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将从三个方向(产品设计、米家App设计、插件设计),三个维度(社交网络、家庭关系、IoT大数据),来阐述小米"精准化设计+精品化设计"思维,让你清晰了解小米生态链、智能家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优秀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对于小米公司,我们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疑惑: 小米一个手机+智能硬件的公司,怎么去卖沙发、床垫和毛巾这样的生活用品? 小米的这些智能硬件以及生活家居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什么优势? 6个人的电商设计团队,怎么做到服务300+个不同产品的设计呢? 小米也开始做"新零售"了,以后还会怎么发展? 本期U享会我们邀请了小米公司的有品设计总监王阳老板,他于2014年加入小米至今,负责小米智能硬件MIoT设计以及小米有品电商业务的设计工作。 这次分享他为大家带来了"小米精益设计之路",内容从三个方向(产品设计、米家App设计、插件设计),三个维度(社交网络、家庭关系、IoT大数据),来阐述小米"精准化设计+精品化设计"思维,让你清晰了解小米生态链、智能家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优秀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我们先了解一下小米目前的业务模式——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 1. 如何优雅地解决"用户、手机、设备"之间的互联? 1.1 芯片模组+通讯协议+米家和云端App 小米IoT平台为了解决智能设备联网的问题,研发了的小米智能IOT模组,解决了传统智能家居布线难、联网难、升级难等问题。简单来说,它可以实现所有带电设备的联网、联机,进行人、设备、手机之间的连接控制。 1.2 智能硬件与App产品的差异性 小米现在的已接入智能硬件数已经破亿,智能硬件在线和我们传统的用户在线不是同一个概念。 App产品从下载到使用,体验设计优劣与否,终结于卸载和和吐槽。任何一款智能硬件,都建立在用户的付费购买行为之上,这也意味着智能硬件的体验设计,要面对用户更大的挑剔和挑战。 2. 精准设计和精品设计 设计正确与否,是我优先的评判标准。方向正确、承载精准、形式优雅是我们团队的线性设计流程。UX设计、商业设计、运营设计团队都按照这样的设计模式进行工作。 2.1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和精品设计 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为我们提供了设计的数据支撑,8500万设备+5000万用户+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产品的使用场景,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哪个用户、什么样的产品、执行了怎样的操作等等。这些数据也为我们实现精准化电商提供了依据,区别于友商的后置位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在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前,通过他的使用习惯预判他的消费倾向。 2.2 小米精准和精品设计的产品展示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米的产品:小米扫地机器人、米家空气净化器、复古冰箱等等,进而窥探小米的精品化设计。 那么,小米公司和沙发、羽绒服、床垫又有什么关系呢? 3. 小米生态链的发展历程 除了手机3C数码,小米生态链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品质的提高,不断地努力。早期生态链还是以小米手机做智能硬件的研发拓展,慢慢的我们意识到科技不只局限于数码,我们把小米模式复制到更多领域。 3.1 家居生活领域 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上,我们非常幸运的选对了方向。在物联网的技术大背景之下老百姓对美好事物向往,给新零售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也指明了方向,而家居生活领域的想象空间远超我们的想象。比如有品平台的8H,三年的时间,光卖一张床垫在5亿人民币。 3.2 新零售的崛起 生活品类产品的崛起为我们打开了新零售之门,也和设计师有了更多关联,之前提到的UX设计、商业设计、运营设计设计团队,也由此需要有更新的思维、更新的眼界、更新的方式方法,去迎接新的设计挑战。 4. 商人+学者+设计师的身份 小米合伙人刘德老师,是我敬仰的设计前辈,他的提点我一直铭记于心。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应该是商人、然后是学者、最后才是设计师。只局限于设计的圈子,很容易沉醉设计技法的怪圈,突破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进行学习和改变,将自己放到一个商人的角度去考量自己做的事情,这时候你的压力和责任就变得不一样;作为学者,不断的了解这个行业,学习甚至布道,让更多的设计有所成长。当你突破两者之后,再去回望你设计师身份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眼界以及设计格局都会不同。 5. 如何挖掘设计师的潜能 设计师参与整个商业链条,为每个会影响用户体验的地方提供设计的可解决方案,即满足商业目标,又提升商品用户体验和设计质量。 5.1 全程参与 在小米,我要求设计师需要参与整个设计链条。比如当我们自己去负责一个新的产品研发的时候,在研发两三年的时间,产品从软件、硬件、售卖、市场的运营都是自己去全程追踪。发现只有参与了整个项目链条,你才会为整个项目的用户体验,提供你最合适的设计解决方案。 5.2 小米新零售的版图 参与到我们的整个商业链条的设计师,需要了解小米新零售的版图。以用户为核心,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找到稳定发挥自己,展现自己能力的地方。同时随着业务的扩展,总要有些人需要为团队、平台或者产品做一些扩展性的设计。秉着这样的心态,在过去的几年你,我们已经服务了1000个产品,SUP3000+,团队300+。 5.3 做正确的设计 每个都有自己认为的设计核心价值区,找到你理解的核心价值区,去做设计正确的设计。我觉得设计师只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价值。 6. 工作方式 不同团队协作的路径,从交互、到设计、到开发,既有独立存在又有并行协作的过程,我们很难在这么长一个设计流程上做到尽善尽美,于是我做了一个简单拆解,尽可能的减少流程冗长造成的设计损耗。这样的整个全流程可能只需要3-5个人就去完成所有的设计工作。 6.1 模块化设计协作 智能硬件领域的设计,尤其是平台及的智能硬件设计,我的经验就是采用极度克制的模块化协作设计方式。以此不断的优化和迭代,对于新晋品类的设计推动和用户习惯养成,都保留了最大的可能。我们也采用UIKit去解决了复杂品类的智能硬件结构化的设计需求。 6.2 设计的延展 除了设计本身,我们设计还需要采用不同是玩法和新形式让设计鲜活起来,由此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体验产品和解读产品,解构产品重塑产品,设计师用感性的方式去生活,用理性的方式做设计。除了设计师,你可以是剪辑师、摄像师、建筑设计师,除了键盘和数位板,你可以去研究材料,研究工艺等更多的设计之外的种种。 问答(Q&A) 1. 小米的随身投影产品,在续航上占优势吗? 首先要明白:你做的设计要为哪些人?解决什么样的需求?"微投"产品是解决用户在户外没有电源的观影问题。很多事情只有做的多,才能了解在做什么。 我们清楚一部电影的播放大概是120分钟。所以我们对产品的要求是至少续航2小时以上。除了续航,还包括USB的结合,散热和音响的效果等等,更多产品细节的考虑。相比市面上很多普通品牌的产品,我们思考的更多一些。 2.在高强高压及人员不够的的情况下,设计师是怎么提升自己的能力? (1)挑战自我,学习新的事物 面对新的事物时候,我们需要挑战自己很长时间的设计惯性和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逼着自己去学习新的东西,因为好的工具是提高效率的方法。 (2)回报投入比 小米是一个创业团队,我们在团队投入方面保持克制,同时项目的节奏也非常之快,那么就要求我们设计师要时刻有一个"算计"的心态。多少人花多少时间达成怎样的设计结果,这是一个投入比的问题。 3. 小米的产品,为什么跟某品牌的产品形象长得差不多? (1)产品来源于相同的供应商 严选、优选、无印良品,在产品形态上主要受限于原材料和制造的供应商。全国优质的生产厂家,就只有那么几家,这实际上就是底层的生产团队的夺争战,也就是说谁最先抢到优质的生产厂家,谁就能拿到最好的产品形态和最低的价格。 (2)产品利益和产品设计态度问题 比如小米设计的一款沙发,严选也有跟它一模一样的沙发,设计抄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的销量太好了。拿来主义虽然要遭受道德的拷问,至少不会那么容易犯错。不过小米还是愿意做一些突破的,比如小米mix手机。设计和生活一样,一方面是妥协,另一方面是追求,向上还是向下,就看我们摇摆的幅度是什么样的了,希望所有的设计师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傲娇的心。 以上内容,如果能给在工作中的你有一些帮助与启发,那就达到了我们分享的初衷。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