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洞察的方法


  在讲究创意的时代,大家都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上求变求新,但是成功者少而失败者多。这时不妨参考艺术家、心理学家与哲学家的示范,从他们捕捉及孕生创意的方法中学习一点心得。创意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洞察力,英文称为Insight,看到事物里面的真相,把握事物的本质,然后在表达时才有可能推陈出新。
  一. 艺术家:遭遇对象
  电影"阿凡达"里面的纳美人有一句口头禅,就是"我看见你了!"这种"看见"是指排除文明装饰,直接接触的意思。艺术家正是如此。法国画家塞尚"看见"一棵树。当他着手要画一棵树时,他先仔细观察了一整年,因为树会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改变造型。他所画的树与我们一般人所见的树大不相同。你曾见过这样的树吗?它好像有血管,会呼吸,连根茎都全部呈现。随着四季它也有不同的面貌。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说得好:"从那时以后,任何人只要全神贯注欣赏那幅画,让它对自己倾诉,就会看到那棵树显示了独特而强劲的活动力,它与风景之间的亲密联结性,以及一种建筑学上的美感;在塞尚体验并绘画树木之前,这些都确确实实不存在于我们与树木之间。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观赏并且品味塞尚那些树木画作之前,我从未真正『看见』一棵树。"(参考《创造的勇气》,立绪版)
  当你要画一棵树时,必须设法与树"遭遇",将自己与树融为一体,否则无法体验树的生命力与活动力。如此你可以成为树的代表,甚至你就是树了。伟大的小说不也是如此吗?其中每个人物的装扮、表情、行动与言谈,都必须恰如其分,而不能大家都说作者那种水平的话。这样的作者要花费多少精力去观察及揣摩每一个角色的生命?音乐家要想打动听众的心灵,也需要具备类似的条件,在丰富的生活历练中看透人生的悲欢离合,紧抓住时代的脉动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由此看来,没有遭遇就无法洞察,没有洞察就谈不上创意了。
  艺术家与其创作材料之间的"遭遇",还需要一种特别的专注,显示像孩子一般单纯的心思。《庄子》笔下有个画家,接受宋元君的诏令来到朝廷,看到众多同道挤在一起听候差遣时,他却径自走进画室脱去上衣准备大显身手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官员,不必在乎官位与排场,一颗心只想着如何表现技艺,结果大获宋元君赏识。艺术家往往给人"不修边幅"的印象,那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搞怪,而是因为专注以致忽略了日常琐事。
  二. 心理学家:产生灵感
  谈到创意,心理学家强调灵感。灵感从何而来?答案是:潜意识。所谓潜意识,是指我们平常的意识所无法测知的部分。既然无法测知,又如何确定它存在?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作了最好的说明。人在睡觉时,意识变得模糊,有如防线松懈,这时潜意识找到缺口就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梦境。
  潜意识有个作用,就是让你转移焦点,不再由清醒时的意识在作常规的、习俗的安排。纽约一位化学家奥托‧洛伊在研究中碰到一个难题,久久不能索解。一天夜里,他忽然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立即抓过一张纸匆匆写了些东西,又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梦境都忘了,半夜记下的东西乱糟糟的,怎么看也看不懂。这使他非常懊丧。幸运的是,隔了一个多星期,同样的梦境又出现了,这一次他详细地记录下来。他的研究终于大有突破,后来使他获得了一九三六年度的诺贝尔奖。
  威廉‧詹姆士说:"我们在冬天练习游泳,在夏天练习溜冰。"乍听之下这句话好像说反了。其实没错,他的意思是:人的潜意识会把学习的肢体动作渐渐纳入本能的反应中。于是,即使你冬天并未游泳,但潜意识已经在整合游泳的动作了。夏天的情况也是如此。然后,当你第二年再去游泳或溜冰时,夏天的情况也是如此。然后,当你第二年再去游泳或溜冰时,会忽然察觉自己的能力增强了。
  灵感有两个特色:一是在你松懈时"突然闯入",二是它会寻求一个"完型"。所谓突然闯入,可以借用爱因斯坦为例子,他对朋友说:"为何我在刮胡子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很好的想法?因为那是注意力松懈时,或者在具体工作之外的短暂解脱,最适合让潜意识上场了。因此,我建议学生在家念书,每隔五十分钟要起来活动一下,就算射飞镖也可以,让灵感有浮现的机会。
  其次,所谓"完型",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你心中必须要有个完整的想法,先猜测这整张图是什么,否则如何下手?或者,你见到一小部分的图案,就可以联想到完整的画面。譬如,心理学家为病人治疗情绪问题时,往往只由两三个点或一两条线,就可以构成大体上的理解,知道病人的性格类型与困扰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最近流行一些介绍"观人术"的书,谈到像美国联邦调查局如何审问嫌犯。他可以从你的身体姿势、口语习惯、穿着打扮,甚至眼神闪动的方式来判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心理学案例研究的成果,对于我们有心了解"洞察力"的人,自然很有帮助。
  三. 哲学家:认识自己
  常有人问:心理学与哲学有何不同?简单来说,心理学建立在"假言命题"上,亦即你不能脱离某种"假设的情况"来谈一个人"应该"如何。譬如,我说:"如果你要去美国念书,你就应该学会英文。""如果你要别人善待你,你就应该善待别人。"这两句话中的"应该"都是在特定情况下才有效的。如果你不去美国念书,如果你不在乎别人的善待,那么你就没有什么"应该"的问题。
  哲学不同,它建立在"定言命题"上,亦即先确定一个语词的意义,随之肯定后续的作为。譬如,"你是人,就应该行善。""你是朋友,就应该讲道义。"这是先对"人"与"朋友"做了界说,然后就有随之而来的"应该"。因此,哲学家为什么要谈"人性"是善是恶?是向善还是向恶?是无善无恶还是可善可恶?是注定为善还是注定为恶?未能先处理这个问题,后续又怎能要求人们如何生活?
  然而,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人类社会复杂的现象。自古以来,善人恶人同时存在。同一个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有时为善有时为恶,对某些人为善对另一些人为恶。因此,这时确实需要一种非比寻常的洞察力。我们常说哲学家是有创见或有洞见的人,其故在此。但是,哲学不能只给答案而不提供理由。于是,各家各派众说纷纭,我们又如何判断孰是孰非?
  光说"人性"还不够。自然界的本质是什么?在人与自然界之外,还有一个作为根源的东西吗?这个根源可以称为"上帝、存有、天、道、梵"等等,但是谁能证明它的存在?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人、与自然界产生关联?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哲学家无可回避的。
  所有的洞察最后都必须落实在具体处境中。事实是用来检证洞察的,但是洞察也可能创造新的事实。艺术家帮助我们认识一棵树的本质,使我们真正"看见"一棵树。心理学家鼓励我们面对特殊情况,使我们明白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联。哲学家邀请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人性,并且提供有关自然界的玄想,以及有关"根源"的可能理论。没有这些洞察,人的生活难免坐困愁城,在变化无常的世间束手无策。
  所有的洞察都必须始于第一步的挑战,亦即希腊戴尔菲神殿所刻的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
  原文:洞察的方法
网站目录投稿:香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