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淡化学校歧视仅靠取消本科三批还不够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5%的受访者认为取消本科三批对淡化学校歧视作用大。50.3%的受访者期待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全面取消。
  取消本科三批,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减少二本、三本院校学子面临的就业歧视显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我看来,学校歧视、就业歧视的根源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高校的分批次招生,而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设计、社会的就业体系以及老百姓的就业观念密切相关。因此,在肯定取消本科三批这一举措的同时,还需着力改变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改革就业体系,并引导人们树立和强化"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就业观念。
  从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来看,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体制内的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表面上不提"985""211"等学校门槛,但暗中仍然对这些高校的毕业生高看一眼、优先录用,而这种用人倾向显然是造成学校歧视和就业歧视的根源之一。
  从就业体系来看,正在发展和完善中的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尚不能够提供充足的符合毕业生择业意愿和标准的就业岗位。在这种背景下,体制内单位就成为许多毕业生的首选。持续多年的"国考热"折射出就业体系的不健全,反映了就业岗位供应不充分、就业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不信任感。当务之急,还是要大力发展和提升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给片面看重名校、高学历的虚火降温。
  从就业观念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朝为田野郎,暮登天子堂"的"人上人"思想可能是学校歧视、就业歧视的心因。心因不除,歧视现象恐难消失。
  因此,要构建更为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长空间,大力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蓬勃向上的就业观。要使人们深信:专家学者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唯如此,才能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理顺高校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网站目录投稿: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