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期调色中,可选颜色是一个很有用也很常用的工具,掌握了原理可以随心所欲调成任何自己想要的颜色,并且独一无二。 在没掌握色彩原理之前调可选颜色都是凭感觉拉动调整环,调整无逻辑规律可循,时而效果好时而不好。 在了解原理之后,只用可选颜色这一个工具都能调出很多颜色,下文从该工具的详细介绍到色彩原理再到案例示范都将全面进行分析,朋友们可根据自身情况看目录栏选择性观看。 目录 一、认识面板 二、颜色及其原理 三、颜色原理在可选颜色中的应用 四、实践案例 一、认识面板 在工具栏里点击图像,在调整打开可选颜色,会出现如下图的调整面板。调整面板由上到下,分别为预设、颜色、相对和绝对。 预设 是可以直接导入已经设置好的调整过程,实现一键调色。也可以将自己的调整过程保存为预设,方便下次使用。 颜色 点开颜色选项分别有红、黄、绿、青、蓝、洋红、白、中性、黑九种颜色。方便于单独对照片里的某一颜色进行调整,对除该颜色之外的任何颜色不做影响。 颜色选项是可选颜色工具的重点,文章第三点将从颜色原理出发详细讲解。 调整栏 分别为青色、洋红、黄色、黑色四种颜色;左右滑动三角形小滑块就能对照片中的特定颜色进行调整。 相对/绝对 相对和绝对的区别有两点: 1.加色彩的算法和范围不同。比如都在30%的青色基础上增加10%,相对就是根据其本身的总量比来算为30% (30%*10%)=33%,而绝对就是直接按照增加量计算为30% 10%=30%。 2.相对只能调节本身的油墨量,而绝对还可以增加本身之外的其他颜色量。比如说在黄色里,调节青色,因为黄色中不含青色,所以在相对情况下,黄色无影响;而在绝对下,黄色就会加入青色最终偏青。 二、颜色及其原理 1.RGB ,CMYK 是Photoshop中常见的两种色彩模式。RGB为屏幕色彩,分别表示红、绿、蓝。CMYK为印刷色彩,分别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 2、色彩等式 由色彩叠加规律可得:洋红 黄=红、绿 蓝=青、红 绿=黄、红 蓝=洋红、黄 青=绿、洋红 青=蓝、红 绿 蓝=白、洋红 青 黄=黑。 3.互补色规律 由两种色彩模式的色环图可得出,红与青、黄与蓝、洋红与绿三对对比色。 三、颜色原理在可选颜色中的应用 明白了颜色原理,仔细观察可选颜色,是不是发现9个颜色选项分别为RGB和CMYK的颜色以及黑白灰亮度。调整栏四个颜色也是CMYK的颜色。 那现在就可以根据上面的颜色原理来做加减算术题,将等式拆分重组,组合出自己想要的颜色。比如说: 1.根据等式替换颜色,将一种颜色变成另外一种。 比如由洋红 黄色=红色、洋红 黄色 青色=黑色,可以得出红色 青色=黑色。所以假设在绝对的情况下调节纯黄色,就会出现: 减少青色没变化,增加青色变绿 减少洋红没变化,增加洋红变红 减少黄色变白,增加黄色没变化 减少黑色接近白色,增加黑色接近黑色 2.根据互补色原理,加上一种颜色相应的互补色会减少。 颜色选项中的中性灰能作用于所有颜色,所以在中性灰中左右拖动滑块: 减少青色,则画面偏红;增加青色 ,则画面偏青 减少洋红,则画面偏绿;加上洋红,则画面偏洋红 减少黄色,则画面偏蓝;加上黄色,则画面偏黄 减少黑色,则画面偏白;加上黑色,则画面偏黑 四、实践案例 拿到图片,先分析原图色调偏紫,所以第一步在洋红颜色栏里降低洋红,依旧还是偏紫,所以第二步就在蓝色颜色栏里根据红 蓝=洋红,将红色降低,提高蓝色。第三步我想让暗部发青所以就在黑色里增加里青色。最后一步,由于我觉得原图高光太亮,暗部缺少细节所以在中性色里面提升里黑色。最后调完色的照片如下: 总结 一切技能的背后都有强大的理论系统做支撑,当不知道如何做好时,就从最基础的理论出发,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看懂了就快实践起来,期待你的作品与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