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只强调竞争的学习毫无快乐可言


  一个三年级小朋友在她的作文中说,她和弟弟比赛谁捉的虾多,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结果弟弟没有得到奖励,因为弟弟只捉了5只,她捉了20多只。她替弟弟难过,把那20多只虾给了弟弟,奖励也给了弟弟。第二天,她们又来捉虾。弟弟说:"姐姐,我们不要比赛,我们一起捉,我们可以捉住虾。"
  连三岁小孩都懂得一个常识:许多事原本是很快乐的;因为比赛,就不快乐——不比赛,我们也能捉住虾;一比赛,很可能从此再也不想捉虾了。
  我们常常标榜成功的快乐,美化竞争的快乐。成功很快乐,但竞争失败了怎么办?在学习上,孩子也有极大的概率会成为失败者,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从此将陷入"万劫不复"的苦读,与快乐学习无缘?
  不做毫无趣味的事,是儿童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至少在小学生这儿,学习是快乐的。我经常看到我的一些学生将他的新书包过来包过去,一个这样用心保护他的新书的学生,你说他爱不爱读书呢,他会认为读书不快乐吗?以前农村学校采用黑白版教材的时候,我还经常看到我的学生们用廉价的彩笔,十分投入地给课本上的插图染色,你说这个时候他快不快乐呢?我们习惯把这些不当作学习,例如语文课上,学生读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样很好的句子,他们头脑中浮现美好的画面,但我们并不认可这就是语文学习,除非他们能积极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这个"积极",就是竞争。
  几年前,印度出了部叫《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电影,里面讲到在一所信奉"人生就是竞赛"的帝国工业学院里,有个叫兰彻的学生因为一次学生自杀事件与院长发生顶撞,质疑学校的教学方式,院长恼羞之下罚兰彻上台给大家上堂课。于是兰彻胡乱编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名词,要求听课者在30秒的时间内定义这两个词。包括院长在内,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地翻起书来。结果当然是没有人找到答案。于是兰彻站在本该教授们站的地方,说——
  现在把你们的人生快退一分钟,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兴奋吗?为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吗?好奇吗?有这样的人吗,院长?没有,你们都陷入了疯狂的竞赛中,即使你第一个找到了答案,这种方法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加吗?不会。增加的只有压力。这是一所大学,不是高压锅。就算是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
  这部电影里的大学课堂其实是今天不少中小学课堂的缩影,保证它们高效运转的关键都是竞争——像比赛一样竞争。当学习被规定在几分、几秒钟内完成,这是十分可怕与不幸的事情。按照我的猜测,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忍受,每天让一群人在他背后赶着、喊着:要快点,要高效,而且还要从中感受到乐趣——除非一种可能,我们都出了问题。
网站目录投稿: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