,我跑过去查看,赫然发展我的红色挂烫机里堆着一小堆金黄色的便便。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二):萌萌哒科普 以前读过许多的科普类书籍,有些比较深奥,看了之后似懂非懂;有些过于浅显,只是普及一些大面上的科学知识,很多知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其实是一般人都知道的。最让我喜欢的是《可怕的科学》系列,它普及的科学知识全面,语言幽默,特别吸引人。没想到,今天这本《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和它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呢。尤其是语言方面,比如:试着抠一点肚脐泥吧,(不要太多,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头才好。);细菌实在是太小了,你的手指简直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地;你崇拜的偶像的肚脐泥也好,你爸爸的肚脐泥也好,都是臭的……读了这些句子,哪一位小朋友不会对肚脐泥的味道,细菌的大小心领神会呢?这样妙趣横生的语言不仅吸引小朋友读下去,笑完之后还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呢?——无论是光环四射的明星还是"高高在上"的爸爸,身体里的细菌和小朋友并没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一点也不神秘哦!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被这本书吸引了呢?这仅仅是第一讲《从肚脐泥说起》呢,后面的《关于便便和放屁的研究》《肠道大冒险》《细菌拯救人类》也同样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哦。一口气读下去,你便可以了解屁里面的细菌,肠道里面的细菌,以及细菌的重要性。总之,这本书包括了人体细菌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至于题目《便便里的细菌》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样的书名应该是为了更吸引人吧。但对我来说,最喜欢的却是第三讲《肠道大冒险》。这是因为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快到春节了,在我们北方,一进腊月,就开始为年预备起来了,各种好吃的可着劲儿往家里搬。美中不足的是好吃的太多,肠胃经常不舒服,都是细菌惹的祸呀!肠胃里的细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食物在胃里只是初步消化,因为胃里的细菌仅有一万个,没有被消化的食物就会进入小肠,食物在小肠里会进一步被消化,有些有害细菌则会被派尔集合淋巴结消灭。大肠里的细菌数量最多,把所有剩余食物消灭干净,剩下便便,它的硬度和颜色是不是正好,取决于大肠菌群是不是健康平衡。春节期间大吃大喝,肯定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因此肠胃病才会多发吧。 每一讲后面的小科普特别吸引我,像《有趣的搞笑诺贝尔》《便便细菌能驱动公交车》等都是十分有趣好玩的科学界趣闻,啊啊啊,剧透内容已经太多,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还是自己读读这本有趣的书吧!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三):便便里的大学问——读《便便里的细菌王国》 一提到"便便",我们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出"脏、臭、恶心"的画面,可你知道吗?这些脏臭的便便里却隐藏着巨大的学问。便便里有的不仅是食物的残渣,[emailprotected]��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本的坂元志步著,鳕耳郎绘制,张继伟翻译的《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将带领我们走进便便的细菌王国,了解便便里的那些大学问。 虽然便便"臭名昭著",人们既不愿意看,不愿意闻,更不愿意碰,但《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却是很好看的一本绘本。它的封面就极具吸引力。一个胖嘟嘟、红嫩嫩的小屁屁下面是一块黄褐色的香蕉型的便便,里面是本书的标题"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在标题的两边,分别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与便便相关的几个有意思的话题宇宙便便大爆炸!"便便移植" 能治病!?便便细菌能驱动公交车!?便便里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是细菌!……这几个问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忍不住想去"便便的细菌王国"里一探究竟。 细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开篇并没有从枯燥复杂的名词细菌说起,而是从读者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知的到的肚脐泥谈起。带领读者从感知"肚脐泥细菌",自然地过渡到无形的"屁"和难以观察的"便便",这种类比讲解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便便的细菌王国的更多知识。 排出便便是每个人从小到大不用学习就会做的事情。可是便便从产生到排出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嘴里吃进去的食物首先经过食道,大部分在胃中溶解后送到小肠。小肠会把胃里溶解的食物再西西分解,并且把里面的营养带到人体内。小肠没有分解干净的食物残渣会被运输到大肠再进行细致分解,营养物质和水分会被身体吸收,剩下的黏糊糊的渣滓,最后成为了便便。细菌在小肠和大肠里吃掉食物,并把它们分解,然后排出排泄物,就是这些排泄物让屁和便便变得臭臭的。便便最后通过"人体第二嘴唇"——肛门排出体外。虽然细菌才1微米大小——1毫米的千分之一那么大。但你可不要小瞧它的威力奥。便便里的细菌不但造成过太空史上最严重的便便事故,还被人们用来驱动公交车呢。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细菌的种类多可以有效防止肥胖。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平衡。甚至能够控制大脑。不仅如此,人们还通过"便便移植"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治疗方法给人治病呢。 排出便便是人人都会的容易事儿,可这么简单的事情到了太空中却变成了复杂的麻烦事儿。从"便便袋"到"空间站卫生间"再到"便便移植",人类对细菌的研究和探索从来不曾停息过。《便便里的细菌王国》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与便便相关的知识,还带领我们一同见证了人类研究细菌的路程。《便便里的细菌王国》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发现之门,也将引导更多的孩子走上科学探索的旅程。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四):你知道便便能治病吗?这本书告诉你 三国时期,中国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将健康人的粪便制成饮料,给患有腹泻的患者服用,能够治愈病患。 没想到便便还能治病。在近代, "粪便移植"疗法被小范围的应用,效果也不错。顾名思义,这种疗法就是将一个人的粪便移植到另一人的肠道。胃肠病学教授汤姆·博罗迪和他的团队已经实施了5000多次粪便移植,治愈率高达80%。粪便移植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效果更好,对便秘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只有30%。 在《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案例:35岁的心理学家佩吉在一次车祸中头部和腿部受伤。手术之后第三天,佩吉出现了恶心和腹泻的症状。医生告诉她这是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然而,腹泻的症状一直没有好转,体重下降了五分之一,最后查出她感染了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佩吉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接受了"粪便移植"疗法。几个小时后,佩吉就觉得好多了,不用跑厕所了。几天后,腹泻停止了;两周后,体重开始恢复。 "粪便移植"能够发挥作用,究其原因是粪便里的细菌在发挥作用。健康人的粪便里的细菌种类繁多,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把健康的粪便移植到不健康的体内,新的细菌平衡便会建立,人的病就好了。 人类可以说是由细菌构成的。人的身体10%是骨骼、血液、皮肤、肌肉和大脑构成,其余的90%是由微生物构成的。微生物寄居于你的皮肤、口、鼻、耳,你的食管、胃,尤其是肠道里。我们的肠道里寄居了100万亿微生物。这100万亿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区系",其中大部分是细菌,其它的还有真菌、病毒及古菌,但数量远不及细菌。 《便便里面的细菌王国》为我们揭秘了细菌的奇闻轶事,细菌不仅能治病,在宇宙中便便还能引起大爆炸,便便细菌还能驱动公交车。这本书不仅知识丰富,还妙趣横生。小朋友在面对这样一本科普书,当然会爱不释手。 作者先从肚脐泥说起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近距离接触身体里的细菌。肚脐泥是泥垢和尘土的集合,同时也是细菌的集散地。年龄越大的人肚脐泥越多,男性的肚脐泥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女性多。肚脐就像一个热带雨林,对细菌来说,是一个非常舒适的生长环境,各种细菌在此生长繁衍。它们也起到保护其他外来细菌入侵人类。再说件有意思的事,竟然有人用肚脐泥细菌制作奶酪,虽然不推荐你吃,但据说可以吃。但光想想,我是下不去嘴的。 了解了细菌的多样性,我们再来看看便便在宇宙中的大爆炸。排便往往伴随着放屁,便便为什么会有臭味呢?这是因为便便里的细菌,消化便便的同时,会排除各种气体。我们都知道,吃红薯多了经常放屁,喜食红薯的细菌排除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没什么气味。所以,吃红薯放屁不臭。实验发现,吃鸡蛋和肉类后,排泄物很臭,是因为食肉类细菌排除的气体臭。 屁里面含有400种气体,导致臭味的主要是氨气、硫化氢、粪臭素;还有可燃气体氢气、硫化氢和甲烷。这些可燃气体在地球上造不成危害,但在太空里却能造成"事故"。有一次,宇航员发现有臭味,便打开收纳便便的袋子一看,便便袋炸开破裂,便便全都飞溅出来。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两个宇航员都与臭味为伴。 在太空舱里,排便要花一个小时。太空里,没有重力,需要用手把便便挤在便便袋里,然后在放入杀菌剂的袋子里揉搓,把细菌全部杀死,防止细菌排除气体,引发爆炸。前面的"小事故"就是杀菌剂没有完全杀死细菌。看到这里,你手否觉得宇航员真的太不容易了。 为什么有时拉肚子,有时便秘?如果大肠没有很好吸收水分,人就拉肚子;如果吸收过多水分,就导致便秘。我们每天会有1到2次便意,如果排便便时憋着,可能当天就不再产生便意了。所以,千万不要憋着啊!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便便还挺有意思的。《便便里面的细菌王国》虽然是一本绘本,却参考了很多的文献,知识严谨丰富,却又不乏趣味,不失为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五):想当宇航员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样在太空中怎样排便便吗? 成人总是忌讳说出"大便"、"粪便"和"粑粑"等这样不雅的字眼,可是孩子却能脱口而出。虽然粪便会散发出不可意会的臭气,但我们大可不必谈"便"色变。这本由日本作家坂元志步写的《便便里的细菌工厂》不仅能告诉孩子们,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排便和处理粪便的,还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科普了便便细菌的有关知识。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你们感受下。 你们都扣过肚脐眼里的泥吗?我总觉得每个人从当小孩时,就一直好奇肚脐眼里的到底是什么。因为我就被我们家孩子这个问题给难住过。可我确实说不上来啊! 带着孩子一起看看绘本里对肚脐泥的科普,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肚脐泥就是泥垢和尘土的集合,只是里边包含了许多许多种细菌。至于具体多少种呢?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因为在60人的肚脐里总共发现2368种细菌,关键是在这些人当中,没有一种细菌是所有人所共有的。所以肚脐泥中的细菌还真是多种多样。对了,美国和挪威还用肚脐泥细菌制作过奶酪呢?你想吃吗?哈哈。 所以好的科普绘本用孩子能够理解的简单语言及活泼可爱的插图,不动声色地给孩子讲述科学知识。不要说孩子,就连我这样的成人也读得津津有味。 宇航员在太空里怎样排便? 我绝对不是标题党啊,哈哈。所以现在就告诉你们在太空中便便的步骤。 1,把便便袋的胶带粘到屁股上,排便便; 2,把手指伸到袋子上附带的手指套里,把便便从肛门上抠掉; 3,擦屁股并把用过的便纸放进便便袋; 4,往便便袋里放入杀菌剂,并充分揉搓,让其混合均匀。 关于第四点,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不然便便袋里有细菌存活,不断繁殖生长,袋子就会炸开泄漏大便。Ps.在失重状态下,收拾便便需要花上将近一个小时哦。 该不会有小朋友们看到这里,对当宇航员的梦想退而求不了吧。哈哈,告诉你们,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有先进的马桶了,宇航员上厕所早就不需要像图中这么麻烦了。 绘本中还有更精彩地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细菌对人类的积极影响的科普,我就不一一剧透了。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的作者还在最后讲述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原因过程,贴心周到地附录了舒总提到的专用名词的索引。细菌王国的内容丰富,生动幽默。所以关于人体消化常识的科普绘本,我真的推荐这本。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六):便便的有关知识你知多少? 便便,每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身体的排泄之物,便便基本上是臭烘烘的。真是难登大雅之堂,一般人都会是闻"便"色变了,极影响食欲啊。 虽然我知道便便里含有不少细菌,但是打开这本《便便里的细菌王国》我还是惊呆啦。大肠里居然有100万亿个细菌。加上我们的手、脚、脸,还有肚脐眼里的,一个人全身的细菌有1000万亿! 以前看影视剧中有些人物疯卖傻,时常是手抓自己的大便吃,感觉很恶心,我也常常担心吃进那么多细菌能受得了吗?但是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有些疾病还真需要吃便便的,比如由艰难梭菌引起的大肠炎,严重的拉肚子甚至会致人死亡,这时就需要把健康人的便便稀释成液体,让它从鼻子插入的管子输入到肠道里去。 细菌真是无处不在,但也不必害怕,我们的细菌会保持平衡,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细菌的多样性被破坏了,身体就会感到异样啦。所以有时候我们去医院检查血液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细菌会超高,有些细菌会偏低,这就是人生病时菌群也会失调啦。 便便的排泄在日常生活中很平常,处理起来也很方便,然而在宇宙中便便的处理却很麻烦,书中对于宇航员在太空中排便有图文并茂的解说。语言既形象又生动,很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要是没有处理好太空中的便便,就会发生便便破裂事故,便便飞出来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便便会在空中飞来飞去,真是恐怖呢。这也是便便里的细菌惹的祸。 而在英国还有利用便便细菌行驶的公交车。一次补充的利用便便、生活垃圾制造的生态气体相当于五个人一年的排泄物产生的气体量,可以让公交车行驶近30万米,这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汽车,对于保护环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呢。 这是一本很可爱的绘本,不大不小的开本精装的很精致,封面上可爱的小屁屁下面有一条咖啡色的便便。旁边密密麻麻的小人物,那都是细菌吧。五颜六色的封面很漂亮,本来是先给大宝看的,但是连我家两岁的小孩儿也被吸引住,要翻开书来看呢。 这本关于便便的书很有趣,别说是给小朋友看,就是大人看起来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你听说过细菌能防止肥胖吗?你相信细菌能控制大脑吗?好吧,这可是科学家的研究出来的呢,到书中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七):这是一本有颜色有味道的科普绘本 这是一本有颜色有味道的科普绘本。 便便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了,便便这个词儿一般都是小孩子叫的,成人对他的称谓可能就更直接了,粗口的常用词,歌神张学友有个表情包还是关于它的。 这是一本给6-12岁的儿童看的,我家的小家伙还小,就放在公司给我和我的同事们看了。每个人看到书的反映各不一样,有的抵触,有的搞笑。抵触的人说,你们真是够了,看这书。搞笑的人,拿着这本书拿到抵触的人跟前,面带微笑,声情并茂,一字一句的念给他听,比方"用肚脐泥细菌做成的奶酪,虽然不推荐你吃,但据说是可以吃的哦",还有航天员在太空中处理便便的方法,"搓搓热乎乎的便便袋,好舒服啊"。真是一群有趣的家伙。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分为四大部分,从肚脐泥说起、NASA对于便便和屁的研究、细菌王朝-肠道大冒险和细菌拯救人类。 讲便便,先从肚脐泥说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两个吧,一个是味道,一个里面细菌的含有量。肚脐泥,什么味道我不知道,不过美国人和挪威人做过研究,用肚脐泥细菌制作成了奶酪,据说味道还一样,科学家一般为了探求真理,都有很强的献身精神,虽说作者不推荐吃这款奶酪,但我相信,伟大的美国和挪威科研人员,应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阿弥陀佛,请收下的的膝盖。 ASA,又称美国宇航局,或者美国太空总署,发射航天飞船研究宇宙都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便便也是他们的一个研究项目,看起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但便便确实是他们的一个研究项目,为啥啊?因为在太空上是失重状态,拉便便的时候,便便不一定往下掉,可能往左往右或者其他方向,想一想,这画面还真是太美了。并且便便里细菌很多,需要再便便里放入一些杀菌剂,再揉搓揉搓…不然,是会发生便便大爆炸的,在1965年12月的"双子星座7号"飞船上,就发生了便便爆炸事故。在失重密封的环境中,与爆炸后的便便相处了一个多星期,真是好心疼这两个宇航员。 便便,一般都是食物消化过后的残渣或者体内的细菌病毒。食物,是怎么从美味可口变成便便呢,书中,给出了一个很清楚明了的图解。食物从口入,经由食道,到胃里进行第一次消化和吸收,然后到小肠,再到大肠吸收,最后剩下的黏糊糊的渣滓就是便便了。最后,又就便便的形状和软硬度,做出了一些讲解,自带味道,有心的朋友,可以翻到那一篇详细了解下。 既然是讲便便里面的细菌王朝,讲了便便,也要讲讲里面的细菌的。细菌,能防止"肥胖"?!细菌,还能控制大脑!?细菌,还需要保持多样性!?便便细菌,还与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关系!? 看来简单的一坨翔,也有它不简单的一面,涨知识了!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八):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要从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开始 傍晚出去溜娃,遇到中学同学小秋。看到她一个人在秦唐公园转悠,我很吃惊。她老公在乡镇工作,婆婆公公不在本地,娘家父母身体不好,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天天牛皮糖一样粘住拨不开,今天怎么如此反常,孩子哪里去了? 看出我的疑惑,小秋笑着说:又送去了一个兴趣班。天哪,我心中滚滚惊雷掠过,她家孩子麦团3岁2个月,报了5个兴趣班,钢琴、心脑算、围棋、英语、主持,算上这个,第6个。她家收入并不高,但是对孩子的早教开发,她毫不吝啬,舍得下血本,堪称"虎妈典范"。 我好奇的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班可以光荣成为小秋的"第6选"?小秋以为我想给我家年糕打听,津津有味给我谈起来。 原来,这个叫"小牛顿"的启智班,旨在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给孩子讲解科普常识,带领孩子做实验,引导孩子走近科学,探索世界。 看着小秋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忍拂她兴。口头上答应着,但我心里并不打算也把年糕送去"坐班"学科学,我一直认为: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要从身边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开始。吃喝拉撒玩、睡觉、白天黑夜、一年四季、水果蔬菜、风霜雨雪、天地水电,那一样不是饱含着深深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呢?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带领孩子认知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优秀童书可以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譬如:《便便里的细菌王国》。 这是一本令大人忍俊不止,令孩子新奇兴奋又兴趣盎然的书。年糕边听我读,边装模作样用手捏住小鼻子,用另一只小手掌扇来扇去,嘴里嘟囔着"好臭,好臭!"脖子扯的老长,小眼睛滴溜溜往书上看。 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坂原志步,这是关于便便细菌的儿童科普绘本。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从肚脐泥说起、NASA对于便便和屁的研究、细菌王朝-肠道大冒险和细菌拯救人类。每一部分用浅显易懂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可爱萌萌哒的画面,说明一个问题。 书中可以看到,肚脐泥虽是污垢和尘土的集合,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细菌。令人大跌眼镜的竟然有人用肚脐泥细菌制作奶酪,虽然不推荐你吃,但据说可以吃。专门研究肚脐泥的克鲁谢尔尼基博士还荣获了搞笑诺贝尔奖! 在美国宇航局对便便和屁的研究中,便便不仅是食物残渣,里面还有着多种多样的细菌。作者用生动有趣又不失严谨的图文,讲解了便便形成的过程,便便和屁为什么臭臭的,便便细菌对人体的影响,以及细菌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内细菌多样性。书中还介绍了用来在宇宙飞船中排便便的便便袋、便便细菌驱动的公交车等千奇百怪的便便趣闻,让孩子爆笑不已、令大人啧啧称奇。 特别是英国还有利用便便细菌行驶的公交车。一次补充的利用便便、生活垃圾制造的生态气体相当于五个人一年的排泄物产生的气体量,可以让公交车行驶近30万米,这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汽车,对于保护环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呢。 一遍匆匆读完,小年糕意犹未尽。扑闪着眼睛,无数个为什么从小嘴巴里倾泻而出。好吧,自己去找答案!我把书交给他,他自己坐上小板凳,认真读起来。 孩子从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获得知识和启发,并由这份启发获得一份兴趣和好奇,藉着好奇去自发自觉地学习、思考、探索,并把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往复的行为模式形成习惯和思维,这是我理解的最好的启蒙教育。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读后感(九):打破"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可以让这些细菌来"捣乱" 1,便便这么多,我们为什么羞于谈便便? "妈妈,我的内裤上有一坨屎!" "爸爸,你看我的大便是健康型的香蕉大便吗?" 便便,孩子们谈论起来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可是大人为什么羞于谈论大便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们谈便色变。因为对于大人来说,便便从来都是与"脏"字联系在一起的。便便怎么能成为人们的谈资登大雅之堂呢?尤其是文明社会,对便便更是敬而远之。 其实,因为便便而带来的很多叙述,往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模式。世间万物,不都是因为情感和生活而变得多姿多彩吗? 就拿法国来说,中世纪没有厕所时,便便都是屙完之后扔到街道上去。一整条街道要不了多久都会臭气熏天。到了1539年,法国才规定:各家除了要有自己的粪坑,还得清扫自家门前。 近代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还没有完整的下水道时,掏粪工这种职业应时而生。城市的便便会被掏粪工集中在木桶里,然后运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去。不过这时的便便有一个非常时髦的称呼:夜香。 在古代中国,便便要么直接埋藏起来,要么作为一种上等的肥料或者饲料。西汉晚期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中记载:"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想一想,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几千年里如何保持土壤的肥力呢。毫无疑问,除了牲畜的粪便,大粪的功劳功不可没。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土地使用化肥,越来越快的城市化和农业用地越来越少,上十亿人口的粪便会去哪儿了呢? 后来美国有位农业部长富兰克林·金对此非常感兴趣,还在1909年时专门跑到当时的中国来研究,并出版了一本书《四千年农夫》,对中国人把粪便运到田间的这种做法非常羡慕和佩服,因为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土壤中的磷和钾等元素。 即使到了现在,人们对人畜的便便还有不同的称呼。人来的便便因为肥力足,被称为"大粪",牲畜的便便,比如圈养的猪,因为食物单一,被称为"水粪"。一个"大"字,可以看得出地位的高低。 大粪和水粪都是作为田地和农作物必不可少的绿色肥料,所以你只要到种植农作物或者农村的菜园子边看看,你就会发现很多小茅棚,里面的坑里存满了人畜的便便。农人随时准备把它们往地里施放。 便便还可以成为养猪的饲料。周朝时有井溷,厕所和猪圈建在一起,人拉的大便居然还可以重新利用,作为圈养的猪的饲料。后来人们也想出了其他利用便便的方法,比如把厕所建在鱼塘上面,把便便密封起来制造沼气等。 便便逐渐进入人类的视野,除了更好地利用这种"废物",人类对便便的认识也渐渐多元化、趣味化。尤其是为了让儿童更好地认识便便,有心的大人想出了很多办法。这本《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就是大人给孩子们的礼物。 2,给儿童的便便读物:如何呈现高级趣味?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科学家坂元志步,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先后在东京大学先端科学科学研究所、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日本科学杂志《牛顿》编辑部等机构任职。现在正在制作NHK科学节目。对科普图书的策划和制作有着强烈的兴趣,出版了《追踪深海巨型乌贼》《人体微观世界大冒险》等书。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是坂元志步的第一本儿童读物。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作者解释说是因为受到美国宇航局"太空便便事件"的启发。美国的两位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便便后,因为没有处理好便便,导致便便里细菌疯狂繁殖,并且最终"嘭"的一声爆炸了…… 人类的便便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东西。于是作者就冒出了一个念头:应该要做一本可以让孩子们更多角度、多层面认识自己的便便的书。作者从"肚脐泥里的细菌王国"、"便便与放屁"、"便便在肠道里的历险"、"细菌拯救人类"四个方面出发,把便便里细菌的危害性和有益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其实,给儿童认识便便的读物有很多。《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呀!便便》等,两三岁孩子也能知晓其趣味,形色与认知兼备,生活常识和趣味创想统一,任何人读到这样的片段都会会心一笑。对于大一点的、好奇心爆棚的孩子来说,《便便工厂》《便便里的细菌王国》《小狗便便》等正好可以满足他们对便便的故事性和科学性认识。 当然,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便便本身完全不陌生,如果跟他们谈便便,他们表现出的强烈兴趣一定会令人刮目相看。即使没有书本,他们谈起便便来也完全收不住。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选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头:从肚脐泥开始讲。每个人都在小时候翻过自己的肚脐眼,对留在里面的或黑或黄的、一颗一颗的泥垢充满了好奇。相信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这样的画面:一边抠,一边翻,一边把粘有肚脐泥的手指放在鼻子下闻闻。 一方面,把肚脐泥作为开头,趣味性大大增加,知道肚脐泥都这么有趣,后面的便便王国更令人期待。另一方面,无论是肚脐泥还是便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们经常看到、闻到,可是人们却很少去研究,更不用说进行有趣味地讲述了。 坂元志步在文字叙述过程中,会经常不经意间流露出幽默,字里行间有着十足的代入感,让读者都愿意跟随他的叙述去看看便便是怎么回事儿。与此同时,作者会站在儿童可以理解的和感兴趣的角度去叙述,让他们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每种细菌的面目。 "现在,就把你的身体‘嗖’地一下缩小,一起到小肠里看看细菌的模样吧。……在卫生间里冲走便便之前好好瞧一瞧它吧,或许就是它里面的细菌在帮助你保持健康,又或许你的想法正在受到它的控制。你眼前那黄褐色便便的真相,就是和你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细菌。" 为了把这种带着有些恶心的幽默运用到极致,作者用了很多反常规的叙述方式。比如便便细菌能驱动公交车。比如他说有的人还特意用肚脐泥制作奶酪,这种奶酪肯定会有独特的味道。就像我们有的人喜欢吃油炸臭豆腐或者臭豆豉一样,与众不同的臭味大概也是美味林中的一种吧。 插画家鳕耳郎的恰到好处的插画让本书的幽默又上了一个台阶。书中把肚脐泥放在鼻子边闻的小孩,把用肚脐泥做的奶酪的味道和肚脐泥的味道一起放在鼻子边,太空中的便便因为细菌没被杀死而爆炸的场景…… 便便里本来有些恶心的叙述,因为图画的参与,让每个读者多了很多放声大笑的冲动。 3,知识类内容,如何有效进入童书? 这本书被引进国内后,很多人都带着一种异常兴奋的心情去接受和推广,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从历史上看,我们并没有对便便嗤之以鼻。因为作为农业大国,便便已经极大地帮助了人们,连美国农业部长都如此惊呼中国人对便便的利用史无前例。 只不过,我们没能把这种运用于生活的便便变成可以让孩子们去把玩和欣赏的童书。我们没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便便的开心和乐趣,而只是站在大人难以启齿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有甚者,认为谈论便便是有伤风化和丢面子的事。可是,如果我们不愿意去谈论、去总结、去实践,便便书从何而来。 什么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见到别人好的,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和借鉴。如果一味地赞赏别人,我们好像只做了一名看客。围观者的心态,无论在何时,都需要又都不需要,关键要看我们如何选择了。 无论怎样,我们谈论"屎尿屁"时,都需要有一种主观和客观的态度,要不然我们只会发出一些无病呻吟的语言,或者说异常粗俗的语言。 《便便里的细菌王国》有很多关于屁、细菌、肚脐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是其可读性并没有因为专业性而有丝毫弱化。 讲到细菌时,作者精确地说明,人体内的细菌加在一起会有1000万亿个那么多。讲到含有将近400种成分的屁时,作者通过一个图告诉读者屁之所以有臭和不臭的原因。讲到大肠时,看到作者列举出来的细菌数字,差点吓晕:"大肠是人体内细菌最多的场所。这里的细菌数量是小肠里的100倍,有100万亿个那么多。" 尤其是对便便的硬度和颜色的叙述,相信大部分儿童读者读到这部分后,一定会在屙屎的时候看看自己的便便。 "如果大肠没能很好地吸收便便里的水分,人就会拉肚子;而如果便便在大肠里来来回回折腾个没完,水分被吸收过多的话,便便就会像一颗颗硬球球,导致便秘。" "如果大肠里的细菌组合不正常,便便就不会是健康的黄褐色,而会是黑乎乎或绿油油的。理想的便便最好是硬度刚刚好、香蕉形状的。" 专业知识不是那种学术化的内容,而是与我们生活和身体息息相关。相信当读者读到这样的内容时,都会有所触动。 比如细菌可以防止肥胖:"有些人减肥之所以失败,或许就是因为细菌从中捣乱。"与瘦人相比,胖人的便便细菌种类较少,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细菌种类多可以有效防止肥胖。 还比如细菌可以控制大脑,听起来都非常可怕,就像电影中人类被感染了某种病毒那样。可是这都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细菌可能通过释放出让人感觉不快的毒素,或者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化学物质,来控制我们选择食物。也就是说,细菌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做出决定。" 不管怎样,好细菌和坏蛋细菌都需要在我们的身体里运行,它们通过势均力敌的力量让身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健康人的便便可以医治病人。其输送便便的方法也显得有些奇葩:"把健康人的便便稀释成液体,把它从鼻子插入的管子输送到肠道里。" 想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各种动物便便做药材的做法,从鼻孔里输入便便的做法真是小巫见大巫。比如把猪屎烧成灰,洗澡时倒入水中,可以治疗婴儿晚上哭泣? 多种多样的细菌不仅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循环。如此看来,我们对便便的认识和情感都应该有所改变不可。"不要因为便便脏就讨厌它,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取排出含有多种多样细菌的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