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北史元孚传原文及翻译


  北史
  原文: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译文:
  元孚,字秀和,年轻时有美好的声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都说:"这个孩子必当成为榜样人物,遗憾我们老了,来不及见到了。"多次升迁到兼任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预政事,元孚于是综合记述古今著名的王妃贤明的皇后,共四卷,献上去。升任左丞。
  后来元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孚勉励督促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境内称他为慈父,邻州称他为神君。在这以前,州中人士张孟都等八人,都屯聚在山林,不服从君王命令,州郡称他们为八王。元孚到达,(八王)都请求进城,愿意拼死效力。后来,城池被葛荣攻陷,元孚被葛荣捉住。哥哥元祐担任防城都督,哥哥元子礼担任录事参军。葛荣想先杀死元子礼,元孚请求处死自己来赎回元子礼,叩头到流出血来,葛荣才放了元子礼。葛荣又大量召集将领士兵,商议处死元孚的事。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葛荣说:"这是魏国的忠臣义士"。一同被囚禁的五百人都得以免死。葛荣死后,元孚仍被授任冀州刺史,元颢进入洛阳,授任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封上元颢叛逆的书信送交朝廷,得到皇帝的称赞。元颢被平定,封元字为万年乡男。
  永安末年,乐器损坏缺失,庄帝命令元孚监察仪法。元孚上奏疏说:"从前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乐器,几十年间,才奏报成功;太常卿刘芳请求另外修造,很久才完成。又召集公卿计量考校合适与否,议论的人无所适从,立刻接到诏令,(两套乐器)共同被使用。往年大军进入洛阳,战争频繁,所有乐器,丢失得差不多光了。臣下到太乐署,询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人,说是继承前代以来方式,全都物象错位,调律不和谐。臣下现在吹律管而求声调,敲黄钟求音响,去掉繁杂程序,论定实际效验。现在计量钟磬的数目,分别以十二架为准。"上奏后被批准。在这时士大夫(官员)们,都前去观看赏听,没有不叹息佩服而返回的。太傅、录尚书事长孙承业非常了解声律,又格外加以称赞。
  元孚性格机敏善辩,喜欢饮酒,身材矮小而头顶光秃。周文帝格外垂爱他,曾经在房内放酒十瓮,每瓮剩一斛,上面都加上帽子,想戏弄元孚。元孚刚进房内,见到后就惊喜,说:"我们兄弟十分没有礼节,为什么偷偷进入王的家中相向端坐?应该及早回到家中。"于是拿上酒返回。周文帝拍手大笑。后来升任太傅。去世后皇帝亲自前往,百官前去吊祭。
  相关练习:
  北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 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错,文中的"金石"指乐器。故选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项,"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错,原文是说元孚为了想把酒拿回家,就把酒说成是自己的兄弟,怎么能这样无礼,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早些回家去吧,于是就把就带回了家。只是他把酒带回家的借口。故选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参考答案】(1)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
  (2)在这时土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诬,诬陷;引,揽到;活,活命。(2)咸,都;咨嗟,叹息;叹服,佩服。
网站目录投稿: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