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传统行业细挖商机水果套袋火透南北


  普通的小纸袋,5年创造的利润上百万!
  经销商提前好几个月跑来订货,晚了就订不到了!
  看准商机
  造纸厂改产水果套袋
  9年前,李军(电话:13503722465)一时冲动承包了一个专门生产火柴盒用纸的破旧造纸厂,盒装火柴销量的减少使工厂陷入半停产状态。他注意到了水果套袋。当时台湾、日本等对大陆的套袋封锁了十几年,只小范围地引进一些,主要用在苹果上。别看小袋不起眼,用上它,水果立即身价大涨。李军花了5万元买技术,生产套袋。
  可产品出来后,才发现当地人根本不习惯在水果上套袋,更不想花这笔冤枉钱。套袋卖不掉全压在仓库里,李军只好去有使用纸袋习惯的地方——出口水果较多的山东蓬莱,那里的果农们出于品质的需要一直使用进口纸袋,但进口纸袋高昂的价格也使很多人试图寻找低价的国产纸袋。1998年8月,李军跑去低价推销。
  第一批产品虽然没挣多少,但是果农的认可让李军信心大增,袋好不好,看看水果的光泽度就知道了。2000年前,我国果袋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来自河南的李军对这里人生地不熟,为了抢占山东市场,李军开始在当地寻找代理商。在朋友的引见下,李军结识了蓬莱的纸袋经销商黄培德夫妇,那个时候,夫妇俩代理进口纸袋,正打算退出果袋市场。因为他们代理的纸袋直掉价,两个月就赔了四千多。
  为了把他们争取过来,李军竟然承诺"我的产品保证让你一年赚5万",甚至将5万元预先打到他们的账户上。以同样的方式,李军一年内发展了16家经销商,为此,他用光了借来的八十多万元钱。有了代理商,还得帮代理商赚钱,那就得把套袋推销给果农。
  想让果农掏钱,必须让他们知道套袋后的水果能够卖个好价钱,正因为如此,每年水果上市的季节,李军都要和经销商们出现在果园里。市场就在他们的行走中逐年扩大着,覆盖山东、河北等地,而且北方使用水果套袋的农户也迅速增多。
  口碑宣传
  闯进不用套袋的南方市场
  随着北方果袋市场的成熟,果袋销量的扩张速度开始逐年减慢。2003年,李军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没有套袋习惯的南方市场,他把第一站选在了四川。江堰市的虹口乡是猕猴桃的传统产区,满山都是猕猴桃,但是卖的价格很低,才几毛钱一斤。而且这里几十年来都没有套袋的习惯。
  为了占领这个市场,2003年初,李军开始生产猕猴桃专用的果袋。因为山东市场要求内纸的颜色越黑越好,但是这种纸到四川就不行了,一两个月都在水里泡着,套上以后就掉色,把水果都染黑了。他们试了一个多月,试了28吨纸,赔了二三十万,才开发出适合四川多雨环境使用的猕猴桃果袋。
  2003年3月,李军带着四川专用的猕猴桃果袋来到虹口乡,他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年不卖钱,就把袋子留下来免费试用。可没有套袋习惯的村民,并不愿意领情,个个懒得套,嫌麻烦。
  蒋光度是李军在四川的第一个经销商,为了说服村民给水果套袋,他们在一个月内请专家来了三次,给村民反复讲解套袋对水果的好处,村民的态度却仍然没改变。不相信怎么几十年几百年都是这样自然生长,突然套起来,水果会不会烂掉,会不会根本长不大……
  面对农民的怀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经济手段打消他们的顾虑,李军这回找来了水果出口的收购商,从水果收购的角度劝说村民给水果套袋。没有套袋的猕猴桃原来每斤卖不到1元钱,而套过袋的水果却因为品质和卖相都很好,出口时每斤甚至可以卖到4元钱,套袋前后的价格差距让村民们看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可别人不理解,白送袋子还要高价收购水果,李军和收购商还能赚钱吗?当然!他的账算得很清楚:一元钱一斤收购价,最后卖到两元,翻了一番;而且,第二年看出套袋的水果差别和效益后,农户就要自己出钱买袋子了。不出他所料,第一年免费使用当年就看到了效益,第二年不用动员,农户就开始大量购买纸袋,虹口村第二年买了几千万个袋子。
  有一家套了,附加值增加了,各个用户跟着都套起来了,从一个村马上就到一个乡,一个乡到一个县,马上一辐射就是几个县,发展很迅速。如今,虹口乡的猕猴桃从内销发展到大量出口,相比之下,一个纸袋几分钱的投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虽说同样是水果套袋,但是各地气候不同,水果种类也不一样,相应地也就需要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纸袋。虹口猕猴桃果袋的开发成功,给了李军开发后续产品的信心。套柚子、套枇杷、套脐橙,湖南有一种大白菜也要套袋,因为有一种虫子,如果被它叮上一口的话,这个大白菜就烂掉了。
  不断寻找新的市场,不停开发新的品种,对于李军来说,每一个免费试用点,都会在来年给他带来辐射周围大片果园的发展机会。
  点评:
  造纸是传统行业,李军在这个传统行业里发现了一个非常细分的市场,这是一种观念的创新。(责编:纪丹)
网站目录投稿: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