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乡】濮阳县城千年建设录 2016-06-22 濮阳县文广旅局 本站出品 必是精品 1:【文化龙乡】 文化龙乡 历史记忆 开州古城图(光绪版《开州志》) 濮阳县城始建于五代,那时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其南,此处为一重要渡口,名曰"德胜渡"。 五代初,梁、晋(后唐)在滑、濮、魏、博诸州相争十余年。 贞明四年(918年),晋王李存勖率十万大军进攻胡柳坡(今濮城西),两军沿河横陈数十里,互相冲荡击杀,梁将王彦章败走濮阳,晋将李存审追至德胜渡,隔河筑南北二城,南为南德胜城(亦称南寨),北为北德胜(亦称北寨,今濮阳老城),中驾浮桥,谓之"夹寨",以扼梁军,此德胜城之始。 据旧志:"五代梁时李存审所建。夹河为栅,南北二城相直。" 李存审简介: 即符存审(862-924),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五代后唐名将。因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史册又载为李存审,到后晋时其子符彦饶复归本姓。符存审历经百战,未尝败绩,曾经多次与后梁交战并击破朱温、驱逐北漠契丹,与周德威齐名。在欧阳修所撰的《新五代史》里,符存审是列传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余获授国姓的众人皆被记载为李姓。天祐十六年(919年)春,接替周德威为"内外蕃汉马步总管",于德胜口分别建筑南北两座城池而据,时人称之为"夹寨"。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为防契丹军南侵,升澶州为防御州,并把州治和顿丘县治由顿丘移于德胜北城。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又移濮阳县于州之南郭。 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兵南侵,直抵澶州城北城(今濮阳县城),宋真宗在寇准的力谏下,御驾亲征,在澶州与辽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宋熙宁十年(1077年)秋,大雨,泛郡县四十有五,淹田三十万顷,程颢率民堵塞,民众奋力,木石俱下,河决方塞。此次水患,南城圮于黄水,州县移至北城。并对北城进行扩建,筑土城,周二十四里。南列而北拱,形如卧虎,故又称"卧虎城"。 宋崇宁四年(1105年),改澶州为"北辅",谓之京畿北方重镇,亦称"北门锁钥"。翌年,升为开德府。金天会初复名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为开州,元明清因之。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知州李嘉祥增筑,城高三丈五尺(11.67米),厚三丈(10米),并建女墙,环以城壕,深一丈五尺(5米),宽三丈(10米)。筑四门,东为迎春,西为成秋,南为朝阳,北为拱北。驾层楼其上,高五丈(16.67米),颇为壮丽,十郡县莫能与比。 正德十三年(1518年)冬至十四年(1519年)秋,知州潘埙迁乡民千余户入城,建街十道,成集市十一处,铺设保甲九个。判官余珊有《填实城市记》。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孙巨鲸奉檄重修,征夫七千余人,亲自监督,同知徐升远具体负责,吏目刘蚧量工,未几竣工。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州李一元增修城铺八十四座,城角建敌楼四座,以土坯不固,易以陶甓(砖砌),州人晁瑮有记。 明隆庆元年(1567年)秋,大水冲坏城西楼,知州汤希闵重建。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城北楼坏,知州张三聘重修,州人朱爵有记。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州沈尧中重修。以南门为开德,东门为濮阳,西门为繁阳,北门为镇宁,仍前张三聘所定也。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州李之藻重修,更西门曰昆吾,崔景荣有记。 明崇祯五年(1632年),知州王直臣重修,门楼增筑墙垛。 清顺治七年(1650年),大水,城楼倾圮。 清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地震,七月大雨,垛口坍塌,铺舍、角楼尽圮。 清康熙七年(1668年),知州孙棨捐俸修葺城头铺舍八十舍所,雉堞千有余。孙棨有《州治墙垣记》及《四乡墙濠记》。 清嘉庆元年(1796年),知州杨自强重修,改濮阳门曰得胜,昆吾门曰永安。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州城西南、东南角各建一塔,西为"配文",毁于光绪七年之后的一次地震;东为"文峰",抗日战争时期被炸毁。(一说文峰塔为道光二十七年建。) 文峰塔(1938年)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焦家麟重修,改永安门曰阜安。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防捻军攻城,知州金秉忠率绅董劝捐添建周围女墙。 清同治七年(1868年),因黄河决口,淹村1147个,知州叶增庆奉命护城,命各庄挑挖城壕,以其土修濠里围墙,并建桥,里大门与围墙接。 濮阳古城墙(1938年) 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州陈兆麟建西南隅奎楼。 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改开州为开县,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复名濮阳县,沿袭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濮阳城后,在四个城门楼处修筑了炮楼。 档案存图 濮阳古城墙 濮阳县街景 濮阳县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