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钱就是任性"这六个字,频繁出现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俨然已是当下最红的网络流行语。起初,这句话被用来嘲讽那些有钱人大手大脚的行事风格,后来它逐渐成了朋友间时髦的调侃用语,就连其衍生语"年轻就是任性""成绩好就是任性"也人气颇高。现在问题来了,这句话是如何红起来的? 追根溯源,"有钱就是任性"源于11月初的一则媒体报道:今年4月,江西男子老刘网购了一款男性保健品,很快就接到了骗子打来的电话。随后4个月时间里,老刘累计被骗了54万余元——不仅搭进全部积蓄,还找朋友借了15万元。事实上,老刘在被骗7万元时就已发现被骗,但他继续选择被骗,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那句"有钱就是任性",即是出自这则新闻后面的跟帖。 网络上一直不乏各种有才的"神回复",尤其以网易为代表的新闻门户和客户端,更将量产"神回复"当作了卖点,以至于很多人都说"我是来看评论"的。不过,"神回复"常有,网络流行语不常有,能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的,此前并不多见。仔细想想,"有钱就是任性"之所以能红遍网络,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有钱就是任性"虽是戏谑之言,却能非常恰切地用来评价当今社会一些有钱人令人大跌眼镜之事。从早年间频频被电影和段子开涮的"煤老板",到近些年在海外奢侈品店扫货的大妈团,"没品"富人已经成为中国一景。他们富而不贵,只要高兴就可以挥金如土,"任性"确实是对其花钱风格的生动概括。 另一方面,"有钱就是任性"与当前社会的"屌丝心态"产生了微妙共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鸿沟,映衬了一小部分"高富帅"的安逸闲适,也让广大"矮穷挫"心理失衡。"任性"二字带着几分不浓不淡的娇嗔,听上去极像一位家长对被惯坏的子女的温柔呵斥,让那些没钱的"屌丝"俘获了一种奇特的心理快感。 此外,从语义结构来说,"有钱就是任性"也具备流行潜质。在中国社会,与这句话结构类似的"有钱就是爷",原本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钱就是爷"是一种嚣张跋扈、令人反感的恃财傲物,"有钱就是任性"则适用于旁观者表达;同样,近两年"土豪"一词的流行,也为"有钱就是任性"走红做了铺垫——曾经在社交网站喜欢拿"土豪"开玩笑的,如今大都换成了"有钱就是任性"。 必须指出的是,与很多网络流行语一样,"有钱就是任性"的流行也经历了多重变奏。最显著的一点是,这句话慢慢地少了贬义的调侃色彩,变成了一句更温和、更有趣、更大众的流行表达。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实质上将"有钱就是任性"的适用对象,从王思聪这样的真富人,拓展到了不管有钱没钱的普通人。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周期很短,有的能持续走红几个月,有的则在几周之后就被人抛在脑后。与前几年相比,如今网络流行语的更新频率,已经明显降低。这其实也是"有钱就是任性"出现之后,大家都争着开始套用的一个原因。语言的丰富性越好,越能让表达变得生动,网络流行语变少,这种新趋势很值得研究。