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改变》是一本由(美)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14-12-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精选点评: ●正在读的一本书。从微观层面、不一样的术语描述咨询互动的过程,耳目一新。 ●这本应该是去年读完的吧。20190831 ●【藏书阁打卡】波士顿研究小组关于精神动力治疗的一系列论文,专业性极强比较难读的一本书。探讨的主要议题是咨访双方如何在心理动力治疗中共同促成改变的发生,研究者借鉴了婴儿观察中的发现,提出了「内隐关系知晓」的概念,将治疗过程放在显微镜下逐一分析不同时刻的意义。对咨询师评理解来访者的水平以及估治疗进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潜沟通,真是厉害,@成真 ●动力学和格式塔手拉手的产物。把视角落到咨询关系的治疗作用上,逻辑性强,非常喜欢 ●简里里推荐,已购 ●昨天见李孟潮老师。李老师送了我这本书,我送给他两盒饼干。吃饭的时候,孟潮老师忽然说,你为啥不送我你的书?(我班门弄斧不好意思啊!)然后我抖抖索索给了李老师一本《你是一切的答案》#继跟王浩威老师换亚龙的书之后,又一次赚翻了# ●看了一章,看不下去…后来又拿起来看,觉得很有意思,在不同的层面描述改变的因素。 ●amazing!看着看着突然想起自己与一位朋友聊天时她所说的 与这里面所说的关键的相遇非常类似的内容 但是那是她自己体会总结出来的好像。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呢 可惜医者不能自医 而我也无法承担那个责任 我也还需要成长 这两天读临床方向的书很享受 有时读着突然一拍脑子觉得嗯这个观点可以设计一个实验【住口】 比如说如果患者在治疗前后内隐自尊发生改变大概能佐证这里面说的一些内隐方面的发现 =================== 其实之前很早就读完了 读到后来就完全搞不懂里面在说什么了 或者说有时候说了一大堆思辨但感觉啥都没说【不 感觉不适合初学者 咳 ●內隐关系知晓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读后感(一):北京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读后感(二):心理治疗的新视野 可以读到2010年的新书译本,尤其是学术性的文献,本身就是一件读书人的快事。 刚刚读了第一章,可以分享一些新鲜的感觉。阅读感通畅,夜读并无倦意,正如波士顿小组所做的研究风格,虽有一些新的概念,但是基于母婴互动以及治疗中真实发生变化的考量,令人信服,较少精神分析理论早期文献中对于精神世界揣度而带来的困惑。这种对真实治疗过程中改变的本质探索是很有意义的,至少我能听到和看到的关于治疗中转变发生的细致研究很少。 解释之外的"更多的东西",这样的描述性"概念"以如此未获命名的形式存在,很有意思,符合"内隐的"风格,不那么语言化,以及不以潜意识之名探索精神世界的视角,似有更广泛的可能,了解无意识的规则里的适应性法则而非压抑的潜意识冲突的法则,是对人类精神本质更接近的回归的认识。这里有科胡特对自恋的肯定、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沿承,不受理论约束而形成的观点,更接近真相,更可贵。这本来就是心理学研究及实践的独到之处。 追随当下时刻让咨询远离技巧,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遭遇相遇时刻,无章可循更见功夫,但也多了人生更多的美妙。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读后感(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是徐鈞老师推荐的一本书,也是我很重视的一本书。 这本书由徐鈞老师推荐;由徐鈞老师领导的南嘉心理学出版基金与万千心理图书合作出版;由李孟潮大师兄审校。 提到徐鈞老师,我心中会与几个名词相联系: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治疗、依恋理论、聚焦、波士顿发展变化小组。尽管徐老师最显赫的身份可能是" 国际聚焦学会(TFI)会员,聚焦取向心理疗法训练师、协调员(Certifying Coordinator)",但徐鈞老师的专业知识可以说贯穿了经典精神分析到现代精分理论的主线——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从自体到波士顿变化小组的成果。而这本书,则是波士顿变化小组的成果,它代表了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前沿。 我愿意引用徐鈞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的一些文字,即代表我对这本书的认同,也代表我个人对于精神分析这门手艺的理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事情的成就或许就在于念念不忘,众多因缘一旦和合,必有回响… 赞助专业图书的出版自然会有一些代价。有朋友说,你们应该先搞一些"心灵鸡汤",挣一大笔钱,然后在做专业心理学。我的想法并非如此,正如昂山素季曾说,"你真的不能把手段与目的截然分开"。我觉得中国临床心理学专业以及图书的发展,是需要持续坚持其专业性的。如果我们开始就为了某些目标而走偏了,以后获利后可以"从良",但这有可能让中国临床心理学专业及其图书的出版误入歧途。正如佛学的这里所说,饿鬼道的心态和手段,不会得到天道的结果。而天道的福果,也只有以天道的心态和方式手段才可能实现。既然有理想,就要有所坚持。又有朋友说,这不是个人的事情,是社会的事情。我也觉得并非如此,所谓"社会"也即是由我们每个人组成的共业群体,如果作为个人不能投入到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中去——尽管这种贡献是十分微弱且可以忽略不计的——而说这是社会的事情,其实是在将自己隔离于社会之外。特蕾莎修女说,"无论如何,总还是要建设"。在人,即活世上百年也终归于尘土;在世,或许需要对社会真正有所贡献——即使是很小的。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读后感(四):相遇时刻我们发生改变——读《心理治疗中的改变》 "你有没有注意到,梦里那个哭泣的小孩,就是你童年的缩影。渴望关爱的你,得不到足够照顾,只能依偎自己的力量。孤独的成长中,你的内心在流泪。"咨询师的这番话,掀起陈红巨大的情感波澜。几周前,陈红因为糟糕的睡眠问题来到咨询室。咨询师和她一起挖掘失眠背后强烈的焦虑情绪,分析和讨论焦虑情绪背后的内心线索和动因。在咨询师细心和体贴地陪伴下,陈红诉说了自己的很多故事,包括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梦境。就在陈红汇报梦境的时候,咨询师做出开头的陈述。这让陈红感到自己情感隧道突然打通了,心理咨询给了她前所未有的体验。 心理咨询有这么神奇么?咨询师能比来访者还了解他们的心事?很多刚接触心理咨询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不光是普通人,咨询师也会对咨询效果的来源好奇。因为,心理咨询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工艺流程。不是简单的背几句话,完成几项任务,就能带来心理咨询中的改变。咨询师会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经历半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取得咨询效果。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中的改变,或许在不经意中发生了。心理咨询的疗效,正在于在咨询室相处中,几道自发又短暂的火花。那种照亮内心的感觉,令人双方着迷,也令双方迷惑。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一书,就是考察咨询疗效背后的动因。书的副标题——一个整合的范式,正体现了该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简单的说,这个范式结合了母婴依恋、内隐关系、认知科学和动力模型等跨领域前沿理论。整合性的范式,让咨询中很多微妙难以言传的概念,也得到了深入清晰的阐述。比如,当下时刻、现在时刻和相遇时刻,咨询中非言语的沟通和交流,咨访关系和各自状态的动力演化。这些讨论主题汇聚成本书描述的整合模型——基于母婴关系观察和动力性系统理论的内隐关系过程模型。咨询中的改变,正是在相遇时刻,转变和别人相处方式。 我们的生活中,有些行为不需要意识,比如如何骑自行车。这些成为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的高级形式,就在情感交流方面。我们不需考虑就会如何开玩笑,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自动表达情感的自动能力,来自我们婴儿时期和母亲的交流。还是婴儿的我们,向母亲表达爱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母亲包容而温暖的响应。在情感交流中,我们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体会到平静安宁的内心。心理咨询师发现,这种理想的母婴情感交流,正契合心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方式,响应他们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愿望,建立稳定而温暖的关系,又对关系的破裂适时修复。 在咨询进行的过程中,咨访双方会经历很多未预料但很关键的时刻。"这是一个‘新出炉’的当下时刻,一个投注了情感的‘真相时刻"。用书中动力学性理论描述。两个人不同的动力系统,突然出现了共振的状态。这诱发着来访者的动力系统,向咨询师的动力系统进行转变。双方的状态会继续转变为"相遇时刻"。来访者和咨询师互相识别和认可双方的感受,也推动的咨询关系向更深入的状态推进。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双人舞",来访者选择自己的舞步,咨询师选择跟随也略加引导。在双方对视的一刻,双方感到彼此情绪的共鸣,在感动和相合中深入关系。 咨询中,咨询师解释来访者梦中的世界,陈红认回内心哭泣的小孩。经过彼此的共鸣和确认,当下时刻转变为了相遇时刻。咨询师和来访者,相互确认彼此的存在,也相互协调彼此的联系。在情感分享的过程中,双方治疗关系浮现了信任感,也相互赋予了活力。经过这种内隐交流的动力性过程,来访者对关系的体验越来越整合,越来越流畅,越来越一致。这就是心理咨询神奇疗效的运作方式。《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一书的努力,让我们看清这个过程。就像一句诗说的,在相遇一刻,我们拥有彼此,也改变彼此。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疗效,这就是心理咨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