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治疗所要做的不是对当事人的问题提供一个具体明确的答案 ,而是要关注人们怎样使用人际的语言习惯来解释自己的经验以及如何对事件做出反应 ,这才是心理治疗的关键所在 ,同时也只有在这一点上心理治疗对当事人才能够真正有所帮助"。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咨询就是一个探索当事人已构建的又没有意识到的自我及其结构,当我们和当事人找到自己建构的自我之后,许多问题的根结就会显现出来,但是当事人未必能够意识得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和当事人一起解构所叙述的故事,解构原本建构的自我。 "所谓叙事 ,就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 ,它赋予原始素材以情节结构 ,为生动经验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载体和框架。简言之 ,叙事就是讲故事。通过我们讲的和听的故事 ,人类的全部经验才得以保存 ,得以诠释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生活意义的建构过程。首先 ,叙事是各个时代和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组织已有经验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基本方式。其次 ,叙事是在我们与他人的关联中形成的。从这个角度说 ,叙事其实是一个我们的感知与他人的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 ,我们一方面通过叙事塑造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还在一个他人群体的语境中创造了我们自身的"现实";再次 ,叙事不仅是在与他人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 ,而且叙事本身就是我们与他人的一种对话。在对话过程中 ,我们会逐渐地 "展现出" 我们的自我 ,我们的身份(包括社会身份和个人身份)由此得到定义"。 当事人在叙述的故事的时候会投射出许多自己主观的感受和价值观念,而这些故事也就是当事人根据自身的经历与经验建构出来的ta的自我。而另一方面,这种建构的经验材料的来源便是当事人在特定的现象场中,环境与其心理因子交互作用产生出来的。举例解释: 前提:一个人非常努力地完成任务,却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客观事实) 假设条件1:这个人,追求的只是完成自己分内之事,力求把事情做好 推论1:那么当这样的人完成工作为的只是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ta的成就感和效能感来自于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这样推理,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鼓励,一个支持,因此,在努力工作之后没有得到他人认可,ta也不至于心理出现不接受或适应不良; 假设条件2:这个人,追求的就是通过自己努力的工作(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推论2:由前面的推论形式,这个人努力工作追求的是一种效应,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对ta来说,是种不可替代的激励,而工作本身具备的本质上来说只是一种"工具性价值",当在前提条件下,ta就会出现诸多心理不接受; 前提即是一种当事人的自身经历和经验,假设条件便是当事人的心理因子(人格,认知etc.)交互作用当事人建构出不同的经验世界,不同的自我结构,也由此产生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后现代主义把自我看作是一个叙事的建构过程而非一个具体化的实体 ,个体一旦形成了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后 ,这个故事本身及其形成过程就会成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简要地说 ,我们的个人自我其实都是故事式的自我。离开了叙事 ,我们没有心理学上所谓的 ‘同一性’" 。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点在心理咨询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心理总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换句话说,主观的思维判断对客观现实刺激做出了解释,选择和建构。或者说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就是一个主观性质的,而非总是理性和客观的事件和现实,也由此引出了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含义即咨询师本身的价值观要求要中立,要求要站在当事人角度去审视客观的现实,再基于解构了的世界,将经验材料重新赋予新的含义和命名重构一个"更好的"世界,此处的"更好的"同样也是根据现实(诸如情境,诸如社会主流价值观,伦理道德,法律,组织规章制度,总结出便是规律二字)因素,做出主观的判断,选择和建构。 从建构主义看心理咨询就是"判断和选择经验材料-建构-解构-重新判断和选择经验材料或对原有的经验材料重新赋予意义或命名-建构"即强调自我反思性。 "《叙事心理治疗的后现代视角》--尤娜,叶号生 南京师大。" 读后启发 纤羽涅槃化旧梦,晓韵轻舞破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